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港口设备/海洋工程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船舶出口额大增 行业短板有待补齐 |
|
http://cn.newmaker.com
8/26/2010 2:24:00 PM
中国工业报
|
|
记者 杨红英
据海关统计,1~6月,我国船舶出口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出口额达193.6亿美元,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21.54%,同比增长47.62%。其中,6月船舶出口额为33.4亿美元,同比增长26.93%,环比减少3.3亿美元。
与之相对比,上半年我国船舶进口额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41.27%。其中,6月船舶进口额为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8.39%,环比增加2.2亿美元。
整船、配件出口激增
仔细分析,三大主力船型的出口额合计为156.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1%。其中,散货船占据我国船舶出口的半壁江山,出口额为97.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0.36%。
但从具体船型来看,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有5个。其中,15万吨以下散货船出口额为72.6亿美元,同比增长185.33%;15万~30万吨散货船出口额为24.9亿美元,同比增长325.86%;6000TEU以下集装箱船出口额为24.2亿美元,同比增长44.54%;15万~30万吨原油船出口额为13.8亿美元,同比增长39.27%;10万吨以下成品油船出口额为10.3亿美元,同比下降39.79%。
船舶整机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船舶配套产品出口。
据统计,上半年我国船舶配套产品出口金额为10.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8%;进口金额为22.57亿美元,同比增长3.29%。其中,船配产品出口金额增幅是进口金额增幅的4倍,但贸易逆差达到12.51亿美元。
虽然出口增速喜人,但逆差之大更是触目惊心。以6月份为例,我国船配产品出口金额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4.38%;进口金额为4.38亿美元,同比增长24.95%。
从具体产品出口状况来看,我国共出口了24类船配产品,但是产品结构比较分散,没有占绝对优势的大宗产品。出口金额排在第一位的是其他无线电导航设备,为1.35亿美元,同比增长7.86%;排在第二位的是雷达及无线电导航设备零件,出口金额为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05%;排在第三位的是日字环节链,出口金额为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28%。船用柴油机零件、其他焊接链、门座式起重机及座式旋臂起重机等三大类产品的出口金额也都超过了8000万美元。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4大类产品。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其他卸船机,出口金额为6411.32万美元,同比增长431.92%;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装船机,出口金额为2175.63万美元,同比下降46.45%。
从出口市场分析,我国出口到亚洲市场的船配产品金额为5.56亿美元,居首位,同比增长12.96%;其次是欧洲市场,出口金额为2.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41%;北美洲市场位居第三,出口金额为1.41亿美元,同比增长25.94%。
反过来看,在上半年出口船配产品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有3个省(区、市)。其中,江苏省船配产品出口排在第一位,金额为4.0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1%;上海市排在第二位,金额为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5.23%;广东省排在第三位,金额为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6.94%。这3个省市船配产品的出口金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0.36%。
但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北京市,金额为4271.06万美元,同比增长127.98%;而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福建省,出口金额为4413.61万美元,同比下降38.1%。
由于上半年逆差多达12.51亿美元,因此了解哪些产品大量进口显得尤为重要。
据中国机电商会船舶分会张守淳介绍,我国船配产品进口以船用柴油机为主,金额为12.4亿美元;其次是船用推进器及桨叶,金额为2.88亿美元;船用柴油机零件居第三位,金额为1.28亿美元。此外,进口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还有门座式起重机及座式旋臂起重机、雷达及无线电导航设备零件、其他无线电导航设备、船用舵机及陀螺稳定器、其他导航仪器及装置等11类产品。
出口短板待补
针对当前船舶行业的出口形势,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主办的船舶出口工作会议日前在江苏南通召开。与会专家认为,我国船舶制造业自身存在的短板,将会直接影响今后船舶出口的增长。
专家认为,由于我国船舶在国际高端市场份额占有率低。所以从总体上看,出口产品还是以常规船舶为主,大型油轮、深海钻井平台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比较少,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不到10%,造船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造船强国。这与我国船舶工业长期投入和科研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研发不够,缺乏技术储备有直接关联。
特别是我国船用设备本土配套能力差,造船对外依存度高。目前,我国国产船用设备装船率低,总体不到整船的45%,船用柴油机、船用电子设备等关键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本土配套率低不但影响船舶成本、质量,而且容易延误交付期。
此外国际造船新标准对我国提出严峻挑战。近几年,国际海事组织已经在着手制定实施一系列节能、减排、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国际造船新标准。日、韩等国都把研究新标准,开发绿色环保型船作为其占领未来市场的关键。而我国不少企业和船型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若不加快研究步伐,未来几年不少船厂将面临退出国际市场的风险。
为此,业界人士建议要尽快建立船舶出口聚集区。选择培育一批国家船舶出口基地,作为调整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着力培育若干家具有较强产品开发、制造、营销能力和较高管理水平的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和船用配套设备企业。同时也要完善船舶贸易金融体系,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参与船舶贸易融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安排等金融手段支持船舶企业保订单、拓市场;要建立健全船舶出口综合服务体系。
|
对 船舶/港口设备/海洋工程 有何见解?请到 船舶/港口设备/海洋工程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