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与服务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外资并购新动向、原因、后果及风险防范 |
|
http://cn.newmaker.com
10/16/2006 9:04:00 AM
佳工机电网
|
|
一、外商并购投资的新动向
外商并购投资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也是目前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对于盘活国内存量资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外商并购投资集中在我国关键领域的重点企业,其意图已不完全是商业性的,而是具有明确的战略指向。
一是具有明显的产业垄断倾向。跨国公司最初的并购是以企业为对象的,跨行业选择比较普遍,并购是基于经营规模和赢利目标最大化。现在,跨国公司的并购表现为对行业的关注,特别是那些竞争力比较强、对产业结构影响深远的行业,往往是跨国公司选择并购的重点。尤其是对产业结构具有决定意义的制造业,跨国公司表现出格外的关注,我国制造业中的一批排头兵企业已经或正在被并购重组。
二是着力消灭新的竞争点。跨国公司最初的并购着眼于扩大市场份额,加快业务增长。现在,跨国公司的井购则着力于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弱化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消灭潜在的竞争点。如在工程机械行业,我国企业在某些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的并购明显地是针对着我们的优势,试图通过并购把我们的优势掌握在它们的手中,以便从根本上消除将来与之一争高低的可能。
三是着力提高控制力。跨国公司最初对所并购企业的控制,主要是在股权和技术、设备环节上,现在则谋求从产业链上和价值链上实施全面控制。目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力度、深度、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其目的已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同时也意图把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从而形成更强有力的控制。
与外商并购投资战略意图相适应,外商并购投资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并购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必须控股、对方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三点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目前在中国并购活动的基本点。此外,就是控股权、控制销售权及财务权、品牌使用权上也提出明确的控制要求。其中在控股权方面,表现得更为迫切。
二是整体布局、全行业通吃。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从过去单向选择,发展为有计划、有步骤的战略行动。从跨国公司对我工程机械行业的并购可见,其整体布局意图明显。如美国的卡特彼勒公司从1995年与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建立的第一个合资企业起,就着眼于对中国工程机械的整体并购战略。在完成对徐工的部分控股之后,又兼并了山东工程机械厂。最近,又在试图通过控股投资方式,收购厦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同时,还在谋求并购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工程机械集团、河北宣化工程机械集团。如果这一布局得以实现,等于“通吃”了中国机械工程行业。
三是重点选择行业的排头兵企业。目前,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实施的近乎于是“斩首”行动,专门选择行业的排头兵企业作为并购的重点,利用国有企业改制和地方推进国有产权改革的时机,加快了并购的步伐。并且不遗余力、不惜血本,意图通过拿下行业排头兵企业,控制战略制高点,实现对整个市场的操控。
四是在华并购成为跨国公司的“联合行动”。对我行业排头兵企业的并购,既有跨国公司的单个行动,也有跨国公司间的合作之手,其“联合行动”不兔要有“合谋”之嫌。
其中既有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也有与投资公司或基金的相互配合。例如在美国卡特彼勒大举进攻中国机械工程行业的同时,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也遥相呼应。
五是采取分步到位策略。对有的重要企业的并购不能一步到位的,跨国公司往往来取分步走的策赂,通过逐步渗透,迫使中国企业逐步就范。有时,为了得到一家合资企业,跨国公司在与中国企业进行合资以后,就采取让其陷入亏损的办法,直到将合资企业的中方拖垮,中方愿意将整个企业拱手相让,合资企业最后变成了外方独资企业。西北轴承厂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
二、跨国公司并购我国行业排头兵企业的原因分析
跨国公司大举并购我国行业排头兵企业具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的有:
首先,跨国公司大举并购我行业排头兵企业并非偶然,而是世界新一轮并购重组的大势所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并购重组发生战略性转变,20世纪80年代的井购重组主要是为了降低和分散经营风险,90年代的并购重组主要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和实现一体化经营,进入2l世纪后的井购重组则主要是以提高核心竞争优势为基础的战略并购。突出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重点、以增强竞争能力为目标、以强势企业联合为特征,加剧了资源向优势企业的集中,进一步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也改变了国际投资方式。因此,跨国公司大举并购我行业排头兵企业也是这一战暗井购的具体行动。
