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粒/清选/储运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农机工业黄金发展期仍将继续 |
|
http://cn.newmaker.com
8/29/2006 1:14:00 PM
佳工机电网
|
|
2006年1~7月,我国农机行业的产值增速达33.17%;大中型拖拉机、收获机械产量增长较快,累计增幅分别达到48.26%和84.91%。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在概括2006年上半年农机化发展形势时指出,上半年农机行业开局好、亮点多、发展快,我国农机化事业在新起点上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张天佐也表示,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化作业水平(特别是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认为,我国农机化发展呈现出五大特点。
五大特点促发展
农机工业高速增长,农机市场购销两旺。近三年农机工业的平均增速超过了30%,在产销高速增长的同时,农机企业的利润也大为改善,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增幅达到80%以上,农机产品的产销率达到97%以上,一些农机大省如河南、山东、江苏、河北等农机销售继续高速增长,原来发展较慢的西南、西北地区也增速惊人。
农机化水平加速提高,一些薄弱环节开始突破。我国的小麦机收率已达80%以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继小麦机收取得突破之后,水稻机收的发展势头也很好,2005年机收率已经达到了34%左右。通过实施购机补贴,从市场末端来拉动,我国的玉米机械化收获近两年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山东、河北的玉米机收率大幅提高,今年有望突破15%和10%。一批背负式玉米机已经基本定型。
农业装备结构改善。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大中型动力机械和农机具的发展非常快,其增速远高于其他产品,使原来农机产品结构“三多三少”的不合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农机工业生产集中度迅速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下,主要机具进一步向一些生产水平高、产品质量好、企业信誉佳的企业集中。据统计,大中拖前十位生产企业的产品已占到全社会新增量的89%,生产集中度已接近90%。联合收割机前八位生产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已达70%。小型拖拉机及农用车的生产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生产企业的研发力度也得到增强,很多大型企业已经成为产品研发的主体、产品生产的主体、产品销售的主体和产品售后服务的主体,并形成了以这些企业为龙头的一条龙组织体系。
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其一是社会化服务的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近几年各种各样的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农机专业协会、农机经纪人队伍蓬勃发展,使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服务项目已从过去的单一项目向多项及一条龙服务转变与推进。很多农机户成了农机专业户,可为用户提供从种到收的优质专业服务。其二是跨区作业的范围在迅速扩大,领域在不断拓展,跨区作业的范围已从小麦扩大到水稻等作物。
张天佐强调,以上几个方面的变化都体现在结构、质量、效益方面。这些带有方向性、规律性的变化不是自然产生的,其背后有农机系统的正确引导和积极的扶持。可以认为,我国的农机工业已走上一条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引导下企业和农民自主发展的道路。
制约因素犹存
由于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并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伴随着国家扶持“三农”力度的继续加大,农业机械化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但农业部农机化司近日在对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时提醒企业,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柴油价格的不断上涨,造成了作业成本上升,使机耕、机播、机收等农机作业的收益降低;投入力度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尽管各级财政逐年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但是由于农民需求强劲,国家对农机化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尚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还有许多购机补贴项目县的补贴资金只能满足农民20%的需求。
此外,农机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上半年对部分省的购机补贴机具质量督察情况,农机产品质量呈现以下特点:主机质量好,农具质量相对较差;补贴目录内企业的产品质量好于目录外企业的产品质量;农机零配件的质量差;拖拉机等主要农机产品大故障少,但小故障仍然比较多,存在零配件缺货、“三包”服务不够及时等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尚缺乏适合区域特点要求的新型适用的农业机械。尽管近年来用户对玉米、棉花、油菜、甘蔗、薯类、花生等经济作物农业机械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但目前这类产品有的还是空白,有的质量和性能不够稳定,落后于市场需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下半年农机化的发展还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一是由于部分农畜产品价格下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得农民增收的形势不容乐观;二是燃油价格上涨,机手效益下降,使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三是今年一些机手跨区作业效益下降的信号将会放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机化的发展。
为保持我国农业机械化良好的发展态势,白人朴教授认为,下一步应首先推进农机化发展技术路线选择问题的解决。其次要对跨区作业服务方式进行新的选择。再次是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突出的就是油料问题,同时还须进一步加大购机补贴力度以及大力培育、扶持农机品牌,形成品牌效应。
他强调,跨区作业曾经是提高机械利用率,增加机手收入的重要方式,但是今年却出现了变化,机手的收益大幅下滑。所以,跨区作业原来单项的、线性的流动服务将改变,逐步发展成为以农机大户为中心的,半径式的综合多功能服务。
至于下半年农机工业的发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将继续保持全面、快速、协调发展的态势。预计全年大中型拖拉机产销量将超过20万台,增幅近30%;联合收割机产销量将达到10万台左右,增幅约30%~40%;其中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将超过8000台,水稻插秧机产量将达到..2万台左右。全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可提高1.5个百分点,农机化对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
对 脱粒/清选/储运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脱粒/清选/储运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