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镰刀“下岗” |
|
http://cn.newmaker.com
8/9/2008 11:19:00 AM
佳工机电网
|
|
镰刀与链架,木杈、锄头、铁锹一样,是俺农民干活的主要农具之一。说句心里话,农民爱护农具就像工人爱护机器一样。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许多使用上千年的农具都开始被农业机械所替代,镰刀也是一样,对于绝大部分农活来说,镰刀已经完全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处于“下岗”的状态。正因为如此,在俺的农具库房里,各种样式的镰刀也就成为俺心爱的收藏品,成为共和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见证。
俺不到14岁就开始下地干活,在庄稼地里已经干了近40个春秋,用过的镰刀足有十几把,每把镰刀都能讲出一段动人的故事来,在俺珍藏的镰刀中,记载着俺昔日在田间劳作的身影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变迁,在这些镰刀中,俺最心爱的有4把。
第一把叫“草镰”。也就是割草的镰刀,那还是上个世纪的60年代,俺家人口多,一年辛辛苦苦下来,一个工才两毛钱。为了养家糊口,母亲特地花3毛钱让村里的刘铁匠打了一把草镰。从此,俺就早出晚归,割上青草到附近的车马店里去卖。尽管1斤青草只能卖四五厘钱,可俺那时年轻,身体也不错,一次也能背上百十斤,总能卖个四五毛钱。就这样,在那困难年代,俺靠这把镰刀养活了全家4口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人也想割掉这挣钱的“尾巴”,可俺“根正苗红”,也没把俺咋样。一直到1978年,村里搞土地承包,自己家从生产队分回了一头骡子,仍用这把镰刀割草饲喂,直到1984年家里买回“小四轮”,“绝大部分”农活都被“小四轮”所替代,“草镰”才光荣退役,虽然刀刃已磨掉三分之一,但俺仍精心收藏。
第二把叫“麦镰”。在分田到户以后,俺农民有了种地的自主权,第一次扩大了小麦种植面积,便托人从河南买回一把名牌“麦镰”。这把镰刀果然厉害,家里种的5亩小麦,只用3天就能割完。分田后的第四年,俺首次被评为乡里的劳动模范,乡政府又奖给俺一把镰刀。近几年,俺家的小麦也和乡亲们的一样,靠“南征北战”的联合收割机来收割,“麦镰”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完全“退役”。
第三把叫“长镰”。就是专门割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的镰刀,镰把较长。人们可能就这样,细粮吃多了,想吃点粗粮,这两年,乡亲们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每年收获玉米后,收割秸秆还成了一件大事。可仅仅几年时间,我们市又全面推广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只要把玉米棒子收回家,那一片一片的玉米秸秆还会用大型拖拉机翻入地下,既解决了秸秆收割的忧愁,又改良了土壤,你说这“长镰”还有啥用,只好作为收藏。
第四把叫“韭镰”。近两年,俺家也开始由单一种粮改为多种经营,建起蔬菜大棚,种了1亩韭菜。由于讲究科学种田,又会把握市场信息,那1亩韭菜当年就收入近万元,俺家的小日子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是越过越红火。
不怕大伙笑话,前些日子,家里为镰刀还闹了点不愉快。乘俺不在家时,老伴把那十几把旧镰刀一块卖给了收废品的,还是俺硬把那些“宝贝”给追了回来,并且给每一把都贴上了标签。俺要把这些记载着共和国农机发展印迹的镰刀世代保存下去,让娃们永远记住镰刀的故事,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更为可喜的是,地方政府也从文物的角度出发,开始收藏犁、耧、铁轮车等农具,好让子孙后代有地方去看一看农民的生产方式与农业机械化所带来的变革,去回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山西省原平市新原乡南滩村农民曹申义)
|
对 收获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收获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