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与服务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正确认识“国产化率” |
|
http://cn.newmaker.com
11/15/2006 11:37:00 AM
佳工机电网
|
|
在国内企业孜孜以求“国产化率”指标节节攀升的同时,人们看到的仍然是,国内企业在跨国巨人面前孱弱的竞争力。
何谓国产化,就是在引进先进设备或产品后,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由自己生产部分零部件到实现全部自给自足,进而促进产品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那么,何乐而不为?事实上,提高“国产化率”至今依然是我国制造企业在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过程中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然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于祖尧却认为,在如今扩大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产化率”这项指标能否成为衡量实际引进效益的标准,还值得进一步商榷。
他认为,首先,“国产化率”是一个纯粹数量指标,而非质量概念。以轿车为例,轿车方向盘与发动机,同为零部件,但二者对轿车的性能、档次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同日而语。同为“国产化”,但其意义和作用却大相径庭。
其次,“国产化率”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进口替代”战略的产物,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化竞争的新形势。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谁掌握了产品和设备制造中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谁就拥有克敌制胜的武器,谁就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不会把精力耗费在“国产化率”的高低上。他们刻意追求的是自主研制开发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而我国一些行业至今仍然捧着“国产化率”这本老皇历惟命是从。如某地一家已合资13年之久的汽车厂,其轿车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0%,但至今只能依靠高关税才能保住国内市场占有率,更无从提及走出国门的全球化战略了。事实上,企业成功的标志不在于“国产化率”的高低,而在于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第三,在当今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中推行国产化战略,不仅要付出诸如让出市场份额等的高昂代价,而且难以摆脱低水平循环引进的陷阱。本土企业在引进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时,如果要买断知识产权,就必须付给外方昂贵的费用。而跨国巨头们在转让先进技术时,也要权衡利弊得失。事实表明,他们不会把最新的先进技术转让给竞争对手而使其变得更强。
由此可见,国内企业不能把“国产化率”作为持之以恒追求的惟一目标,而“国产化率”指标也并非越高越好,关键是在什么样的国产化水平下能够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对 管理咨询与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与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