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展区 > 钻机/掘进机/凿岩机展厅 > 产品库 > 盾构机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钻机/掘进机/凿岩机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再说盾构装备技术的消化吸收
http://cn.newmaker.com 8/25/2011 10:14:00 AM  中国工业报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5
钻机/掘进机/凿岩机展厅
钻机, 潜孔钻机, 水平定向钻, 顶管机, 旋挖钻机,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指出,国家应加强对大型掘进机等重大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的宏观管理,如通过国家资金的投入,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增加消化吸收的资金投入,改变引进技术有钱有力,消化吸收没钱无力的局面;组织产、学、研等方面的科技力量联合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对重大装备的引进,用户单位应吸收制造企业参与,共同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并在消化吸收和国产化的基础上合作开展创新活动,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日本研发盾构技术的时间几乎与中国同步。而如今日本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掌握盾构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日本包括韩国这些工业后发国家,之所以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对工业先发国家的赶超或者是显示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中重要的经验就在于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包括集成创新)做到了极致。它们把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予以强调,再辅以一系列的财税鼓励政策并长期稳定推进,终见成效。

中国装备制造业包括盾构产业要彻底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尽快形成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显然没有捷径可寻,但老老实实学习复制他人的经验总是能够做到的。而从实际效果看,却并不尽如人意。

重引进轻消化的顽疾

随着中国装备制造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在技术引进上就不能有所作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一位人士就指出,目前,任何一个城市地铁项目、引水工程项目、铁路改扩建项目都是受国家控制的,因此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就要对重点施工设备的采购有明确要求。对国内尚不能满足的重大施工设备,可以采取打捆招标技贸结合的方式,引导著名的国外公司与国内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企业进行联合投标,优先选用同意向中方提供核心技术的外国公司的产品。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从中得到关键技术,通过实践逐步掌握核心技术,真正达到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在这方面国内也有过不少成功的经验,比如在电站领域。而在国外也不乏先例,如上世纪80年代末,在英法海底隧道建设中,法国政府就要求美国罗宾斯公司将盾构技术转让给法国法马通公司。

其实,这只是针对引进技术可能性上的考虑,而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

目前,盾构装备产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虽属于高端概念,但企业组织结构极其复杂。各有各的背景,各有各的算盘和想法,很难发出一个声音。在管理上也呈现政出多门,谁叫得响就多吃一口的局面,整个行业未能形成合力。而市场被分割、垄断的局面,无形中削弱了单个企业的话语权,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能力和积极性也构成打击。或许,正是由于这一点,国外企业才能按部就班地实施合资合作布局,而不必以转让技术为代价。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的相关人士则认为,事实上,很多技术我们都引进了,如刀头材质技术、液压传动技术、电气传动控制技术、钢结构设计和焊接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上多作功课,多下力气。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指出,国家应加强对大型掘进机等重大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的宏观管理,如通过国家资金的投入,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增加消化吸收的资金投入,改变引进技术有钱有力,消化吸收没钱无力的局面;组织产、学、研等方面的科技力量联合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对重大装备的引进,用户单位应吸收制造企业参与,共同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并在消化吸收和国产化的基础上合作开展创新活动,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类似的呼吁已经听到很多了,成功的范例也就在眼前。但长期以来,装备制造业包括盾构产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是有着深刻社会背景的。

事实上,在目前社会的价值体系下,根本没有人或者说极少有人愿意持续、大量投入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发展与财富积累过程中,很少看到技术的作用,更多的是不计成本的资源消耗与廉价劳动力在支撑着经济增长。而且,当地产企业家、金融家、股票家盛行并实现财富大量积累时,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是被扭曲的。而这种现象的持续或者是成功的示范效应,必然造成生产企业的衰落。当高利贷、地下钱庄正在对社会生活产生实质性影响时,对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批判就显得苍白无力。据了解,前些年中国楼市的大量资金,有相当部分是来自于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企业利润的投资,甚至是对生产性资金的挪用。有不少企业把工业项目的贷款挪用于房地产开发,以赚取高于制造业的利润。那么,如果现在对产业资本进入高利贷和地下钱庄的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的话,相信结果同样会令人目瞪口呆。如此,由资本的属性所决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投入的消极就很容易理解了。这也许不是绝对的,但影响力无法否认。

从国家发展史上看,大力发展和扶持生产加工制造企业,是最积极、最有效、最可靠的强国之路。政治因素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着经济的兴衰。当虚拟经济发达的国家开始回归实体经济的今天,就很能够说明问题了。

在提倡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条件下,政治决心与政策导向显得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财税金融政策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这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智慧。

