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开关电源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锂产业:问题重重的朝阳产业 |
|
http://cn.newmaker.com
11/18/2009 1:41:00 PM
中国产经新闻报
|
|
大量的企业蜂拥而至,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利润率急速下滑,“目前的利润相当微薄。”而据记者查阅到的资料显示,在短短几年中,该行业的利润已经从以前100%的暴利降到了5%的微利。
泡沫初现
“在深圳一地,就有几百家生产企业,全国来讲,应该超过1000家了。”曾志明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虽然锂电行业刚刚发展没有几年,但是发展速度超乎想象。
曾志明就供职在北京安华联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睹了这个新兴的行业从产生到发展之后又迅速陷入混乱的全过程。
北京安华联合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行业里也算是比较大的企业了,号称是国内技术最好的磷酸铁电池生产制造厂,主要开发、制造和销售新型锂铁动力充电电池、锂离子充电电池及其附属产品,广泛用于电动车辆(EB/EV/HEV/PHEV)、电动工具、太阳能、UPS、数码产品等,产品出口到欧洲、北美等。
但目前,北京安华联合同行业中绝大多数的企业一样,都在共同感受着行业发展混乱的痛苦。
如果以1992年索尼公司将锂电池的商业化视为这个行业的起点算起。接下来成立的上千家企业中,则有相当大比例的企业只是投入50万元左右资金、招来10多个员工、租赁一个办公场地,甚至连一些起码的生产设备还未购置完成就仓促上马。
“这些企业的不规范操作,直接导致了产品利润的下降,目前仅有少数的高端企业由于拥有稳定的客户得以健康发展。”曾志明感叹。
“2007年之前,很少有人意识到磷酸铁锂大有可为,但现在生产磷酸铁锂的企业超过100家。”天津力神副总裁许刚在对媒体谈到行业的激烈竞争时也表示。“真正做得不错的企业屈指可数。”
技术拦路
按照产业链,锂电池分为电池成品和电池材料,电池材料又可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质。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锂和磷酸铁锂都属正极材料,为锂电池技术的核心;负极材料则以石墨、固体碳粒为主;在正负极中间是电解液和隔膜。
而现状则是,无论是锂电池生产商还是电池材料生产商,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都寥寥无几。
“行业最主要的问题还不是竞争无序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其实是价格和技术。”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机构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分析师Linda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中国锂电池行业的技术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据了解,目前各国厂商也在加大对锂电池的研究和应用,但锂电池大电流易爆炸等问题依然尚未解决,而中国厂家在这方面的水平更为落后。
比亚迪是行业内发展比较快的企业,在技术上相较于同行也更有优势。但比亚迪宣传的技术优势其实并没有获得所有同行的认可,曾志明就认为比亚迪的锂电池技术并无新意,与美国同类产品相似。
一直关注锂电池行业发展的风投业人士陈秋东也注意到了该行业技术水平较差的问题。
陈秋东指出,国内磷酸铁锂材料还没有出现一家标杆企业,每家做的材料性能都是半斤八两,要做出一般的水平并不是难事,但要把这个材料做好(尤其是看加工性能、稳定性以及高倍率放电性特性)的确不易。
资料显示,国内有天津、山东、浙江(嘉兴、湖州、金华)等地的数家电池大厂投入巨资做锂电池材料,结果都无疾而终,主要还是技术问题解决不了。陈秋东指出,这跟找技术合作方有很大关联。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很多技术仅仅是实验室技术,离产业化有很大差距。实验室做出来的材料性能很优异,但到了中试阶段就会遇到很多麻烦,即使勉强过了中试关,到工业化量产阶段,暴露出的问题会更大。并且,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
Linda指出,除了技术,动力锂电池价格较高也是阻碍其迅速市场化的关键因素。
举例而言,一块电动自行车用的锂电池价格在1500元左右,而目前一辆电动自行车的总价也不过2000元左右,因此,目前的电动车装配的多是铅酸电池。
“价格高的原因主要是产量小,没有规模效应。如果能成规模地生产、销售,这种成本的下降会很快的。”
殊途同归,价格高昂的最深层原因仍然是技术的不成熟,从而导致了生产销售的局限。
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5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提供了所需电池,其技术在行业内算是相对成熟的,即便如此,其总经理其鲁也承认,“锂电池的技术合成仍是一个难题”。在稳定性、生产一致性以及使用寿命方面,锂电池的技术仍有待成熟。
群雄逐鹿
群雄逐鹿,究竟怎样的企业会胜出?
一句话,技术为王。
谈及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曾志明仅仅说了两个字:“创新”。指的自然是技术的创新。
Linda指出,走到最后的企业,一定是解决了价格问题和技术问题的企业。
技术之外,陈秋东考虑得更全面,他总结了三要素:成熟的技术、强大的资金和优秀的执行团队。
陈秋东指出,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都不能缺少。没有成熟化的技术,必然制约发展的速度,如果停留于实验室技术,至少起码还得2-3年的摸索,再则技术和人才是密不可分的,毕竟磷酸铁锂材料和电池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行业也没有统一标准,设备、原料、工艺等等现实问题都需要靠人去解决。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即使材料制造出来,相应的产能或管理跟不上,就会失去与大客户的合作机会,对团队关键技术人员激励不够,就会导致人力资源流失。没有优秀的执行团队,再好的技术也产生不了价值,这里所谓的执行包含了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品质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对于初创的企业这些都是很大的挑战。
不过,企业的胜出离不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正如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其鲁所言,“我最关心的是,这个行业何时可以规范起来。”
|
对 电池/开关电源 有何见解?请到 电池/开关电源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