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ERP/制造业信息化展区 > 企业资源计划ERP展厅 > 产品库 > 企业资源计划ERP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企业资源计划ERP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SAP公司收购BO后 整合之路仍需谨慎行事
http://cn.newmaker.com 8/29/2008 6:22:00 PM  佳工机电网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1
企业资源计划ERP展厅
企业资源计划ERP, 供应链管理SCM, 客户关系管理CRM...
2007年10月,SAP以68亿美元收购Business Object(以下简称BO)。在收购BO之前,SAP收购行为一般都是为一些独特技术而吸收一些小公司,而这次收购BO是个大手笔,随之而来的整合工作的难度也可想而知。

组织架构是独立还是混合

在SAP中国研究院总裁芮祥麟看来,未来全球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趋势将是几个大公司占主宰地位,而小公司就如夜空中的繁星,比较耀眼闪亮的会被这几家大公司收购,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型公司应该不会有太大的生存空间。

众所周知,发生并购后,两家企业之间组织架构的调整工作是初步的,并购后处理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保持被并购公司组织架构的独立性,即原组织架构中的部门设置、人员安排基本保持不变,在财务报表上两家合并;另一种就是从上到下的融合、整合,双方的员工在混合洗牌后重新安排。

目前,SAP收购BO的整合策略是组织架构基本独立,BO以独立业务单元运作,品牌和销售保持相对独立,产品线并行,只是在具体重合的产品上,互补后形成合集留存。这样的策略在短时间内不会凸显太大的成效,我们拭目以待这次整合后续的执行。

芮祥麟表示,其实,收购之后SAP会保持BO组织架构的独立运作,不想破坏BO的现有架构,会小心整合,整合策略是要采取渐进式的,而不是地震式的、震撼性的整合。芮祥麟说:“其实,在企业运营层面的IT、财务、后台管理的整合是相对容易的。”

BO大中华区副总裁暨总经理Melissa Ries曾表示,BO虽已被SAP并购,但会以SAP旗下独立业务单元(independent business unIT)的形式运作:会有自己的销售团队、研发中心乃至地区办公室编制。

不过,SAP是否真的打算让BO保持独立运作,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近来BO台湾分公司全体员工被要求由原信义区办公室搬迁至SAP在民生东路的办公室,这说明了独不独立仍可能存在变数。

产品线是并行还是吞掉

在谈到并购后具体产品线的整合时,芮祥麟强调,这次的产品整合并不是要将BO的产品整个消失,并入SAP产品中,或者是将SAP的BI相关产品直接消失,并入到BO产品中,而是希望在两个产品线平行发展的情况之下,再去协调双方的冲突点,在市场上形成互相促进的合集。

近期有位CIO在其博客上做了如此论述:SAP的ERP套件R/3中已经包含了BI模块BW,不过BW主要强在与R/3的整合和数据分析上,前端展现相对较弱,以前SAP也是向客户推荐BO的前端展现工具。SAP收购BO之后,大大增加了其前端展现的能力。不过,两家产品的设计思路不同,BW模块是在ERP产品体系结构下进行的产品延伸,是从业务流角度设计,而专业的商业智能软件提供商BO则是通过数据建模体系进行设计。在技术体系结构不同的情况下,两家产品整合会不会存在问题?说到本质,两者整合的难度是在如何取舍交迭产品。是将BW模块全部去掉,还是保留部分功能;BO的产品是全部移植到SAP产品上还是部分移植,部分移植后,如何进行平滑融合?

这番论述与SAP中国研究院总裁高级技术顾问李勇的观点不谋而合。在李勇眼中,这次并购是互补的并购,SAP之所以买BO,从技术角度来讲是SAP要在业务用户(business user)方面做得更强,发挥BO的优势。SAP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用户群和产品优势,其产品适合中国的大型企业,管理至上、配置灵活,而BO关注的是企业级的数据整合和数据挖掘,其数据展示层非常优秀。SAP要从ERP领域向BI领域扩张,BO应该是其不二选择,以便整合后双方的客户群都能简便地使用对方的产品,增强其产品功能。

