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公路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国外独资零部件企业抢滩中国 |
|
http://cn.newmaker.com
1/19/2006 12:56:00 PM
佳工机电网
|
|
近来不断有消息说,宝马汽车和大众汽车将在中国立独资零部件工厂,但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代表处和大众汽车中国公关部均称不知道此消息。不管宝马汽车和大众汽车是否真的要在中国建立零部件厂,还是碍于中国宝马尚未下线、许多消息不便公布,实际上,大部分国外知名零部件企业已在中国建立了独资零部件厂,而且近年来登陆速度明显加快。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国外零部件企业希望在中国建立独资零部件厂呢?
记者采访了德尔福中国公司有关负责人。
利益不均 外资愿独身
德尔福中国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德尔福中国公司当前在中国有八家合资企业、两家独资企业。在八家合资企业中,有六家近代股企业、一家各占50%股比、一家占小股。2002年,德尔福在中国的销售额是7亿美元(包括出口中)。德尔福派克电器系统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建了3个企业(在上海有一家合资企业,在广州有一家独资企业,在吉林白城有一家独资企业),在两年前进行一系列整合成立新的独资公司。成立新工厂的好处是资源可以共享,有利于资源高效利用、人员调动。
一些新企业为什么独资而不是合资?德尔福中国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合资是不同背景、利益的两个主体结合到一起,需要一个磨合期。现在的汽车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人不希望去经历这样一个磨合期。现在这个行业戏称,合资要永远谈判。大家经过一系列谈判才能签订合同,签订合同后还要不断谈判,因为你要不断作出新的决定。德尔福进入中国较早,不像现有一些企业 很急,认为一套东西拿过就可以做了,不需要合资。当然,也有技术保密的因素,合资企业怎么去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然不希望合资方偷技术。”
企业希望获得最大的商业回报,包括利益、效益。要想合资,双方目标要一致,要一起使劲,都要有贡献,一方使劲小,合资“婚姻”也不会长久。过云,中国市场有保护,比较封闭,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就得合资,因为中方对市场更了解,有优势。另外,中方有厂房、设施,便于外方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现在,随着竞争的加剧,独资也可以,而且独资有很优势,如有在全球的运作经验,有全球网络与之联系,享受全球资源、技术资源、无形资源(精益管理、资金等),对企业有好处。
德尔福中国公司负责人最后一再强调,德尔福与中国的企业合作得非常好,因为德尔福本着和合作伙伴共赢的原则。当然,无论是合资还是独资,让经营者为股东提供最大利益就是最合理的。
追逐利益 独资企业抢滩中国
追求最大利益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来中国建厂的独资零部件企业应该感触很深。珠海藤仓电装有限公司是日本藤仓公司在中国专业生产汽车线束的独资企业,1991年进入中国,不断开拓中国市场,2002年在中国的销售收入达11700万元,2003年将在中国实现销售收入25000万元,邦迪管路系统有限公司是英国独资公司,1987年在中国建厂。据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邦迪先与中方合资,后由于英方对增加投资有信心,中方愿意黑心让股份,当前是独资公司,且在中国有十几家工厂。
铁姆肯公司已把中国确定为主要新兴市场,1996年在中国轴承厂建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后,该厂生产窄短承载圆柱滚子轴承确立自己在行业的地位,于2001年买断了该厂的全部所有权。
马瑞利动力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来中国之初也建立了合资公司,后黑心为独资公司,其相关负责人曾回答地记者关于马瑞利转为独资公司的真正原因:保护马瑞利的产品技术。
江苏太平洋精密锻造有限公司是美国独资公司,1992年进入中国,生产变速器、结合齿轮等产品,每年对中国的投资比例都在扩大。大连原田工业有限公司为日本独资公司,进入中国13年。福州金鸿汽车配件公司为美国独资公司。进入中国11年,很看好中国起泡沫为汽车市场。
自主开发 制胜根源
越来越多的国外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建立独资零部件厂,将对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会产生什么影响?成为业界关心话题。
对这个话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何德胜说:越来越多的国际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建立了独资零部件厂,首先是因为有了外部环境,中国加入WTO后,政策环境开放,允许外商独资企业进来。其次,外资进入中国,如果合资,存在中国零部件产品质量差、技术与人家不同步的问题,与其改造,还不如全部拿过来。从利益驱动来讲,外企把技术、产业全部拿过来,利用其品牌、利用中国劳动力,再回到国外去。因为在中国,只有中国利用人家的技术,不存在人家利用中国技术的问题。现在,中国政策又允许外企可以单独占领中国市场、用中国劳动力,又节约了流通费用,效益比在国外建厂还高,何乐而不为?
中国零部件企业希望和外企业合资,因为中国零部件企业想提升自己的水平,外企一般都有OEM,中国与其合资后也容易进入其配套圈。合资是可以的,可以学习技术,逐步掌握本领,但何德胜认为,从整个中国零部件产业战略来考虑,中国零部件企业还是要加强自主开发,就是说,设计权、技术产权要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现在,虽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比统计上都是本土的车、零部件,但一旦有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导致外方撤资,零部件供应不上,我们怎么办?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掩盖了我们无原则要自主开发的战略需要。回过头来说,外国独资、合资进来,是因为他们有品牌、有技术,生产成熟,规模大。如果中国有自己的汽车品牌,用自己的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大,外方也会希望和我们合作。
|
对 汽车与公路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汽车与公路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