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公路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万钢详解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思路 |
|
http://cn.newmaker.com
11/13/2010 9:32:00 PM
中国工业报
|
|
记者 管学军
11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第二十五届世界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大会暨展览会(EVS25)上发表讲话,对我国新能源车发展的思路进行了全面解读。
由混合动力、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构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
根据国际电动汽车发展的情况,万钢强调指出:“以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为代表的电动汽车,普遍被认为是未来汽车动力、能源系统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传统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升级的主要途径;纯电动包括插电式深层次的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战略的主流;而燃料电池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制高点。”
万钢还谈到,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是部件系统,蓄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相关辅助系统,是实现新能源车转型的基础和关键。
就电动汽车最终成为受到各国政府支持、主要汽车制造商确立的下一步发展的战略重点,万钢给出的解释是:“各国均认为在所有的驱动技术的创新过程中,电力驱动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未来的驱动方式必然是低耗能、高环保、零排放、低噪音,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同时电动汽车的普及,也会对未来新能源的应用,以及我们社会的交通系统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比如可以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的应用,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可以带来城市规划与道路建设的重大变革。”
各国政府纷纷启动支持电动车产业化政策
万钢介绍说,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将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示范推广的重点。如美国联邦政府出资25亿元用于私人购车的减税;日本政府为电动车购买者提供了补贴和税收的优惠,同时又为充电设施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在德国,政府划拨了1.7亿欧元支持17个区域的示范运行,同时还免除电动汽车五年的税。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21年,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世界电动汽车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取得重大成就
对于过去10年中国电动车的发展成就,万钢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商品化,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在整车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用于中国公共交通运行模式,以及私人用车市场的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平台,掌握了整车的集成技术,骨干企业已经开发出系列化的产品。在关键零部件领域,镍氢锂电池、燃料电池、驱动电机都得到了突破性进展,已经形成了国际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规模。在技术标准和检测能力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35个技术标准,并且具备了车用电池、电机、整车和基础设施的检测能力。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关锰酸锂、铁锂酸锂、电池隔膜、燃料电池交换、轻量化制造等基础技术的研究,正在持续稳定的开展。
第二,电动汽车示范应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了电动汽车规模化的示范应用;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共同推动了公共交通领域的“十城千辆”行动,当年中央财政用于对公共交通系统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这一期间,中国民间资本在电机、电池规模化生产的投资达到了85亿元,有望在明年形成对15万辆电动汽车的配套能力。
在2010年,“十城千辆”示范运行已经扩大到了25个城市,同时有6个城市率先开展了私人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试点。
第三,国际合作成效显著。
我国已经与十几个国家达成了合作协议,或者合作意向。去年签署的中美清洁能源中心的第一批项目即将启动,研发的网络正在构建之中。今年6~8月,科技部与德国交通、环保部签署了共同推动电动汽车研究和示范运行的协议,得到了中德产学研各界响应,也进入了实施的阶段。今年7月,在美国G20清洁能源部长会议上,中美双方共同提出了关于电动汽车示范城市的倡议,得到了德国、日本、法国、英国、西班牙、南非和瑞典等国家以及国际能源署的积极响应。10月,中美和其他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就进一步落实倡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我国在未来发展新能源车方面要做的工作
万钢指出,在发展新能源车方面,我国未来要做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优化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宏观环境,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高科技计划和科技支撑发展的计划为引领,有效地整合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创新资源。完善电动汽车检测等公共创新服务的平台,提高研发投入的效应和技术创新的效率,大力增强原始创新的能力。在开展产业化技术研发,为电动汽车大规模示范提供产品技术支撑的同时,还要加强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的规划,积极部署下一代产品技术的研发。
要注重持续创新能力的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电动汽车长远发展提供后劲。加快技术标准的研究,完善标准体系,科技部将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建立起一套与我国自主研发产品技术特征相匹配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要积极探索新型的、高效的创新模式,来支持产业技术联盟承担科技任务。
第二,要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加快电动汽车的示范推广。科技部将与有关部门一起,加强示范运行效果的监督评价,切实保障示范取得实效。同时,更加突出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将围绕着电池租赁、充电桩的布局与维护等方面开展创新的商业模式。配合电子商务和中国高速轨道交通建设的步伐,在物流供应和汽车租赁领域,逐步开展电动汽车的应用和示范。
第三,要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电动汽车的国际化发展。那些具有示范意义和大规模推广经验的城市,要尽早成为中国提供给世界电动汽车示范运行的平台。
万钢最后指出:“未来的五年,将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也是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的关键五年。我相信,在创新驱动与开放合作理念的推动下,电动汽车的产业一定会快速地成长。”
|
对 汽车与公路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汽车与公路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