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与航天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三大业务支撑中国商用航空供应市场发展 |
|
http://cn.newmaker.com
2/17/2011 10:41:00 AM
Frost & Sullivan
|
|
不同于全球经济在金融风暴过后的缓慢复苏,中国的商用航空产业在这两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并且已经成为了亚太地区最大、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商用航空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科技研发实力的不断提升,目前中国的商用航空产业已经具备了独立设计、开发、和生产一系列高端客机和飞行系统的能力。这些航空产品在航线适应性、安全性、舒适性、使用经济性上可以媲美美国和欧洲的最新航空产品。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认为,中国商用航空产业的繁荣离不开供应市场的发展,没有航空制造业、航空维修业、机型机务培训业这三大中流砥柱的支撑,中国商用航空产业的腾飞也无从谈起。
说到航空制造业,中航工业集团是中国的飞机制造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的龙头企业。下属的200多家成员单位,拥有中国航空研究院和33个科研院所,拥有一大批院士和国家级专家。ARJ-21翔凤客机是中航自2002年立项以来重点攻关的产品,是中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客机。根据机型不同,布局为78座至105座,可以满足“点对点”瘦长航线的使用要求。ARJ-21翔凤客机2008年完成首次试飞,今年1月份完成高寒试飞。千呼万唤始出来,首架ARJ-21今年将投放市场,目前累积订单已超过240架,其中不乏欧美市场的高端客户。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制在2011年转入工程发展阶段,预计2014年完成首飞。研制中的C919整体水平相当于波音737。Frost & Sullivan预计中国航空制造业在未来五年内保持27%-30%的增速,2015年行业产值预计突破1,450亿人民币。在航空制造业上,中航和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建立了一系列广泛的合作关系,包括技术支持和出口定制的机身零部件。
中国的航空维修业自1980年起一直在稳步发展。这一市场的增长得益于中国空中交通和机组数量的增幅高于同期国际平均水平,以及服役时间较长的飞机需要维修和保养。中国的航空维修业吸引了不少国际的航空大公司,主要是因为相对低的维修价格和优质的服务,同时提供的一些附加服务比如技术培训和机型改造。这一产业的主要企业包括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等。Frost & Sullivan预计中国的航空维修业在未来五年保持12%-15%的增速,2015年行业产值将突破400亿人民币。国际合作方面,德国的汉莎航空和中国国航合资成立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对西制飞机机体、结构、飞机发动机及飞机附件的维修和大修,同时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机型机务培训业同样步入一个快速增长期。随着国航、东航、南航整合国内大大小小17个航空公司,国内这三大商业航空公司已经逐渐拥有国内大部分的飞行员团队。尽管如此,国内飞行员的数量仍然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是由于培训飞行员成本高昂,四年本科教育学费高达70万元,这部分费用由签订定向培养协定的航空公司承担,因此飞行员需在签订协议的航空公司长期服役,签署无固定期限合同。目前中国每年培养的飞行员总数为1,400名,而在根据中国2011年到2015年期间即将服役的新飞机数量估算,飞行员供需缺口将高达10,000-15,000名。2009年10月,国内首批37名自费飞行员结业,这些自费飞行员可与民航公司仅签订15年的服务合同。目前,国内培训飞机员的主要基地和机构包括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珠海翔翼、深圳鲲鹏国际飞行学校、以及湖北蔚蓝国际航空学校。随着飞行员需求数量增长和质量的提高,Frost & Sullivan预计机型机务培训市场在未来的五年内将维持17%-22%的增长,这个市场的产值在2015年将超过18亿人民币。
尽管中国商用航空供应市场的这三个细分市场都保持乐观的增长率,然而不可否认,一系列的挑战依然存在。
1.国际商航巨头的挑战:波音和空客依然是国际上最大的两个飞机制造商。中国生产的ARJ-21和C919要想取得国际市场上的成功,必须证明其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上具有国际竞争力。
2.政府监管:中国政府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对商用航空市场进行一系列严格的监管和调控,比如通航企业的资本实力、管理层构成、技术实力、安全性、经营活动等。固然这些监管和调控是必要的,然而单就行业发展来说,这对市场的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壁垒,不利于市场的活力。
3.安全管理:中国航空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航空公司要付出更多努力和成本来确保飞行安全性。客观上来讲,对比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航空公司的管理结构和基础建设有必要得到优化和加强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4.对外来技术和产品的依赖:中国航空市场的薄弱环节是引擎和航空电子设备,目前这一环节依靠国外的技术支持或技术转让来实现。这使得中国航空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存在瑕疵,生产效率没有最优化,而且技术转让并非长远之计。
谈到中国通航的新兴技术,商业流程软件解决方案和风险管理系统目前在国内的商业航空公司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应用。这类软件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进制造商和维修商的业务流程、执行方案,提高运营效率,提高系统安全度,规避操作和财务风险。射频识别和电子标签技术也将在未来五年被国内飞机制造商和维修商全面采用,用于跟踪制造或维修的产品及零部件。超轻型喷气机将被更广泛用于飞行员的培训课程,新一代空中交通系统也将帮助航空公司提高空中交通的效率。材料学、机电学的绿色科技用于提高飞机与零件的寿命与效率,减少飞行中产生的碳排放。
总而言之,中国商用航空的前景乐观。在航空制造业、航空维修业、机型机务培训业这三个细分市场,市场新进入者仍然有机会,也仍然有大量客观的投资机会。随着国际航空厂商将越来越多航空制造的业务投放到中国,以及中国本身航空制造业的崛起,国内航空制造业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将进一步得到提高。ARJ-21和C919的横空出世将对中国航空制造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航空产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需要得到提升和跨越式发展,以减轻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由于这一中国的商用航空产业不断走向成熟,竞争必将加剧,因此市场新进入者以及投资机构必须小心谨慎的制定发展和投资策略,确保引进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有利可图。
供稿:Frost & Sullivan 商用航空咨询事业部
|
对 航空与航天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航空与航天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