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件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中国液晶面板工业报告 |
|
http://cn.newmaker.com
6/27/2010 9:31:00 PM
中国工业报
|
|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路风 蔡莹莹
竞争性企业自主能力的扩张冲动
本研究是探讨中国发展TFT-LCD工业的战略和政策问题。以TFT-LCD(Thinfilmtransistor Liquid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俗称液晶面板)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已经成为与半导体芯片一样重要的基础电子器件,广泛地应用于从手机到电视机的各类产品中——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和移动化使平板显示无处不在。但中国在平板显示器工业领域是落后者,当大尺寸液晶显示器正在全面替换传统CRT显像管的时候,中国作为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全球第一大生产国和液晶电视的主要市场,却主要依赖进口来满足对液晶显示屏的需要。如果不能发展TFT-LCD工业,中国庞大的消费电子产业就只能保持着低附加值组装的性质。
从2003~2004年起,若干中国企业进入了TFT-LCD工业,并建设起5代线(主要有京东方、上广电和昆山龙腾光电)。此后,由于5代及以下世代生产线的产品不能满足电视屏的需要,所以国内各方一直希望能够引进6代以上的所谓“高世代”生产线。但直到2009年夏天,国外企业一直封锁技术,拒绝向中国转让高世代生产线。
2009年夏末“风云突变”——国外企业一夜之间转变态度,争相要在华设厂。在这种条件下,国内出现了一股“液晶热”——各地争相上马液晶面板生产线。根据媒体的报道,各地计划准备上马的7.5代以上生产线一度达到8条(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而目前全球运行的7.5代以上生产线总共也不过12条。国内媒体先是对国外企业愿意在华设厂欢呼雀跃,此后又纷纷对未来的产能过剩表示担忧。这种状况使有关发展TFT-LCD工业的战略和政策问题变得尤为紧迫。
但中国迄今在发展这个工业上并没有明确的战略。由于在这个领域处于落后地位和不发达状态,国内工业界、政府和社会都不太熟悉TFT-LCD工业的性质和特点(这种陌生感因为中国在与该工业关系密切的半导体工业方面的落后而更加严重)。因此,尽管中央政府在2009年初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中把平板显示器列为支持重点,尽管已经有若干中国企业已经进入了这个工业,但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发展平板显示器工业的思路一直含混不清,在规划中也无非是“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的表白,而由媒体所传播的流行性思维仍然是传统的引进生产线观点。更为严重的是,面对目前的“液晶热”,有关部门看上去只是在被动应付——除了最多只批5条生产线的限令,看不出对振兴中国的TFT-LCD工业有什么思路或战略,甚至在是否应该发挥作用的问题上都犹疑不定。这种状况令人不得不质疑我们是否能够抓住TFT-LCD工业发展的机遇。
本研究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全球TFT-LCD工业的发展脉络和中国企业在这个工业中的进展状况为经验证据,提出并讨论有关中国发展TFT-LCD工业的战略问题和政策原则。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2009年夏末触发“液晶热”的直接原因不是市场需求的扩大,而是进入了TFT-LCD工业的中国竞争性企业,开始了基于自主能力的扩张。因此,应对“液晶热”的政策关键不是控制项目数量,而是对两条道路的区别对待——中央政府应该以支持中国竞争性企业扩张的方式来把握这个对中国产业升级关系重大的机遇。
在导论以下的其余部分,我们通过描述中国产业发展实践中的矛盾,为理解中国发展TFT-LCD工业的战略和政策问题提供一个背景,并在这个基础上概括出三个主题,用以指出考虑这些问题的切入点和原则。
技术替代错失良机
