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多晶硅铸锭炉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 |
|
http://cn.newmaker.com
12/6/2010 8:43:00 PM
中国能源报
|
|
日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科)48所承担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多晶硅铸锭炉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及《大口径闭管高温扩散/氧化设备》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业内认为,这标志着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关键设备国产化实现重大突破。
国产铸锭炉性能提升
据了解,多晶硅铸锭炉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条前端的关键设备之一,通过硅料熔融后,采用长晶凝固技术铸造成大型多晶硅锭,多晶硅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多晶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业内人士介绍说,多晶硅铸锭炉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对炉子的安全、高效低能、成品率等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也非常高。
中国电科48所在研制过程中,攻克了多晶硅定向凝固工艺技术、高洁净炉膛技术、晶体硅生长系统的热场技术、精密传动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开发出的铸锭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设备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记者了解到,此前虽然国内也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铸锭炉,但在性能指标上与进口产品相比有一定差距。测试数据表明,此次研制成功的铸锭炉生产的多晶硅锭切片后制成的多晶硅电池片光电平均转换效率达到16.59%,超出同类产品0.35个百分点;其中转换效率达16.2%以上的高效电池片达到了88.17%,而进口铸锭炉制成的多晶硅锭切片生产的高效电池片仅为63.99%。
同时通过验收的《大口径闭管高温扩散/氧化设备》项目,攻克了大口径闭管高温扩散最佳工艺技术、大口径长温区高精度温度控制技术、高温炉门自动密闭机构设计技术等关键技术,并建立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型大口径闭管高温扩散/氧化系统与工艺研发及产业化生产基地,实现了光伏产业链中的关键工艺设备国产化和产业化。
多晶硅铸锭炉市场前景好
据了解,世界范围内多晶硅铸锭炉主要生产厂商是美国GTSolar公司和德国ALD公司,两者分别主攻亚洲和欧洲市场,我国国内有6成左右市场被美国GTSolar垄断,国内能量产这一产品的企业屈指可数。目前国内能生产多晶硅铸锭炉的企业除了中国电科48所外,还有精工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京运通、上海汉虹、北京中林、亿贝科技等少数几家公司。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0年晶体硅电池技术进一步确立主流地位,以目前技术细分,假设单晶直拉和多晶铸锭长期分立,低成本、高生产效率的多晶硅电池在中国将成为趋势,国内铸锭炉市场空间前景无限。
江苏华盛天龙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金生表示,伴随着多晶硅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多晶硅铸锭炉的需求量也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按保守估算至2012年,全球多晶硅铸锭炉的市场将达到3000台;如果按照乐观估算,多晶硅铸锭炉需求约6000台。
光大证券分析师研究认为,今年国内多晶铸锭炉安装量约1000台。按照2010年15GW新增装机,光伏市场未来5年保持40%的复合增速,组件产量/安装量之比维持1.5倍,则2015年铸锭炉市场需求将为10000台,市场总量300亿元,复合增速60%。
据业内人士透露,下游硅片厂对多晶硅铸锭炉有品牌依赖,成熟品牌铸锭炉的稳定性、良品率等指标都要优秀;国产设备在技术上的差距则让下游企业望而却步。不过,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位从业者告诉记者,GTSolar每台炉子单价在400万元左右,国产铸锭炉单价在240万元左右,性价比优势明显。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大厂对设备定制化需求强烈。原本占据市场主流的进口厂商,难以提供深入客户的定制化服务。这也为国内厂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国产化瓶颈不容忽视
据介绍,国产铸锭炉设备大多是在消化吸收国外设备的基础上生产的,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在热场设计等关键技术方面已取得突破,在安全性、节能、加热器和隔热笼设计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特色,替代进口设备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同进口设备相比,国产设备具有基本相当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性价比,如果部分目前尚需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如加热器、高温耐材等能够被国内产品替代,则可进一步提高国产设备的性价比。
在业内看来,光伏产业关键设备的国产化,不仅可以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节约大量外汇,还可形成一个新的高技术产品集群,完善我国的光伏产业链,带动国家光伏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不过,我国在光伏设备领域依然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中信建投的一位分析师就指出,首先,部分关键设备仍然无法国产化。多晶硅浇铸炉、线切割机、PECVD等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些设备的单价都在人民币千万元以上,购买者负担沉重。其次,设备与工艺脱节,这造成部分国内客户被迫去购买国外成套设备,同时,设备生产商也无法针对工艺要求及时改进设备。
|
对 太阳能发电 有何见解?请到 太阳能发电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