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机械展区 > 育苗/种植机械展厅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育苗/种植机械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从江苏看我国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情况
http://cn.newmaker.com 3/28/2006 9:42:00 PM  佳工机电网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2
育苗/种植机械展厅
播种机, 插秧机, ...
我国水稻插秧机械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模仿人工移栽大苗的工艺流程,设计了水稻插秧机。但因当时设计制造工艺水平不高,尤其是采用常规育秧,大苗洗根移栽,植伤严重,标准化程度低,费工耗时,故虽经大量试点,终因效果较差而自然终止。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因为国产机具性能较差,这一时期,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引进国外机具设备,并推广工厂化育秧。但由于工厂化育秧的方式不适合中国农村以家庭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低的现状,且育秧成本过高,加之国外机具价格昂贵,农民难以承受,使得水稻插秧机械化的发展又一次受挫。

第三阶段,2000年以来。江苏农机部门组织开始了新一轮水稻插秧机械化的探索,按照农机与农艺结合,引进吸收与创新开发结合的思路,引进研发出具有较高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水稻插秧机系列产品,开发出适合机插秧的低成本、简易化的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技术,基本形成了机插秧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配套农艺技术体系,并转化为相应的机械化育秧、插秧以及田间管理标准指导生产实际。目前,机插秧在江苏已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机插秧技术推广县(市)、乡镇和村组的覆盖率分别达到100%、65%和25%2005年江苏机插秧面积已达到254.7万亩,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超过16%。

从江苏各地的推广实践看,运用软盘和双膜育秧配套的机插秧技术,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节省秧田。机插育秧秧田大田比达到1∶80~1:100,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5~10倍,仅为人工手插秧池的10%,可大幅度节约耕地,增加农民收入。全国4亿亩水稻常规育秧约需占用2000万亩秧池田,如果水稻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插秧作业,机插育秧仅约需400万亩秧池田,节约秧田相当于增加夏粮面积约1600万亩,这在我国耕地面积刚性减少的情况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是节水肥药。机插秧育苗期易于集中管理,大大提高肥、水、药的使用效果,减少了施用量。大田期,采用薄水活棵、浅水促蘖、间歇灌溉的灌水方式,亦可大量节省用水。适当调节用肥比例与用肥时机,可大大提高肥料增产效果。实践证明,机插水稻节水节肥节药优势明显,对“无公害”、“绿色”稻米生产有显著作用,更能体现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要求。三是节本省工。机插秧与传统手工种植方式相比,可大幅度降低育秧和栽插环节的劳动强度,有明显的省工优势。一般人工手插水稻1亩需1.5个工日,采用手扶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栽插每亩只需0.13个和0.05个工日,分别提高效率11.5倍和30倍。机插秧综合平均节本为30.4元/亩,降幅达10%。四是高产稳产。采用机械化插秧,秧苗群体质量易于调控,且适应性广,克服了直播稻生育期短、种植区域受限制及抛秧稻无序性种植、群体质量难以控制的弊端,容易获得高产稳产。江苏多年的试验研究和调查分析表明,机插稻较人工栽插稻平均增产达5.3%,且产量稳定。五是实现双赢。发展水稻机械化插秧,不仅可以把亿万稻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水稻稳产高产,农民节本增收,而且可以带动机手致富。目前,一般单纯机插作业收费在40元/亩左右,育秧、机插作业服务收费一般为80元/亩左右,据测算,如果采用步进式插秧机,一般机手单机年收入可达0.6万元以上,3年即可收回投资,受益期在5年以上。

江苏推广水稻插秧机械化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着力开发应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插秧机械,为水稻插秧机械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协同发展配套农艺技术,实现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的标准化;创新机制,培植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多种机插秧经营服务模式;购机补贴、入户式技术培训和多层次示范宣传相结合,形成机插秧技术推广合力。

江苏推广水稻机插秧的调查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应当以机插秧为主要发展方向。机械育插秧技术作为一项先进农业技术,更符合我国稻作生产特点,更有利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未来水稻种植的主导性技术。二是推进水稻插秧机械化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各级政府重视、农民迫切需求带来了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的大好机遇和喜人形势。在江苏的辐射带动下,安徽、江西、浙江、四川、上海、湖北、湖南、广东、贵州、黑龙江、辽宁等11个省(区、市)也都开展了机插秧技术的多点示范,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加快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步伐。