对于平板显示技术的重要性,中国工业的决策者和社会公众是从彩电工业遭遇技术替代危机而认识到的,所以我们对中国发展TFT-LCD工业的分析就从这个替代危机开始。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在CRT电视领域通过技术引进建立了“彩电整机—彩管—玻壳”的完整产业链。在这个基础上,较早实现了市场化竞争体制的中国彩电工业,利用劳动力成本低和国内市场大等优势,发展出规模经济,以价格优势赢得国内市场,再进入国际市场,一度在产量和出口量上都名列世界第一。这段发展史曾经被认为是通过“引进技术”发展工业的一个成功范例,也似乎印证了“比较优势论”的正确性——只是维持这种“正确性”必须取决于一个不可能存在的条件:技术不再变化。
但现代工业技术是永远处于变化中的。在进入21世纪的短短几年之后,中国彩电工业就遭遇到一场“创造性毁灭”所带来的危机——以液晶面板为主的平板显示器对CRT显像管的技术替代。平板显示彩电从2003年在国内市场上初露端倪,到2008年在销售量上决定性地超过CRT彩电,前后不过6年的时间,其替代速度之快令中国工业的决策者们措手不及。更严重的是,平板显示器对CRT的替代使中国彩电工业再次陷入对国外供应商的高度依赖:中国曾经花了几乎20年的时间使彩电工业价值链的95%在本土生成,但由于CRT被平板显示器所替代并不得不依靠外国厂商来获得液晶平板显示器,中国彩电工业价值链的80%又再度转移到国外。
技术替代不仅使中国彩电企业受制于液晶面板供应商,并因此而被大幅压低了利润,而且在CRT时代被中国企业压低了市场份额的外国品牌彩电也凭借掌握核心技术的优势再度扩大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这场技术替代使中国彩电工业在过去20多年里发展起来的“优势”顿失。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当平板显示器对CRT的替代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中国工业的某些决策者却作出了不恰当的判断,至少是低估了替代的速度。一位业内资深管理者回顾道:“当时国外很多厂商已经明确一定有新东西替代,不再做CRT时,中国却还在往上冲。”2003~2004年,当外国企业纷纷处理掉CRT电视产品的生产设备时,一些中国企业却把这看作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好机会,继续购入生产线以扩大生产能力,却导致了始料不及的不利后果:——2003年底,国内最大的玻壳生产厂河南安彩集团斥资近5000万美元买下了美国康宁公司余下的全部9条玻壳生产线(此时康宁的电子玻璃业务正全面转向生产平板显示器的玻璃基板),但这些生产线尚未安装完,安彩就已经由于产品市场萎缩而巨亏。
——2004年,TCL集团收购了欧洲汤姆逊的CRT彩电业务,导致集团数年的亏损。
——2004年9月,国内最大的彩管企业彩虹集团投资6亿多元引进日立技术,上马超大屏幕彩管项目(即K线),但始终未建成投产。这个不成功的项目是企业的转折点,导致过重的资金负担(内部员工因此而称其为“坑线”)。
——2002~2004年前后,南京与飞利浦合资的华飞也买下台湾飞利浦的9条旧线。为此华飞曾经大规模建厂房,准备把9条线都装在里面,但只安装了一两条线,需求急剧下降,整个项目就彻底废了。
技术替代风暴摧毁彩色显像管工业
当中国彩电工业陷入困境时,平板显示器替代CRT的风暴则迅速摧毁了中国彩色显像管工业。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立八大彩管厂——咸阳彩虹、北京松下(合资)、深圳赛格三星(合资)、深圳赛格日立(合资)、佛山汤姆逊(合资,并购了东莞的广东显像管厂)、长沙LG(合资)、南京华飞(合资)、上海永新(合资)。但在平板显示器的冲击下,2005年国内彩管行业出现首次行业性亏损,2006年的短暂扭亏被媒体称为是“回光返照”,到2007年则开始走向消亡。
——2007年7月19日,深圳赛格日立彩色显示器件有限公司的最后一条生产线停产(加上当年6月30日宣布停产的3条彩管生产线),赛格日立成为八大彩管巨头中率先宣布全面停产的企业。
——2007年12月,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倒闭,其母公司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选择完全退出彩管业务。
——2008年8月28日,为消除华飞公司继续亏损的影响,华东科技以2亿多元的价格转让华飞彩管20%的股权。网上有消息说,华飞倒闭已经进入倒计时,破产申请已经通过。2010年1月华飞的办公配套及生产厂房寻求招商合作,大部分厂房已经完全退出彩管生产。
