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推土机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明天,挖掘机的赢家会是谁? |
|
http://cn.newmaker.com
12/3/2010 12:16:00 PM
中国工业报
|
|
记者 邓继跃
有业内人士曾说过,国内机械行业单从产能上说,除了干不了的,几乎都过剩。细想也是,但又何止于此。除了产能过剩,好像钱也是相当的富裕。这不,包括风电、盾构机这类看着挺新鲜,但投资及技术门槛并不低的玩意,用不多时,照样是人满为患。那么,近来市场表现大热的挖掘机也会是这样的归宿吗?在这个现在还几乎看不到输家的产业,谁将成为最后的胜出者呢?
如果,我们可以暂且将国内装载机市场定义为“红海”的话,那么,眼下国内挖掘机市场的那汪水显然要清澈得多,而这一点对凡是已经介入这一生产领域的企业而言,都应该会感同身受。
在经历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大多不振,而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一枝独秀、拉出长阳的背景下,今年,但凡在国内挖掘机市场展开业务的企业,无不是赚得盆满钵溢。据说,小松中国就是小松挖掘机在全球业务中惟一还能盈利的一块;欧美强势品牌以其综合性优势,独享高端产品领域的高额利润;而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一批国内挖掘机制造商,今年的市场表现大多也将以翻番的成绩报收。据了解,目前国内挖掘机产能居首的三一重工,已达到了年产销上万台的规模,而行业前四名的产能都达到了4000台∕年以上的水平,其他企业产能放大的速度也相当强劲。但即便如此,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国内品牌挖掘机的市场占有率大致在25%~30%这个不高的水平线上,继续向上拓展空间是完全可能的。今后一个阶段,国内品牌挖掘机对进口机及二手机市场份额的挤占或许将成为常态。
综合各种信息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使市场占有率有了翻倍的表现,但生产挖掘机不仅是赚钱,而且是相当的赚钱,起码在近期是如此。
显然,这种赚钱效应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从诸多工程机械上市公司近来发布的公告看,加大对挖掘机生产能力的投入、调整预案或计划新上项目的情况相当普遍。不仅如此,其他行业内企业上挖掘机项目的冲动同样难以抑制。
客观地说,长期以来,国内挖掘机生产领域的生态环境是相当严峻的。要想在一个完全开放的、全球各级别竞争对手齐聚的市场中讨生活,没两下子还真是玩不转。想揽磁器活,先得有金刚钻;想赚钱,那得先投(或赔)得起。这也是国内挖掘机产业发展20多年来,进展十分缓慢,只是近一两年才有些攻城掠地快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即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因为用四个字就几乎可以概括,即——基础薄弱。说复杂是因为,零部件包括电控和液压系统以及原材料这些瓶颈制约因素,时至今日也没有得到多大的改观。真的很难!你可以忧心忡忡,可以反映,可以讨论,可以写内参,也可以“宣”得满天下尽人皆知,但要解决问题显然不是光靠嘴和笔就能搞掂的。
在基本得不到国内核心零部件支持的情况下,目前国内挖掘机生产企业的主流运行模式也大致相同,即:以全球包括国内可采购资源为支撑的产品集成。正所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购买条件也要上。”于是乎,美国的发动机、德国的液压系统、日本的电控系统、国内的车架结构件等组装集成,照样干得热火朝天。不过从现状看,情况是相当的令人满意。这表现在,国内挖掘机主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并不仅仅表现在性价比上,在产品售价上几乎都高于韩系产品。用一位挖掘机生产企业负责人的话说:我们使用的核心部件的水平要高些嘛。
但这种生产模式相对来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业的进入门槛;二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受制于人。
以往的经验证明了这样一点:当一个产业处于幼稚期时,引进与合作是行得通的。而当产业的发展对原有的领先者形成一定威胁时,引进与合作就会变得十分的艰难。尽管,目前国内挖掘机品牌在市场占有率上并不太高,但对国外零部件的采购已经开始变得不容易了。鉴于国内企业在挖掘机产业上投入的迅速扩大,产能过剩是迟早会到来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时挖掘机还会是一个像现在这样人见人爱,人皆想上的产品吗?国内的挖掘机生产者会不会落入在国外零部件供应商“奴役”下打工者的境地呢?
有专家指出,不会利用外部优质资源为自身的发展所用是愚蠢的。而缺乏了核心制造的集成生产也许是脆弱和缺乏持续竞争能力的。技术集成能力与核心制造能力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使产业进入一种健康的运行轨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挖掘机产业的最终赢家也许应该是中国的“力士乐”或中国的“力士乐”们。
|
对 挖掘机/推土机 有何见解?请到 挖掘机/推土机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