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电力设备展区 > 中小型发电机展厅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中小型发电机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电力建设大起与大落的辩证
http://cn.newmaker.com 3/30/2004 9:22:00 AM  佳工机电网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2
中小型发电机展厅
柴油发电机组, 汽油发电机, 燃气发电机组, 移动电站, ...
●正确认识宏观经济与电力发展的关系
●“大起”与“大落”都将导致供需不平衡
●电力工业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及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由此决定了电力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相关性及电力经济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显然,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成正比,经济增长高,电力需求增长强劲;经济增长低,电力需求增长乏力。任何电力建设的大起大落都将导致电力供需的不平衡。同时,任何电力的短缺与过剩都将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电力的发展与建设必须与经济增长相协调。

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及电力投产与建设的滞后性,为电力建设适应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经济增长高时,电力供应紧张,将导致电力建设过快。待到新建电力设备投产时,往往经济增长趋缓,电力需求不旺,又会导致电力供应能力过剩。经济增长低时,电力供大于求,又会使得电力建设过慢,等到经济增长快时,电力需求高,又会出现供不应求。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真研究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特征,防止电力建设大起大落。

电力建设大落导致电力供应能力不足

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增长趋缓,1998年电力需求增长仅为2.6%,1999年起全国出现电力过剩。为了扭转1998年经济危机,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及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投资,积极创造较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带动了基础产业及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电力需求增长迅猛:1999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了6.9%,2000年增长11.4%,2001年增长8.6%,2002年增长11.6%。而发电装机1999年增长了7.7%,2000年增长了7%,2001年增长了4.7%,2002年增长了6.8%。

2003年经济增长达到高峰,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电力消费增长迅猛: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加15.4%,工业用电增长16.56%,高于全社会用电增长水平。在工业用电中:轻工业用电增长16.12%,重工业增长16.68%。而黑色金属冶炼增长25.82%,有色金属冶炼增长24.52%,金属制品增长21.13%,其他工业增长27.77%,这4个行业的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0%以上。由此可见,投资促进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快速发展。这种以提高能耗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将导致经济增长缺乏后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挑战。

2003年发电装机虽然增长了7.7%,但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仍不足,电网输配能力不足,造成全国22个省市区电力供应紧张,出现了拉闸限电。部分地区由缺电量发展到全面缺电,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这种现象出乎了多数人的预料,电力规划工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节拍。2000年起电力建设急刹车,使得近几年新增装机容量增长速度低于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速度。显然,电力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严峻。

电力建设大起将导致电力供应能力过剩

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经济实力的增强,使人们的消费欲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市场信号传到生产方,将引起生产结构的调整。2003年我国开始步入重工业化阶段便是这种调整的反应。我国的工业发展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而调整,逐步迈入重工业化阶段是客观规律,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会影响这种调整的幅度与变化的快慢。预计今后几年经济增长将会对此有所反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单位GDP电耗的下降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电力工业的发展既要服从这种客观规律,又要适应这种变化。

2004年我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经济增长的结构将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投资将有所收敛,特别是高能耗产业的投资将受到制约;国际经济的复苏,将吸引部分国际资金,从而影响外资的投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有所提高,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农村消费水平将会提高;出口方面,随着国际经济的好转,将对出口起到促进作用。总之,我国经济还会快速增长,但不会超过2003年的增长幅度。电力需求的增长也不会超过2003年的15.4%,预计在11%~13%之间,依然很高。而2004年投产的发电装机增长约10%,部分地区的电力供需形势将有所缓解。