两个体系寻求有机合作

盾构机作为隧道施工的重大关键装备,工程建设单位(业主)在进行招标时,大多要求施工单位(承包商)对工程进行总承包,由施工企业自行选择盾构装备竞标;同时建设部制定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以及即将颁布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都明确对于“采购人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的”项目可以不进行招标。因此,施工单位在承接工程后,往往倾向于自己生产或合资合作生产盾构机。这就在装备制造业之外,形成了第二制造体系。

目前,第二制造体系的存在让专业的装备制造企业很是纠结,认为这是专业制造企业产能无法发挥、市场开拓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不过,以记者观点,在政策层面未作出具体调整和改变之前,两个体系之间的强强联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长,进而实现“1A1D2”的效果,要比简单的相互排斥或“老死不相往来”更有意义。

———2010年10月19日,太重集团与中铁装备签订了盾构机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瞄准城市地铁建设的重要机遇,将在盾构机的生产经营上深入开展全方位合作,在太原共同建设盾构机加工制造基地。

———2010年12月8日,三一重工与中建市政签署盾构机联合研发战略合作协议,两大企业将致力于盾构机的研发设计,共同开发地铁市场,特别是北京、长沙等城市的地铁市场。

或许,这只是两个体系组合进入盾构领域的一种探索,如果还无法确定两者之间存在着合作的必然性的话。

盾构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按照不同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量体裁衣”式地设计和制造,每台配置都不一样。国外企业在长期的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针对本国地质条件的设备设计理论、模拟试验方法和系统经验数据,同时也形成了安装和调试的系统技术。某业内专家就认为:德国海瑞克之所以在欧洲市场占有压倒性优势,并在中国市场取得突出的业绩,除技术领先和善于把握机遇外,公司总裁海瑞克是做盾构施工工程师出身这一点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他善于把施工过程中的需求与盾构机械性能紧密结合,能够提供多种不同地质环境下所需要的盾构设备。而国内盾构装备产业化只是近几年才发展形成的,经验积累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土木与机械结合方面。

王梦恕就曾指出,盾构机不是通用装备,要根据地下不同的地质条件,设计不同的机器。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土木与机械相结合,而且以土木为主。也就是说,装备的研制必须以工程为依托、以施工单位为主体,由施工单位提供设计参数,并进行设备的调试和验收。以往中国的企业在研制装备时,往往是制造企业与施工单位脱节,生产出来的设备不能适合工程的需要。要想与国际品牌抗衡,中国盾构机就要制造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这是中国施工装备领域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由此可以看出,在盾构装备的研发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施工的数据库是发展中国盾构技术必要的基础工程。克服以往盾构研制中的无效的重复现象,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在一条前后贯穿的研发与积累的路线上进步。目前,在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铁隧道施工正在紧张进行中,其中也不乏利用目前国际先进的盾构设备进行施工的隧道,为盾构施工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数据。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整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盾构的研发服务,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取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有效促进我国盾构研发水平的提高。

要做到这一点,显然“第二制造体系”的条件得天独厚。

别让核心制造依旧是短板

盾构机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附加值等特点。不过,在国内数十家参与盾构设备制造企业中,真正能赢得高收益的企业寥若晨星。事实上,盾构行业与装备制造业中的机床、工程机械、风电等行业一样,关键配套件成为“吞噬”利润的罪魁祸首,也是自主技术平台难以有效提升的重要因素。

没有丰厚利润就不具备高研发强度;研发能力不足会造成产品同质化;产品低差异化只有靠“价格战”争夺市场,于是,只能是在低效的循环中缓慢上升。眼下,国内装备制造业中绝大多数行业大致如此。

事实上,装备制造业倒金字塔的结构问题已十分突出,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一方面,配套体系能力不足,亟待加强投入;而另一方面,各路资金纷纷涌向终端,造成头重脚轻的失衡状态。如此,以发展主机带动配件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会造成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目前盾构行业就很有代表性。

盾构机由不同部件组成,尤其是对大型轴承有很高要求,此外,主密封、各变速箱机构、液压系统、监控量测元件和系统都需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化体系进行配套支持。以此为基础的技术平台是实现产品集成和优化的先决条件。目前,国内装备制造业在关键零部件的配套能力上差距明显,如主轴承、密封件、液压泵及阀件、机械手、各类传感元件、显示仪表、导向及监控系统装置等,国内市场还很难找到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配套件,只能依赖进口。这也是盾构装备国产化率达到70%后再难提升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核心制造能力不足。

有关专家指出,不仅是盾构产业,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件和关键零部件的水平提高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对盾构机关键部件,如变速器机构、液压系统、监控量测元件等需要分厂家重点进行攻关。只有社会化、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只有尽快培育出一大批“精、特、专”企业,装备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才有可能实现。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潘家铮院士曾指出:发展隧道掘进机,我们必须诚恳地向先进国家学习,积极地开展合作,弄清我们的缺点和问题是什么,不断加以改进和解决,一步一个脚印前进,既不能急躁,更不能无所作为。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只靠购进;既不能只靠行政命令,也不能全靠市场行为,需要两者相结合。

