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前9个月国产装载机增售未增收 |
|
http://cn.newmaker.com
10/21/2005 2:43:00 PM
佳工机电网
|
|
今年前9个月,国产装载机产销量突破8万台,估计全年突破10万台已不成问题。但是,近年来国产装载机行业除了数量上的"繁荣",其他方面也再无可以炫耀的了。据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04年装载机行业年销量同比增长31.1%,但销售利润率却由2003年的5.66%降到4.32%,出现了产销量大幅增长,行业利润下滑的奇怪现象。
据了解,早在3年前,年产过万台还是很难实现的目标。但现在,年产过万台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在快速膨胀的市场面前,柳工、厦工、龙工、临沂、徐装先后跨越了这一界限,成为单一品种产量居全球前茅的厂家。然而增产的大好消息并未激起人们多大的兴奋,当利润率下降、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国产装载机企业微不足道的指标时,谁还会对单纯的销量增长而欢呼雀跃呢?在光鲜的数字背后,隐藏着厂家们难言的苦衷: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各个生产厂家的毛利率直线下降,同时应收款、应付款也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经营理念上出了问题,行业地位、经营业绩就是销量,营销成功的标志就是完成销量计划,"营销战"变成了简单的"价格战"加付款条件的优惠。降价对于提高销量来说是条捷径,但结果往往是销量上升、销售利润变薄、销售风险上升。工程机械企业特别是装载机企业,尽管有连续多年的大好机遇,但持续增长甚至供不应求的市场带来的只是销量的大幅上升,却没有为主机厂、配套厂以及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产品质量和性能也没有因为工程建设工期、工地对设备的要求提高而提升,其根本原因在于大部分企业谋求市场占有率的手段更多的是依靠白热化的"价格战"。
在现阶段,国产装载机行业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生存问题,因此企业更应该比以前看重产品的利润情况。市场份额必须和利润结合起来,这才是评判一个企业是否良性发展的标准。国外企业以赚取最高利润为目标,国内企业则多以市场份额论成败。国外企业多以销售额作为统计对象,而国内总把销售量排第一位,这种理念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国内企业对市场销量的孜孜以求。
据悉,在今年9月下旬举行的一次行业会议上,提价再次被众多厂商提起。厂商们在会议期间纷纷表示,当前行业应及时走出盲目争夺"销量第一"的大帽子,静下心来研究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利润的保证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有关专家指出,装载机行业的价格战使得整个行业的效益都不是很好。虽然在今年2月底,通过协会的力量组织装载机产品价格协调会,但仍希望行业的7家名牌企业,能够联合起来倡议"优质优价",从而带动整个行业朝追求质量、讲究效益方面发展。在高度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何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率,是众多装载机厂商们急于破解的问题,早在一两年前,不少企业都把目光放在了国际贸易上。
业内专家认为,影响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的关键在于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出口后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影响了国外用户承接工程的施工周期。这种问题在国内并不难解决,企业得到信息后,带上更换的零部件立即赶往现场,加班加点抢修,及时解决,施工单位只要不影响施工任务也不会过多抱怨。但国外用户不会如此,他们会认为中国产品质量不行,甚至反映到我国相关部门,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有关行业协会在2004年上海(宝马)工程机械博览会之前召开了"加大行业出口力度研讨会",邀请英国工程机械咨询公司总裁及中方首席代表介绍国际市场总体趋势和全球铲运机械市场销量。
随着国际市场对中国工程机械的逐步认同,越来越多的机械制造企业把进军国际市场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装载机国际化进程的起点不仅仅是眼前的效益支撑,更不是过剩的产能释放,追逐量的扩张,而是对质的追求。惟有如此,国产装载机才能真正在国际市场舞台上站住脚,才能真正实现增售又增收的目标。
|
对 装载机 有何见解?请到 装载机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