——2008年9月北京松下拟定“构造改革”草案,核心内容包括裁掉1000名左右合同工并将6条生产线减少一半。2009年前5个月,生产量减少到500多万只彩管,只有鼎盛时期的一半,亏损的局面已经无法挽回。2009年10月,北京松下停产,松下撤出合资,将其持有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京东方。
——湖南省最大的合资企业LG曙光,从2008年10月17日开始已陆续关闭多条生产线,到月底公司全面停产。到2009年末开始着手大量裁人,有3000多员工待业在家。
——赛格三星董事会在2009年8月31日前全面停止运行CRT生产线。此前,作为国内最主要的玻壳生产商之一,赛格三星每年利润近亿元。但随着平板电视对CRT的逐步替代,CRT订单严重不足。2008年5月14日,赛格三星对外宣布,由于CRT市场的急剧萎缩以及全球彩管企业的结构调整,公司将停止运行所属的CH2池炉及4条生产线。至2009年8月31日,该公司已经全面停止运行CRT生产线。
于是,在2007年以来的短短三四年时间里,中国花了20多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彩色显像管工业就被技术替代风暴所摧毁。尤为需要指出的是合资企业在技术替代过程中的行为:外资先是把其在本国或其他地方原有的彩管生产能力转移到设在中国的合资企业(这是一些中国人产生“国际产业转移”幻觉的原因),继而在CRT市场全面萎缩的情况下撤资而退,从未在新型显示技术方面做过任何努力,留下的只是废弃的厂房和下岗职工。例如,深圳赛格三星的中方高管们早在2003年就意识到CRT市场会被替代,便希望从合资韩方的三星康宁引进TFT玻璃基板技术,但被拒绝。三星后来在大陆建液晶模组生产线时选择单独设立公司,也没有和赛格三星合作。但是,当三星关闭了在新加坡的CRT工厂后,考虑到CRT还有需求,就把三星的全球CRT业务全部收缩到深圳赛格三星,直到拧干了毛巾的最后一滴水后撤资了事。
深圳市一位平板显示专家表示:“那时大家都想以市场换技术,认为让出了市场,技术肯定进来,但实际上我们缺乏一种制度和环境去把技术消化吸收,发展到后来,合资公司的核心部门也被外资公司控制,中方人员始终进不去。”当然,像松下这样比较有社会责任感的著名公司会采取更加体面的做法——在撤资之后,松下提出与京东方在北京松下原厂址立了一个纪念碑,告诉后人双方曾经在此合资过,但也不过如此。无怪乎在中国的“八大彩管厂”中,惟一在新型显示器领域做出努力的企业恰恰是没有合资的彩虹集团。
反思传统技术政策
技术变化本来是现代工业发展中的常态,个别企业因技术变化而发生兴衰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但在平板显示替代CRT的过程中,包括核心元件工业在内的整个中国彩电工业却完全没有应对能力,沦落到必须再次依赖从国外“引进技术”才能维持生存的境地。如此规模的工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不能不令人深思。为什么曾经在规模上堪称世界第一的中国彩电工业面对技术变化时是如此的无能为力?为什么中国工业的某些决策者不但没有预见到显示技术的替代威胁,甚至在替代风暴已经显现之时,仍然在CRT产品领域扩大对生产能力的投资?为什么中国没有企业在彩电工业遭受技术替代之前就进入以TFT-LC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工业?思考这些问题不是在纠缠历史,而是为了汲取教训,而这些教训对未来如何发展中国的显示器工业是重要的。
中国彩电工业遭遇到的技术替代危机再次令人不得不反思传统的技术政策。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工业发展的技术政策上形成了一个“三段式”的方针,可以表达为一个因果关系的逻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国产化—→达到自主开发。中国工业——特别是由政府主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基本上都执行了这个方针。经过30年的实践,实行这个“三段式”方针的结果在各个工业因技术特点和市场化程度不同(市场机制和不受政府主导的竞争性企业)而存在差异,但仍然可以归纳为三种典型的情况。
