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转向/制动系统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DCT自动变速器技术能否一枝独秀? |
|
http://cn.newmaker.com
8/18/2008 8:22:00 PM
佳工机电网
|
|
最近,行业中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事件。起因是由国家发改委鼓励、牵头组织的国内约十家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破天荒地成立了一家以DCT(双离合器变速器)产品为纽带的中中合资企业“中联发实业公司”。未来的技术产品,将提供给参与这家合资企业股东方各自的变速器配套供应商。由此看来,这个企业实际上是一家二级配套供应商。有意思的就是这样一家尚未完成手续的中资二级零部件供应商,却意外惹怒了众多行业专家和某些协会,甚至重扣了“跟着跨国公司指挥棒转”的帽子。
是不是因为DCT技术不好呢?可以肯定地说,答案是否定的。在变速器的四大流派(自动变速器、无级变速器、手自一体变速器,以及DCT变速器)中,DCT相对其它三种变速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节能、舒适性好、可靠性强和投产成本低。但难道真如一些专家所说,这是被跨国公司所左右吗?这种指责似乎是似是而非的。为什么跨国公司的技术就不能买来用呢?我国汽车工业中所应用的跨国公司技术难道还少吗?这不但没有影响反而加快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保护知识产权也是国际游戏规则。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摆得上桌面的理由呢?这恐怕只有那些反对者心知肚明。
十家自主品牌企业共同组建了这样一个中中合资企业,其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最迅速地在高起点基础上,实现该产品的规模经济,同时提高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技术含量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曾记得,约在1995年的时候,为了发展电喷发动机成立了一家“联合电子公司”。当时也是由国家牵头,并希望国内三大企业共同参与合资组建。但当时各企业对市场经济、规模经济认识不深,热衷于自己搞自己的,所以国家的这个良好愿望未能实现。时至今日,人们终于认识到了这一点。“中联实业发展公司”就是进步。
其实,持不同意见者根本不用急着反对。不是有一条要适合中国国情吗?那么谁最懂得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呢?答案也只有一个,是企业。就让自主品牌整车企业自主决定采用哪一种技术流派的变速器。他们或许会把最终决定权交给市场。
专家解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向阳
首先,DCT只是自动变速器技术中的一种,技术上有优点也有明显缺点。DCT结构非常复杂,技术难度很大。对于DCT可以沿袭手动变速器技术的说法,徐向阳指出,DCT与手动变速器共通的零部件只是齿轮、轴和箱体等机械部分,这些AT其实也可以用。DCT的核心部件双离合器模块和液压控制系统,与手动变速器相比完全是两回事。如果要说与手动变速器最相近的自动变速器,应该是AM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只要在MT(手动变速器)基础上,加装一套自动换挡的电控系统就可以。但是,就是这套电控系统,国内企业钻研了这么多年,依然没有真正实现产业化。
其次,汽车企业成立联合公司开发DCT,是与博格华纳合作。博格华纳是否能够将核心技术转让给国内企业是未知数。整车企业市场换技术的经验教训应该吸取。而且,与整车不同的是,双离合器模块目前仅博格华纳掌握核心技术,根本没有选择性。如果得不到核心技术,依然由博格华纳控制双离合器模块的生产,那么DCT大部分利润将被博格华纳获取。
徐向阳认为,DCT、AT(液力自动变速器)、AMT、CVT(无级变速器)都有各自优点,也有各自适应的市场,单纯说支持发展哪一种是不合理的。只要是新技术,只要具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国家都应该予以扶持。
此外,徐向阳还特别指出,上汽和一汽对于开发DCT非常热心,是因为他们都已经上了DCT项目,尤其是上汽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应该注意到,目前在国际上主要是德国大众在推DCT,而上汽和一汽都是大众在中国的合资方。他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在做决定时,应该听取多方意见,避免被跨国公司完全控制技术的主动权。
|
对 传动/转向/制动系统 有何见解?请到 传动/转向/制动系统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