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照明/健康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什么是索尼的未来? |
|
http://cn.newmaker.com
6/4/2006 10:10:00 AM
佳工机电网
|
|
成立于60年前的索尼公司以其具有创意和高质量的电子产品称雄于世,然而在模拟时代向数字时代转型的过程中,没有把握机会,经营业绩节节败退,持续亏损。令人欣慰的是,索尼近期发布的2005财年第四季财报(截止到2006年3月末的前一个季度)报告显示,亏损虽然仍在继续,但由于Bravia平板电视的热销,以及金融部门业绩的大幅增长,第四季亏损额低于此前预期。索尼预计,电视业务将于2006财年扭亏为盈。
与前几年的亏损相比,索尼似乎正在走出亏损的泥潭。
索尼的“漂亮错误”
“网络时代,硬件将失去其一贯的价值。电视屏幕是否明亮或有美丽的分辨率,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内容,谁创造了它,谁就控制了发行内容的网络。”当索尼陷入亏损泥潭,在与韩国企业竞争中节节败退的时候,回想1998年的这段谈话, 出井伸之一定追悔莫及。
出井的决定并非没有理由:一方面,电子业竞争者日增导致电子产品(硬件)利润低,且同类产品太多,难以突围而出;另一方面互连网的盛行是信息传播迅速:音乐、电影、游戏等娱乐业务因传播容易而日新月异。出井伸之希望通过掌握内容来控制传播内容网络。
索尼提出的产业战略路径的至臻完美状态,应是在电子硬件与内容两个领域都拥有优势。出井伸之的“索尼再造”不是组织流程的调整,而是目标明确的新商业模式的再造,那就是从硬件提供商转化成体验内容的提供商,也就是说索尼产品就应是娱乐、电子和情感的融合。从索尼的经营结果看,索尼的战略更像个概念工程,而不是一个成功的经济工程,索尼内容为王的战略是最前卫的公司犯的“漂亮错误”。
可以说,正是因为出井伸之看不上的“电视机”,这几年出现高速增长。
索尼的反思
索尼开始反思,最终形成了“革新60”。其策略是重新运作架构缓和资源,并改革运作成本的结构,其中首以重整电子业务解决核心业务架构失衡和竞争力不足的难题。
改革又以重整娱乐和财务事业来针对核心业务的失衡;重整电子业务的计划是以发展半导体技术为重点来支持家用电子产品和流动电子产品;重整娱乐和金融业务的计划重点是把各种娱乐渠道加以整合并把非核心业务出售;公司成立新的金融和财务控投集团,独立运营下属的人寿、一般保险和银行业务,部分财务性质的业务更准备分拆上市。
“革新60”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降低固定成本以提高边际利润,此计划包括裁员万人。此后在索尼新CEO霍华德·斯金格的战略调整下,索尼主要做了如下事项:
第一,裁员。到2005年11月,索尼在英国威尔士的工厂,第一批裁员650人。
第二,重新重视研发,提高产品的兼容性。
第三,拓展液晶显示器的生产能力,收复赚钱的电子市场。
第四,重新调整索尼的内容业务和电子业务。
第五, 对金融公司进行新的变革和重视。
回顾和分析了索尼战略变革的路径和来龙去脉,我们就不难分析今天索尼的财报:2005财年第四季度,索尼电子部门(主要生产平板电视、手机和芯片)运营亏损为919亿日元,去年同期运营亏损为1005亿日元;游戏部门运营亏损为614亿日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15亿日元;电影娱乐部门运营利润为302亿日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137亿日元;保险、银行和其他财经服务部门运营利润为793亿日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163亿日元。可以说,索尼能够取得比市场预期要好的财务状况主要是因为Bravia平板电视和金融部门,而恰巧这两大产业的变革就是索尼“革新60”和新CEO霍华德·斯金格改革延续的成果。
根据霍华德·斯金格的思路:电子业务应该是索尼的核心,娱乐电影则是索尼的增长性的业务,而游戏产品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金融业务应是索尼增长的发动机。
索尼的金融
由于缺乏人事沟通,索尼部门间出现了竞争中的敌对情绪。2002年,出井伸之向其他高层提出一个大胆建议:出售人寿保险部门给GE。人寿保险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自动发起了一场有组织的抗议活动,包括向传媒发出出井伸之的负面消息。结果,此举成功迫使索尼总部让步并最终把计划搁浅。
索尼没有料到,当年曾经打算卖掉的业务,如今已经作为公司2005年赢利最重要的一部分。
索尼的金融业务部也是出井伸之一提出“革新60”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公司成立新的财务控股集团,独立运营下属的人寿、一般保险和银行业务。部分财务性质的业务更准备分拆上市。
或许有人要问,今天金融业务的增长是否是索尼所愿?从出井伸之当年试图卖掉索尼人寿的想法上可以看出2002年以前,在索尼的战略框架中,并没有打算保留金融业务。但是,从“变革60”之后,金融业务在索尼的战略框架中开始重新确认, 并且采用了新的运营方式,一方面可以把其单独剥离,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又将其打包上市,形成独立的运营实体。这其中有风险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从企业的长远角度来说,产业和金融的吻合是国内诸多公司一直在努力的经营策略,这一策略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
对 家电/照明/健康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家电/照明/健康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