第一,在有的工业中,中国企业成为外国技术供应企业的依附者——典型的是轿车工业。中国轿车工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走上合资道路,通过合资“引进”外国企业设计的车型,进行“国产化”的生产。但是,尽管官方政策目标始终宣称要自主开发,在组装外国车型的国产化生产和自主开发之间却始终横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且越来越大。只是在最近十年间,随着市场开放而在“体制”之外出现了自主开发企业——一个违反了“三段式”政策体系的事件——之后,中国轿车工业才出现了走上自主开发道路的可能性。
第二,在有的工业中,中国企业成为主要角色——典型的就是彩电工业。与轿车工业不同,彩电工业较早地形成了竞争性结构,致使那些能够通过生产和管理上的创新而利用成本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的中国企业成长起来(除了海信之外,今天主导了这个工业的龙头企业——长虹、康佳、创维、TCL、海尔等——都不是80年代的所谓彩电“定点企业”)。尽管这个工业一直在“核心技术”上没有完全摆脱对国外的依赖,生产终端产品的中国企业也仍然在90年代中期之后赢得了市场的主要份额。但是,正如彩电工业遭遇替代危机的事实所表明的那样,即使是在中国企业能够占据主要角色的工业,一旦遇到重大的技术变化,它们就会陷入困境,甚至回到原点。
第三,在比较罕见的个别工业中,“三段式”的路径较早地就被“意外”事件所打破,致使该工业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轨迹——中国电信设备工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中国的电信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而当时的国际主流电信技术正在转向程控交换。主管部门同样遵循“三段式”方针,经历了大规模进口国外程控交换机(所谓中国电信业的“七国八制”时代——从七个国家的八个企业进口了八种制式的程控交换机)、合资生产(以上海贝尔为代表)以及模仿开发等阶段。当这个工业仍然沿着“三段式”道路蹒跚时,业外的解放军郑州通信工程学院却于90年代初开发出中国第一个万门程控交换机——04机,并从1994年开始大量进入市场。发人深省的是,04机不是“技术引进”的结果,而是计算机研发项目技术能力向通信技术的“溢出”,其开发团队的知识和能力起源于中国军方在上世纪70年代进行的大型计算机研发项目。04机的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直接导致了“巨大中华”(巨龙、大唐、中兴、华为)的崛起,打破了“三段式”路径,致使电信设备成为中国工业中一个罕见的技术研发密集型工业。
阅读坐标
第一章导论从彩电工业遭遇技术替代危机看中国技术政策的教训
无论三种典型情况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中国工业发展的实践都充分证明了一个重大主题——主导了30年中国技术政策思维的“三段式”逻辑存在问题,理由有二:
第一,“三段式”政策完全忽视了自主研发对于学习外来技术的关键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的后进国家,不仅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都存在着吸收、利用和“引进”外国技术的需要,但“三段式”思维从政策上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规定为惟一的技术来源,同时却没有对自主开发的要求和鼓励,其实质是以为可以通过购买和使用就会自动掌握“技术”。30年的实践证明,没有一个中国工业能够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国产化”的阶段走到“自主开发”的阶段,其原因不是出在是否需要引进外国技术上,而是出在放弃自主开发上。自主开发的能力只能在自主开发的实践中生成和成长,不可能在使用外国技术的过程中获得,也不会是引进的直接结果。
第二,“三段式”政策完全忽视了技术变化的可能性和常态性。这种政策思维暗含着一个前提:外国的技术一定先进,而中国的技术一定落后。因此,“三段式”政策的全部内容就是以引进现有的外国技术作为发展工业的途径,并以实现对这些技术的国产化作为政策目标,却从来没有给技术变化以及如何应对技术变化留下思考和政策空间。这种思维从政策上就排除了中国工业通过技术创新进行竞争的选择,而把价格和成本的竞争当作惟一的手段——静态“比较优势”。但正如熊彼特的著名论断所言:“在资本主义现实中,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竞争(即价格竞争——引用者注)起作用,起作用的是来自新商品、新技术、新供应来源、新型组织的竞争(即创新竞争——引用者注)——它主宰着成本或质量的决定性优势,它所冲击的不是现存企业的边际利润和产量,而是它们的基础和生命。这种竞争比起另一种竞争更有效力,就像大炮狂轰与徒手推门之间相比……”(Schumpeter,1975/1942,p.84)。因此,中国彩电工业遭遇技术替代危机的经验,无非是从又一个角度证明了“三段式”思维及其政策存在问题。