为进一步推进水稻插秧机械化,建议:将发展水稻机插秧作为“十一五”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强政策扶持与资金引导,加快技术普及,抓住技术培训示范的关键环节,实施项目带动,狠抓机插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的培训与示范,将水稻插秧机械的推广列为各级政府的购机补贴范围并予以倾斜;深化技术研发,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坚持农机、农艺技术协调发展,加强优势技术间的集成整合,进一步熟化和健全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鼓励机制创新,增强发展后劲,坚持走市场化经营与发展之路,扶持水稻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等开展机械插秧与育秧社会化作业服务,鼓励和支持以区跨区作业为方向的机械插秧与育秧农机合作组织、协会、专业服务公司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与小麦、玉米相比,水稻生长发育环境和技术措施复杂,耕作栽培制度最细,生产环节最多,季节性最强,劳动强度最大,用工量最多。改变水稻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生产方式,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特别是近年来,为实现持续增收,农村年轻一代尤其是青壮劳动力大量离土离乡、务工经商,广大农村对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水稻耕整地、灌溉和田间管理方面,机械化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水稻收获机械化在最近几年发展较快,2005年机收水平已达到32.2%。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水稻跨区机收的推广和农民对机械化收获认识的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正在快速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也得到一定发展,2005年全国水稻机播、机插秧、机抛秧面积合计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0%。但总体上看,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水平还很低,目前仍然以人工插栽为主,成为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进入21世纪后,江苏在全国率先突破水稻机械插秧难题,为全国解决水稻种植机械化问题,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提供了经验。

一、发展水稻插秧机械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国以来,我国水稻插秧机械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模仿人工移栽大苗的工艺流程,设计了水稻插秧机。但因当时设计制造工艺水平不高,尤其是采用常规育秧,大苗洗根移栽,植伤严重,标准化程度低,费工耗时,故虽经大量试点,终因效果较差而自然终止。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鉴于国产机具性能较差,这一时期,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引进国外机具设备,并推广工厂化育秧。但由于工厂化育秧的方式不适合中国农村以家庭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低的现状,且育秧成本过高,加之国外机具价格昂贵,农民难以承受,使得水稻插秧机械化的发展又一次受挫。

第三阶段,2000年以来。江苏农机部门组织开始了新一轮水稻插秧机械化的探索,按照农机与农艺结合,引进吸收与创新开发结合的思路,引进研发出具有较高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水稻插秧机系列产品,开发出适合机插秧的低成本、简易化的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技术,基本形成了机插秧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配套农艺技术体系,并转化为相应的机械化育秧、插秧以及田间管理标准指导生产实际。目前,机插秧在江苏已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机插秧技术推广县(市)、乡镇和村组的覆盖率分别达到100%、65%和25%,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高性能插秧机保有量从2000年的不到200台发展到2005年的1.29万台,有一批镇、村基本实现插秧机械化。2005年江苏机插秧面积已达到254.7万亩,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超过16%。

从江苏各地的推广实践看,运用软盘和双膜育秧配套的机插秧技术,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节省秧田。由于机插秧采用的是毯状秧苗,育秧凸显高密度、短秧龄特性,秧池及肥水利用率高,可大量节省秧田并显著提高育秧工效。秧田大田比达到1∶80~100,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8~10倍,可大幅度节约耕地,增加农民收入。就2005年而言,江苏推广机插秧面积254.7万亩,与人工手插秧相比,节省秧池田24万亩左右,若种植小麦,按每亩600斤计,可增产1.4亿斤小麦。全国4亿亩水稻常规育秧约需占用2000万亩秧池田,如果水稻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插秧作业,机插育秧仅约需400万亩秧池田,节约秧田相当于增加夏粮播种面积约1600万亩,将极大地降低水稻生产的机会成本,由此带来的间接效益也极为可观。特别是在我国耕地面积刚性减少的情况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节水肥药。机插秧育苗期易于集中管理,大大提高肥、水、药的使用效果,减少了施用量。大田期,采用薄水活棵、浅水促蘖、间歇灌溉的管水方式,亦可大量节省用水。适当调节用肥比例与用肥时机,可大大提高肥料的增产效果。由于机插秧采用的是中小秧苗,其播期比常规育秧适当延迟,错开了条纹叶枯病等病害的高发期,有效降低了水稻遭虫感病的几率,且苗期有一段时间薄膜覆盖,切断了灰飞虱等病虫的侵染途径,移栽至大田时带病率低,因而发病很轻,能减少用药次数。另外,机插秧宽行移栽,通风透光条件优越,也增强了水稻的抗逆性。在2003、2004年江苏大面积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情况下,机插水稻基本没有受到大的影响。通过典型调查看,机插水稻节水节肥节药优势明显,机插秧防治病虫害用药要比手工插秧少2~3次,对“无公害”、“绿色”稻米生产有显著作用,更能体现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要求。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育苗/种植机械的新闻:
·陕西“十一五”农机化“五大工程” 3/3/2006
·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农机化进程 1/12/2006
·今年农机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 12/30/2005
·专家建言十一五应加大农机化扶持力度 12/19/2005
·广州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0% 12/18/2005
·水牧业机械化成效大 四川规划未来目标 12/10/2005
·[图]山东今年农机购置补贴达3000多亿 12/7/2005
·气吸式膜上膜穴播机在新疆面世 9/8/2005
·我国耕作机械规模大但技术差 未来市场巨大 9/7/2005
·黑龙江已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农业机械群 9/1/2005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农业机械展区 > 育苗/种植机械展厅 > 育苗/种植机械新闻

对 育苗/种植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育苗/种植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