其次,跨国公司并购我行业排头兵企业是其在华投资总体布局的战略举措。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基本上是循着先合资后控股再购并的路子。最初,对中国市场还没有充分了解的时候,更多选择合资进入的方式,而当跨国公司掌握了市场的主动以后,就更多地选择控股或独资经营的方式。从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的情况看,独资企业比重上升很快。目前,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方式中,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比重明显下降,外商独资经营比重大幅上升。从去年1—10月份利用外资的情况看,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实际利用外资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1.76%和42.83%,而外商独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同比增加4.27%和43.63%。说明跨国公司已经完成了在中国投资的“试水期”。
再次,跨国公司抓紧并购我行业排头兵企业缘于中国产业成长的势头。随着改革开放,通过引进外资,加速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并且在一些产业领域,形成了我们的优势。对跨国公司构成潜在的竞争威胁。所以,跨国公司为了扼制中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增长,必先斩获行业排头兵企业,从而达到扼制整个产业发展的目的。
此外,国内企业急功近利,自主意识缺失,投其所好,主动迎合跨国公司的恶意并购;地方政府短期行为,追求眼前政绩,投怀送抱地急于把国有企业转让出去,这也在客观上助长了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
三、跨国公司并购我国行业排头兵企业的后果分析
一是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深层影响。制造业是国家的核心产业,装备制造业又是制造业的龙头。失去装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从根本上动摇了我国的产业根基,丧失了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从而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是严重弱化我国产业竞争力。
排头兵企业是产业竞争力的代表,主要行业的排头兵企业被大量并购,就等于竞争优势转移、竞争资源流失,从而在增强竞争对手竞争优势的同时弱化了我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是造成多重利益流失。首先是战略利益流失,行业排头兵企业是国家战略利益的主体,关系到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这些企业被大量并购,直接造成国家战略利益受损,加大了安全风险。其次是直接的经济利益流失。再次是国有资产流失。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对跨国公司并购我国行业排头兵企业采取十分积极的态度,甚至通过行政手段以国有资产流失为代价强行推动。
四是固化了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我国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是由于缺少核心技术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长期处于低端,如果我们的一批优势企业再不断被并购,那么,我国装备制造业就将长期被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
五是安全风险。我国有些企业不仅是行业排头兵生产企业,而且承担一定的军工任务。这样的企业如果也被外商整体控股,其对军用品生产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四、积极应对跨国公司战略并购的措施建议
一是确立明晰的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战略产业,整体规划产业发展和企业改革,对于战略性产业和重要企业,外资进入的方式和深度要有明确的界定;对于涉及战略产业和重要企业的并购重组,必须坚持国家战略利益至上的原则,在服从战略利益的前提下考虑企业的商业利益,避免以牺牲战略利益、长远利益为代价去换取眼前利益。
二是积极推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当前,在推进产结构升级、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过程中,更要处理好开放与共赢的关系,既要努力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外资,ADJ决结构调整和重组改革,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又要在开放中保持自主和理性,要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在对外合作中保持自主、发展自我。不能再搞那种“一厢情愿”式的招商引资,更不能以牺牲自主去换取合作。
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外资并购发展。正确把握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特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外资并购发展,努力使并购投资成为我国吸引外资新的增长点。同时,也要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引导,规范其发展。
四是创建多部门联合并购审查机制。重大并购重组活动,要经过专项评估和论证。对于战略性产业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企业,在实施并购重组过程中,必须通过专项审议。同时,建立并购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防范潜在风险。
五是借鉴国外经验,立法规范外资并购活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重要行业的跨国并购一直实行严格的管制,包括制定完善的法律规定和严格的审查程序,实行积极有效的行政和法律干预等。我国目前并没有单独制定外资并购的产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对于外商并购投资的监管还缺少法律依据,因此,更要注意借鉴国外经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法律规范。
|
对 管理咨询与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与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