“三段式”政策的逻辑是直线式思维,其要害在于把技术看作是可以在不同主体之间自由移动的物品,无视技术能力只能来自学习过程,并因此而排除了自主从事产品和工艺开发对于掌握技术并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作用,反而因为看不到自己能力成长的前景而产生了只能跟随的宿命错觉。
总结历史教训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这些教训对于今天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政策和战略是关键性的,决定着中国发展平板显示器这种高技术工业的前途。必须指出,虽然彩电工业遭遇的技术替代危机已经使发展平板显示器工业的重要性得到普遍共识,但在今天关于如何发展TFT-LCD工业的问题上,经过媒体放大并广泛流行的看法仍然延续了“三段式”的思维,具体有几种表现形式:
——一种很流行的看法是把中国发展TFT-LCD工业的希望寄托在国外转让生产线(最新的说法是“高世代”生产线)甚至国外企业在华设厂上。这种看法与当年主张通过“引进技术”发展轿车和彩电工业的思路没有什么本质不同,所以它也仍然不能解释从购买生产线转变成为主动参与技术进步的机制是什么。
——有一种看上去与上述流行看法截然相反的“激进”看法:因为境外企业不可能把最先进的技术转让给中国,所以引进(任何一代)生产线都必然意味着落后(未投产已落后两代半)。虽然这种“愤世嫉俗”的看法最后会说一句“自主开发”,但语焉不详,并没有指出在平板显示技术的源头只能来自国外的条件下,中国发展这个工业的现实途径是什么。
——还有一种看上去是“跨越式”的观点:由于TFT-LCD工业已经成熟,所以中国已经没有赶上或可以通过引进来满足眼前需要的希望了,中国应该跨过TFT-LCD的阶段去发展更新的显示技术,如LED或OLED什么的。
但这种看法完全忽视了技术进步的产业基础,忽视了缺少TFT-LCD工业基础也不可能在更新的显示技术获得成功。
上述三种看法,无论从表面上看存在多么大的不同,却有着对“技术”的共同理解——把技术等同于有形设备或产品(如液晶面板工业的生产线),并因此而在思维中缺失了“能力”、“学习”、“知识积累”等对于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它们都仍然不过是直线式思维的不同表现而已。
面对TFT-LCD这样技术进步速度极快的工业,如果在其发展上采取直线式思维,就会导致政策思维的混乱。这些混乱在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中比比皆是。例如,一家媒体在报道“液晶热”时称:“跳出低世代生产、布局高世代项目,已是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及彩电业升级转型的目标”。显然,这个说法把“低世代线”和“高世代线”截然分开,好像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却无视两者之间的技术一脉相承。其实,这个说法只不过反映了中国只能依靠国外转让生产线的看法:由于中国企业拥有的“低世代线”的技术水平不够,所以发展这个工业仍然只能寄希望于国外企业转让高世代线。
摘编自《战略与能力———把握中国液晶面板工业的机会》课题报告
|
|
|
读者评论:共有条评论,
查看全部新闻评论
贴吧 |
| |
· | 佳工网友 稀土
(Email)
于9/6/2011 11:08:00 AM评论说:
| | 技术进步是第一位的,考虑到今后我们自己的能力,现在更不应该流失稀土。眼前的资金是暂时的,只有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笑到最后。(电话:18017217228)
|
· | 佳工网友 甄广宁
(Email)
于11/3/2010 8:14:00 AM评论说:
| | (电话:13053895400)
|
对 显示器件 有何见解?请到 显示器件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