具体到产品线来说,对于Crystal Report(水晶报表)、Xcelius(BO的前端工具之一)等主要产品线,双方要在并行的情况下互相促进,形成合集。李勇介绍,SAP不会破坏BO产品的完整性,产品线的整合采取的是并行进化的策略。李勇说,他从SAP的BI与BO未来5~10年的产品线路图中看到,其实现有产品未来都会存在,都会有用户,而两者重叠部分的产品会有一个胜出。比如在财务性能管理方面,SAP的产品更具优势,那么就会以SAP产品为主导,再把BO的好的方面结合进来;而在水晶报表方面,SAP做前端报表并没有BO那么强,那么BO的水晶报表会被植入SAP的各种各样的产品里面去,成为一个通用的报表工具,这样对客户来说拿到的就是一个即时可用的完整的解决方案。

这种整合其实已经有了一定基础,BO一直是SAP做报表的最大的合作伙伴。李勇介绍说,多年前就已经有BO的一个团队坐到了SAP德国总部与其研发团队一起进行合作开发,有很多SAP的客户是用BO做其报表的。而另一方面,也有很多BO的客户是SAP的潜在客户。这样说来,两者的集成早就在做,双方其实一直在进行从架构到产品的整合。

但说是一回事,做起来是另一回事。实际的执行情况也许不会如预想得那么顺利。2008年7月初,SAP将BO的在线产品支持服务切换到自己的系统上。但当时,BO的一些客户却无法访问SAP的在线支持。BI与数据仓库专家John Sanzone说,这不是他期待的服务。SAP的一位负责人说,在进行切换前,SAP已经通知了所有必须通知的客户,并表示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扭转这一局面。

另外,在品牌市场方面,针对品牌和销售是取而代之还是合二为一,Melissa Ries表示,BO的产品会有70%卖给非SAP客户,因此仍会继续产品在技术上的开放性和各种平台、资料库保持相容,不会只强调SAP。不过,IDC的企业应用资深分析师薛如珊则认为,既然是合并,各卖各的还不如把资源整合运用来得有益,只就销售来说,把SAP与BO的销售人员完全分开,就不如一起合作。

链接:BO将在 SAP TechEd重磅登场

技术盛会SAP TechEd是 SAP全球技术研发者大会,它面向广大SAP客户、合作伙伴、顾问、软件技术人员以及架构师等人群,旨在为他们提供最新知识、技能和与专业人士交流的平台。作为第二届在中国召开的技术大会,SAP TechEd 2008将于2008年11月5日至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据悉,BO在TechEd上会占有相当份量,在中国举行的本次技术大会上将有10%的讲座时间留给BO,由专家来介绍BO产品包括Crystal Report、Xcelius等,以及BO产品与SAP现有产品的结合与发展路径图。

另外,在本次大会最吸引人的环节——实践操作课程(Hands-on Session)中,三个实践操作课程中会专门给BO开一个实验室,安排大量针对Business Object的Hands-on-Session,让大家了解其产品特点,并动手尝试操作。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新闻: more
·[图]尤大江 北京艾克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4/20/2010
·管理软件视弹性管理如“烫手山芋”? 8/28/2008
·SaaS型ERP进入大型企业仍有待时日 8/28/2008
·中华网发布新版罗斯企业管理解决方案6.3版 8/28/2008
·打通ERP与电子商务 SaaS让管理移动化 8/27/2008
·助力制造业信息化,天剑力推精益化管理方案 8/27/2008
·成都机车将采用金蝶K/3生产制造解决方案 8/27/2008
·中小企业ERP需求最大 SaaS降低进入门槛 8/26/2008
·SAP面向所有用户推出新一代企业支持服务 8/18/2008
·Alcan特种包装公司用ERP系统管理全球业务 8/12/2008
更多有关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新闻:
·北京商能呼叫中心CRM系统走进鑫方盛集团 4/12/2010
·管理软件视弹性管理如“烫手山芋”? 8/28/2008
·SaaS型ERP进入大型企业仍有待时日 8/28/2008
·Salesforce第二季度业绩创纪录 年收入过10亿美元 8/28/2008
·管理型SaaS与工具型SaaS融合趋势加快 8/27/2008
·打通ERP与电子商务 SaaS让管理移动化 8/27/2008
·助力制造业信息化,天剑力推精益化管理方案 8/27/2008
·成都机车将采用金蝶K/3生产制造解决方案 8/27/2008
·中小企业ERP需求最大 SaaS降低进入门槛 8/26/2008
·Infor Software Helps Companies Green Their Supply Chain 8/25/2008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ERP/制造业信息化展区 > 企业资源计划ERP展厅 > 企业资源计划ERP > 企业资源计划ERP新闻

对 企业资源计划ERP 有何见解?请到
企业资源计划ERP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