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其它元器件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片式元件:高技术追逐的“新宠” |
|
http://cn.newmaker.com
8/11/2006 9:35:00 AM
科技日报
|
|
地点:广东肇庆风华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向导:风华公司总裁顾问、风华研究院副院长 李基森教授
片式元件,听起来似乎是个陌生的名字,却在不知不觉间,进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片式元件作为电子元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电子表面贴装技术的生产实施,它的发展已成为电子元器件发展的主流,目前全世界各类电子元器件的片式化率已高达70%%。在各类整机电路中,片式元件和半导体有源器件的数量比例通常在20∶1至50∶1左右。在一些高端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当中,片式元件的比例更高,有时可达到100∶1。
在青山绿水环抱的肇庆,听风华公司总裁顾问、研究院副院长李基森教授引用各种行业最新统计数据以解说他的“片式元件”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自主创新是根本
在国内同行业中,风华集团是唯一一家在核心产品新技术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有企业,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为这个企业不断提供科技支撑的正是10年前依托风华集团而组建的“国家新型电子元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孵化’自主创新成果,让企业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和国际同步,这是中心的基本任务。”李基森教授这样为技术研究中心定位。
据李教授介绍,我国的片式元器件及其材料等起步较晚,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1997年,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下,风华集团新型元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
目前,中心已经发展成为以高容量、小型化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材料的研发为主,涵盖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材料、聚合物锂电池、半导体光学检测设备等多项高精尖技术的研究中心。通过对手机、PC、数字电视、汽车电子等产业的研究,不断地开发新的元件及相关材料,为新一代整机的发展提供配套支持。
李基森不无骄傲的告诉记者,中心通过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用电子材料及关键设备、半导体光学检测设备等,逐渐使我国在该领域摆脱对国外的依赖,使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
消化吸收是特点
重视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是中心自主创新的一大特点。据李教授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风华在国内首次引进美国先进片式电容器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线,开始研制生产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并通过模仿、消化,依托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自主创新研究。目前公司生产的高速编带机、测试机等专用设备基本可以替代进口,成本也比进口低很多。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低温烧结高性能Y5V203瓷料,成功地打入了美国市场。目前公司已形成了5年以上新产品储备、6年以上新产品开发能力,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
与国际接轨,适度超前,注重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研发,是中心技术创新水平始终能够保持在行业前列的根本。李教授以“十五”863项目贱金属电容器研制为例说明这个问题。当时中心以最快的速度研发出贱金属电容器三层镀技术,当外国公司来推销电镀材料时,风华已经在生产中用上了,没有在电镀上形成“瓶颈”。
产业化是动力
产业化是工程中心永恒话题。李基森教授介绍说,通过与依托单位的共同开拓,科技成果绝大部分都能实现产业化。工程中心开发研制的系列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系列片式电阻器、系列片式电感器、系列电子材料、成套电子专用设备等,其产品系列、产品质量、产品技术水平及生产规模均达到国际同类的先进水平,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在谈到工程中心未来的发展时,李教授说,风华集团董事长梁力平曾用5个“成为”清晰表述了中心未来的发展目标:中心要真正成为国内片式元器件领域的原始创新孵化基地;成为推动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助推器;成为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主要载体;成为吸引一流工程技术人才的集结地。
|
对 PCB/其它元器件 有何见解?请到 PCB/其它元器件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