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备/水处理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跨国公司:环保是点金笔还是刺喉鲠? |
|
http://cn.newmaker.com
11/21/2006 11:27:00 AM
佳工机电网
|
|
近半个月以来,“环保”这个词,让众多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爱恨交织。在他们眼中,环保究竟是“点金笔”还是“刺喉鲠”呢?
一张名利双收的好牌
11月初,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前夕,美国杜邦公司在北京宣布了“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包括提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水资源保护等大量环保内容。除了杜邦以外,打出“环保牌”的还包括通用电气、松下、沃尔玛、联合利华等一系列著名跨国公司。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争打“环保牌”是近年来许多跨国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变化。例如:日立公司新近拟订了一项可持续发展指南,将创造一个由日立5000多种节能环保产品构建的商业社区;松下公司提出其发展目标是“与地球环境共生,生活上实现新的丰裕,同时限制对环境的影响”;沃尔玛的首席执行官李•斯科特则承诺要在可持续性项目中投资5亿美元,在十年内把公司的能源消耗量减少30%,将产生的固体废物量减少四分之一,将公司车队的燃料效率提高一倍。
从被“逼着”实施环保到争相亮出“环保牌”,这些跨国公司对环保缘何前倨而后恭呢?
能使公司名利双收,这是“环保牌”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曾说,通用的“绿色创想”品牌的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收益已经从2004年的62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01亿美元。而杜邦公司预计,通过为客户提供能效高、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杜邦公司的年收益到2015年将至少增加20亿美元。中海壳牌总裁蓝仲凯曾说,壳牌将可持续发展看成一个商业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创造利润的前提;壳牌中国集团公共事务董事吴凌康对可持续发展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做了更为现实的解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动,不仅使成本降低,促进创新,还可以使我们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得到客户的信任,获得政府和公众的认可。”
环保“黑名单”引发的诘问
就在跨国公司争打“环保牌”的同时,一份33家在华知名跨国公司的环保违规名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份名单由民间环保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发布,其数据来源是全国各级环保局公布的2004~2006年的违规企业名单。
这份名单表明,有33家知名跨国公司违反了中国最基本的环保法规,有的甚至成为当地的污染大户。这些公司涉及电子、化工、机械制造、食品等诸多行业,来自日本、美国、瑞士等国家,甚至包括母公司名列世界500强的五家企业。其中,上海松下电池有限公司“废水处理设施未保证正常运转致废水超标排放”;3M上海研磨产品制造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擅自投入生产使用”;德国诺尔起重设备有限公司在福建投资的一家公司,因“未建污染治理设施便擅自投入生产,造成严重污染”,被列为福建省挂牌督办企业;英国漂莱特集团在华下属的公司被列为浙江2005年省级重点污染企业之一;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在湖南的下属独资企业,因“电镀生产线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成为株洲挂牌督办的20家污染大户之一;长春百事可乐公司“超标排放污染物废水”。
“这只是在华跨国企业违规记录的一部分,上述名单只涉及有水污染的企业,其他诸如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企业并未包括在内,且名单中的企业仅是被各地环保局公布的。”该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目前,除了上海雀巢饮用水有限公司发表公开声明向公众解释和致歉外,其他企业并无动静。多数公司在面对媒体时,对违规事件用“巧合”、“疏忽”和“意外”进行辩解。长春百事公司管理人员称,其罐装厂2005年超标排放污水是因为该公司一条污水管在2004年冬天被冻裂所致。上海松下电池有限公司发言人说,污水超标排放事故是由该公司一名员工错误地在一个排水口边清洗蓄电池箱引起,发生此事时碰巧上海市的环保官员正来公司检查,公司因此被罚款人民币3万元。美标陶瓷公司的一位工程师表示,去年12月,工厂的水处理加热系统管在晚间冻裂,废水处理未达标准就被排出,恰好环保局隔天来检查,所以发现违规情况。
这33起跨国公司环保违规事件真的只是巧合?对此,马军说:“不排除有个别巧合,即使这样,也说明了其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有漏洞。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上海一家公司连续几年被当地环保部门列为违规企业,但其公司发言人面对媒体时居然称不知道此事。另一家上海公司谈及做好审核、向公众汇报环保指数时,发出‘这得花多少钱啊’的疑问,结果就不了了之。这说明某些公司并没有认识到自身对公共环境所负的责任。选择逃避是不理智的行为,这些跨国公司应该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向公众解释清楚或者改进自身的问题并诚恳向公众致歉。”
更有相关专家指出,事出绝非偶然,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有些跨国公司缺乏社会责任感,根据所谓的“中国特色”,执行低于母公司的环保标准,为了降低成本不遵守全球一致的环境承诺;二是有的地区只顾眼前利益,片面追求GDP,不惜引进那些污染严重、对环境影响恶劣的生产企业。由于缺乏监督,很多以重视环保著称的企业也在华违规。专家强调,跨国公司大多有着资金及技术优势,因此,在环保方面,关键的问题并不是能不能达到环境标准,而是想不想投入、愿不愿做的问题。所以,严格的监管和环保准入制度至关重要。
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时大都声称“绿色环保”,而且其母公司在世界范围内信誉也不差,于是这份环保“黑名单”就引发了公众的诘问:莫非跨国公司以为在“中国特色”下就能放松自我约束吗?
相关报道:
环保总局将出台七项政策 抬高市场投资准入门槛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近日透露,环保总局将出台七项政策抬高市场投资准入门槛。
第一条政策是环保总局将从整个行业来进行环境规划,从而打破现在的行政区划,对不同地区根据不同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总量和容量,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
据悉,环保总局下一步环境规划的范围包括土地、流域、海域以及工业、农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建、旅游、自然资源等开发。
另外六条措施是:建立一整套的基础数据库,比如环境评价指标新体系;大的总体规划中都要考虑环境保护的一些要素,进行环境保护的审核;由环保部门来负责,召集专家对评审项目提意见;增加公众参与的内容,在大的规划和大的环境问题上,充分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审批以后,环保部门要跟踪大建设项目落实的情况;要严格责任追究。
|
对 环保设备/水处理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环保设备/水处理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