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港口设备/海洋工程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磋商难降钢价 船钢联盟在博弈中寻求双赢 |
|
http://cn.newmaker.com
7/15/2005 1:04:00 PM
佳工机电网
|
|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钢铁价格持续下滑,但这并没有给船舶制造企业带来多少愉悦。
7月7日,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传处处长曾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船用钢板的价格依然很高,降价的幅度不是很大,这样的价格对船舶制造企业来说是不利的,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最近几年应该说是船舶制造业发展最好的时候,船价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但企业担心,这样的价格还能持续多久。中国的船舶产品普遍附加值较低,一旦世界船价大幅下滑,钢材价格高企将是船舶制造业的致命伤。”
船舶企业面临双重压力
面对来自船舶企业的抱怨,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昌渝感同身受。7月8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年,船舶工业刚刚往上走,钢材涨价肯定使船舶企业吃不消。2002年,船用钢板的价格大概在每吨2600元左右,现在是多少?降是降了,每吨船板的价格还在5000元以上。”据陈昌渝介绍,现在船舶制造企业面临着双重压力,除了钢材价格的压力外,人民币是否会升值也一直是船舶制造企业关注的问题。他说,我国很多船舶制造企业手持订单多是出口订单。由于我国船舶企业在交货结算时,是以美元计算的,所以人民币升值企业将蒙受巨大损失。而据记者了解,去年我国出口船舶达到560万载重吨,出口金额达到31.6亿美元。而目前中国企业手持船舶订单中有85%以上是出口订单。
“这种不确定因素与钢铁价格比起来还略显次要,对于人民币升值问题,只能是企业早做一些准备进而规避风险。至于钢材价格问题,什么时候钢铁企业和船舶企业利益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陈昌渝说。
解决钢价问题须另辟蹊径
陈昌渝的这种结论有些出乎记者意料。因为就在不久前,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广钦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要支持船舶企业和钢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做到“他有困难的时候,我们支持他,我们有困难的时候,希望他也能支持我们,共度难关,取得双赢”。对此,陈昌渝说:“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的办法取得双赢,这的确是双方良好的初衷,但实际情况并非这样。钢材价格完全属于市场价格,钢铁企业的行为也属于市场行为,通过战略联盟进而降低钢材价格,几乎很难实现。”据陈昌渝介绍,就在今年3月底,双方代表还进行过一次商谈,但价格问题还是没能解决,所以“钢材价格问题的解决还有待另辟蹊径”。
据陈昌渝介绍,实际上当初并没有战略联盟这样的称呼,只是有的媒体这样叫了,所以才流传开来。陈说,战略联盟只不过是一种磋商机制、一个对话平台。一般来说,在所谓联盟的交流会上,双方首先要互相通报一下各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然后就是商讨供需衔接问题,确保造船企业的用钢问题,最后就是讨论一些其他内容,例如钢铁企业如何开发新品种、双方如何建立区域合作等,当然也包括价格问题,可是讨论过后往往只有价格问题没有下文。
陈昌渝说:“应该说,经过钢铁工业协会、船舶工业协会以及双方企业的共同努力,磋商、对话方式令双方的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例如在2003~2004年上半年,船用钢板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经过双方的磋商,很快这种紧张状况就在2004年下半年得以缓解。现在船板的供应已经完全能满足造船企业的需求,甚至还略有过剩。这是对话的结果。”
船舶业要主动参与钢铁业改制
据陈昌渝介绍,通过联盟双方彼此加强了了解,也使钢铁企业看到了船舶业的发展潜力,这才是最为宝贵的。据他讲,在3月底召开的那次会议上,已经有很多钢铁企业表示希望与船舶制造企业共同建立加工配送中心。其中上海宝钢集团就计划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在上海组建加工配送中心。而在此前,辽宁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和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先于两行业其他企业组建了大连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加工配送中心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因为配送中心可以按需生产加工钢板,并且能直接应用到船体的组装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成本。“这也是磋商机制带来的结果,但其意义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加强了钢铁企业与船舶制造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双方向真正的互赢迈出重要的一步。只有双方利益结合在一起,钢材价格的问题才能解决。”
据记者了解,现在对于战略联盟的概念,只是一些骨干船舶企业略知一二,用陈昌渝的话说,甚至一些中小企业还不知道联盟的存在。但陈昌渝还是充满信心地说:“这并不妨碍联盟的发展,它所带来的好处最终也会影响到这些企业。”
战略联盟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考验,但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似乎船舶企业规避风险的一些办法也与陈昌渝的思路不谋而合。曾明说:“现在船舶企业应该多想自救的办法,只等着钢材降价,会错过许多商机。船舶制造企业应该考虑是否购买一些期货市场的钢材,尽管也有风险,但至少会主动些。船舶企业何不也去参与一些钢铁企业的改制,拥有一些钢铁企业的股份?或许这也是一条可行之路。”
|
对 船舶/港口设备/海洋工程 有何见解?请到 船舶/港口设备/海洋工程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