在王梦恕院士看来,国外的某些设备在质量上的确要强于国内产品,但这种差距并不是不能解决的。以前,国外盾构机的刀具要强于国产盾构机,但国内企业通过努力,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从而迅速缩短了国内刀具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并基本替代了进口。

据悉,在盾构机刀具自主技术方面,聊城天工工具有限公司高端起步,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出银钎焊接等核心技术,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研发出各种工程刀具2000多款,刀具质量在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聊工刀具曾在长江隧道工程施工中,因替代德国刀具并有出色表现而名声大噪),已成为工程建设方的首选。目前,天工刀具已在国内20多个大城市的工程项目中使用,产品销售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去年出口货值达1300万美元。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取得更高附加值,只有持续的创新才能维持在技术和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安塞乐米塔尔集团总裁德克·马泰思的这句话对盾构产业颇具现实意义。

别让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在盾构领域,全国产业规划失灵则是另一大被诟病的因素。

董必钦认为:国家应有针对性的制订相应规划,设立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规范的竞争机制,避免重复和过大投入。现在是国内盾构机市场发展的机遇期,国家要控制好发展态势,大力推广和应用“十五”、“十一五”期间的成果。如果任由市场混乱发展,以后的局面会更为尴尬。

事实上,早在2006年就有制造企业,提出实行盾构生产企业资格认定的建议。建议中提出的基本资格和条件为:一是有稳定的、数量足够和经过盾构机专业培训的科研开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有功能较为完善的研发试验和检验设施;企业技术中心为国家级技术中心。二是具有生产各种规格盾构机所必须的大型加工技术装备和检验手段。三是应有世界知名的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应能够提供主要技术和核心技术支持,使企业制造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是有广泛的市场依托。五是企业所在区域拥有强大的集成配套能力等。

但时隔多年,准入制至今没有落实。据悉,《盾构机生产企业技术规范条件》的制定工作已经展开。《规范条件》出台后,相关主管部门将据此组织行业专家对申报企业进行评审,对评审符合条件的企业公示无异议后予以公布。评审结果一是可作为企业招标投标的参考依据;二是可作为重大技术装备进口零部件免税政策的采信依据。

有业内人士认为,要想真正改善当前的现状,就需要上升到国家层面,由政府出台政策或相关条例,保证行业的良性竞争。同时,将“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方针落实到每一级政府机构和每一项大型工程中。类似盾构机这样的设备理应纳入政府采购设备中。在中国市场,应该是中国企业掌握主导权,外方围绕着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而不是反过来。此外,盾构机行业应建立国家层面的“中国全断面掘进机工业协会”社团组织管理模式,通过一个具公信力、影响力、协调力和执行力的行业机构来规范并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这种规范涵盖的内容包括技术标准,也包括竞争模式的规范。避免行业在无序或不健康的竞争环境下“迷失”。

发展的时机稍纵即逝,别让时间在无为中流逝。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盾构机的新闻: more
·[图]北京地铁14号线用大型盾构机在秦皇岛下线 7/19/2011
·北方重工盾构机单笔出口订货额创纪录 4/7/2011
·大连重工4台盾构机将用于大连地铁一号线施工 3/15/2011
·中铁轨道盾构机达先进水平 1/2/2011
·盾建重工产盾构机用于无锡地铁2号线建设 12/19/2010
·大连地铁首台盾构机顺利通过用户联检 11/8/2010
·上海隧道“先行号”系列盾构订单喜人 10/31/2010
·国家“863”计划地铁土压平衡盾构研制获重要进展 10/31/2010
·中信重工土压平衡盾构机大功率减速器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8/10/2010
·盾构机行业虚火上升 自主技术待提高 8/10/2010
更多有关钻机/掘进机/凿岩机的新闻:
·雷沃旋挖钻工法研究见成效 8/12/2011
·阿特拉斯·科普柯推动国防工程施工现代化 7/15/2011
·开拓机械vi型冲击式破碎机专注于矿渣利用处理 5/26/2011
·柳工收购上海金泰51%股权 进军桩工机械 5/19/2011
·山能机械将与山特维克合作生产掘进机 5/19/2011
·北方重工盾构机单笔出口订货额创纪录 4/7/2011
·New names make it easier to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drill rigs 3/24/2011
·大连重工4台盾构机将用于大连地铁一号线施工 3/15/2011
·河北宣化打造钻机制造业航母 3/4/2011
·[图]滨州锻压机械厂BZC-350B车载式水井钻机在非洲苏丹钻井成功 2/9/2011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展区 > 钻机/掘进机/凿岩机展厅 > 盾构机 > 钻机/掘进机/凿岩机新闻

对 钻机/掘进机/凿岩机 有何见解?请到
钻机/掘进机/凿岩机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