电力需求的高增长及部分地区的电力短缺,导致过多的资金投入到电力建设中。2003年全国电力项目投产、新开工和在建规模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04年开工将达到4000万千瓦。这些电站将在2006年后投入运行。预计2004年新投产装机容量将超过3700万千瓦,可以预见,2005年新投产装机容量将超过4500万千瓦,2006年、2007年新投产装机容量都将超过2005年的水平。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减缓经济过热的压力,经济增长将趋缓,电力需求增长将逐年减小。2005年电力需求增长不会超过10%,2006年电力需求增长不会超过8%,2007年电力需求增长不会超过7%。届时,我国电力供应能力将会过剩,这给国家及电力企业带来很大的挑战。目前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电力建设大干快上,造价抬高约10%,这将直接影响投产后的发电成本。而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建立电力市场及实行竞价上网,将为今后电力企业的效益及投资的回收投下阴影。投资风险增大最终将影响电力工业的发展,这将是对电力企业发展的一大挑战,也是对电力改革的挑战。发电设备能力闲置,银行投资回收困难,也将对国民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把握住电力建设的基准线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取得了经济保持年均9.7%的高速增长的成绩。采用智能工程的方法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特性,它很像一条正弦曲线,其周期为9年左右,其峰值逐渐衰减。若以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特性,则可以分析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趋势,为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性依据。根据经济增长的这种特性,我国经济发展的高峰年分别为1986、1994、2003、2012及2021年,低谷年分别为1981、1990、1998、2007、2016年,即1999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下一轮的上升阶段,到2003年达到高峰。“十五”末期增长趋缓,到2007年达到低谷,2008年起将会有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以此计算,到2020年实现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我国经济增长将具有周期性起伏的发展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其增长幅度将趋缓。模拟显示:若我国发电装机保持每年投产3000万~3800万千瓦,电网输送及供电能力也要增加相应的容量,才能以最小的风险,最大可能地减少电力供应不足或过剩的几率,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尽可能地保持电力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GDP的实际增长并非沿着理想的正弦曲线移动,而是具有起伏不规则的发展方式,从而导致对电力需求的波动。但电力建设需要时间,具有一定的滞后期。上述结果说明即使在经济发展的低谷年,也要增加3000万千瓦的电力供应能力;而在经济发展的高峰年,也不应增加超过3800万千瓦的电力供应能力。这也是电力发展的基准限,是保持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

建议

全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电力工业必须以一定的规模和速度适当超前发展;另一方面受资源和环保因素的制约,电力工业发展中一些问题进一步显现。因此,从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从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出发,建议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如何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特别是对电力发展的宏观调控,是其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电力工业的特点,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在宏观上把握住电力发展的基准限,而不受当年经济波动的影响。经济增长低时,也要确保电力的发展底线;经济增长高时,也不能超过电力发展的上限。避免由于电力发展的大起大落而带来的电力短缺及供大于求情况的交替出现。

2.电力统计工作亟待加强我国具有较完善的电力统计体系及队伍,电力统计工作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2003年新投产的发电容量到2004年初才有数据,2004年的投产容量分别有3500万千瓦、超过3700万千瓦及4800万千瓦多种版本,差距之大令人难以相信。电厂需要有一定的建设周期,火电厂约3年,水电站建设时间更长。电力建设项目是需要各级政府审批的,何时开工、何时投产、工程进度等都有备案。出现上述问题说明我国电力统计工作亟待加强,机制亟待理顺。

3.充分发挥电网在全国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

电网是资源流动的大通道,应充分发挥电网在全国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加强全国联网工作,加快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它不但可以最少的发电装机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同时又能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及满足环境约束的社会效益,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城市配网改造,尤其是对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结构薄弱之处的改造,努力消除配网中“卡脖子”的现象,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4.大力加强需求侧管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科学合理地引导电力消费,在当前情况下显得非常重要。缺电时需求侧管理可以缓解电力供应不足的压力,电力过剩时,需求侧管理可以调整终端能源消费结构。需求侧管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已有实施需求侧管理的经验,通过需求侧管理,到2020年减少1亿千瓦的电力装机是可能的。政府应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维持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与支持需求侧管理的推广与实施。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中小型发电机的新闻:
·电力工业压力巨大 前景光明 3/30/2004
·2004年电力设备行业分析及投资策略 3/12/2004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电力设备展区 > 中小型发电机展厅 > 中小型发电机新闻

对 中小型发电机 有何见解?请到
中小型发电机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