管理咨询与服务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薄熙来整合大经贸 新格局终结外资超国民待遇 |
|
http://cn.newmaker.com
10/16/2006 9:11:00 AM
佳工机电网
|
|
“新格局开始了!”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这样评价商务部11日发布的《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这是商务部成立以来首次公开的全局规划,也是商务领域第一个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
建立“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务发展新格局,意味着内外贸融合的步子加快,李雨时认为,这是中国实现全方位开放的信号。
据悉,《规划》经过长达一年多的酝酿,曾六易其稿,反复推敲。《规划》还配套有40多个子课题,13个专项规划。
“大商务部”构想
“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的大市场,《规划》最引人注目的是内外贸一体化的构想,”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张育林说,“这个前瞻性的思路其实是商务部部长薄熙来酝酿已久的。”
2003年商务部成立时,就面临“内外贸一体化”的挑战,而薄熙来被冀望为关键推手。
因此,商务部自成立一直在寻找有别于旧的外经贸部的新定位。且时值外贸摩擦加剧、双顺差压力,形势也逼迫这种转型加快。
所以,“国内外两个市场有机衔接,经济要素和商品流通基本实现跨地区、跨境自由流动”成为未来5年商务部的工作重点。
“《规划》中内贸的比重很大。” 一直从事内贸研究的张育林评价说。在她看来,这预示着“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导向政策走到了尽头”,建立起大经贸、大流通、大市场的贸易体制,将进入实质性整合。
去年底,有20多年内贸经验的姜增伟“空降”商务部副部长主抓内贸,也彰显“内外贸融合”的意图。
薄熙来上任后,商务部进行了成立以来影响最为深刻的两次机构重组:三个内贸司与外贸部门的官员来了个大对调。过去外经贸部的口号是“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积极引进外资”,而现在,薄熙来要直面的是内需与外需的失衡。
商务部的工作重心因此调整为,“鼓励消费,扩大内需”。
事实上商务部已有所动作。社区商业网点建设、“万村千乡”工程等措施,都是希望拉动居民和农民增收和消费。
如果说这两年的动作意味着“一体化”的棋局已动,那么此次《规划》则意味薄熙来实施“一体化”的思路已经廓清。
“超国民待遇”终结
2010年,中国的进出口调控目标为23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低于“十五”年均增长24%的实际速度,降幅达58.3%。
商务部显然有意放慢进出口的增长速度。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外贸减速,消费加速,这一增一减预示中国经济增长调控下一步的意图——经济增长动力的均衡。
外贸结构是薄熙来的“心病”,他曾在不同场合反复算一笔账,“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飞机”。
近日,中央五部委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以及即将实施的加工贸易新政,都是要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粗放型外贸已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了。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压低价格的规模优势已是明日黄花。”专家说。
值得关注的是,服务贸易首次在五年规划中被重点阐述。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不久前也曾表示,“我们要像重视货物贸易那样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
目前,中国每年利用外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10左右。外资企业的出口与进口均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外资企业交纳税收占全国税收20%以上。外资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达2200万左右。外资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但此次《规划》却发出了终结外资“超国民待遇”的信号:外资利用将从过去注重以外资投入拉动经济总量增长,向着重引进技术、管理、人才促进自主产业升级转变,注重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融合和创新,提高利用外资促进自主创新的能力。
这意味着,多年来实施的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超国民待遇”将终结。商务部《规划》的新动向就是,将逐步并轨内外资企业政策,形成内外资企业政策一致、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
|
对 管理咨询与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与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