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粉末冶金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成本暴涨 中小钢企面临新一轮洗牌 |
|
http://cn.newmaker.com
7/23/2008 8:15:00 AM
中国工业报
|
|
7月4日,宝钢集团宣布,其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就2008年度粉矿和块矿基准价格达成一致。据相关协议,必和必拓的纽曼粉矿、杨迪粉矿和纽曼块矿将在2007年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和96.5%。这一涨幅与价格,与此前10天宝钢与力拓公司达成的结果一致。至此,2008年度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基本结束。
根据有关机构测算,粉矿协议价上涨79.88%,将使中国钢厂采购成本每吨比去年增加41.8美元,冶炼1吨生铁的成本相应增加65美元。业内人士认为,成本暴涨正在推动国内钢企的新一轮洗牌,拥有定价权的大型钢企将通过钢材涨价向下游企业转嫁成本,规模较小的钢企则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生存危机。
接受天价涨幅迫不得已
“现在看谈到这个结果,算是理想的了。如果全面进入现货市场,那么市场秩序必然大乱,到那时将更被动。”冶金贸促会国际咨询部一位人士认为,如果中国企业不接受这个涨幅,三大矿业巨头将对中国铁矿石出口转为现货贸易,到时候中国企业将更加被动。因为,中国钢厂的需求是刚性的,也就是说中国必须要从国外进口铁矿石,这是不争的事实。一旦没有了“长协矿”,三大矿业巨头涨价的随意性就更大,中国钢厂遭受铁矿石供应钳制的劣势将加剧。
这位人士坦言,谈判前双方心中必须有一笔账。在与澳大利亚企业的谈判中,虽然中方的表现也较为强硬,但终究底气不足。因谈判破裂对中方影响太大,同两大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基本是国内最大的企业,澳洲供应商的要求能够承受。谈判如破裂,单纯使用巴西矿石或者现货矿石,则中国钢厂将至少多付30美元/吨甚至更高,同时此前与国际海运巨头签订的COA协议也将毫无意义。“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进口铁矿石的现实在短期内还没有办法转变。”该人士强调说。
上调钢价转嫁成本压力
在铁矿石和焦炭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钢企将通过上调钢价来转嫁成本压力。采访过程中,多位专家对记者表示,如果国家不出台政策性限价意见,为了转移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成本,钢材肯定会跟着继续涨价。
记者从宝钢、武钢等大型钢厂了解到,6月1日以后,宝钢、武钢等大型钢厂已上调出厂价格300~600元/吨。武钢集团财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新的铁矿石价格计算,今年武钢的生产成本将增加超过40亿元,占到去年武钢全年利润的三分之一。
感到成本压力的显然不止武钢一家企业,在采访中,宝钢、济钢的负责人都向记者表示,铁矿石价格上涨将直接导致2008年中国钢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至少20%。面对大幅度增加的成本,钢铁企业只能通过涨价来缓解。宝钢营销部门人士告诉记者,随着此次涨价,铁矿石已占到了宝钢原材料成本的65%,钢材不涨价是不可能的。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9、10月份钢铁需求旺季的到来,原料价格、钢材价格的互相推动上涨将继续进行,钢企的利润水平将进一步分化,利润将进一步向大中型企业转移,企业兼并重组将加速。具体而言,大型钢铁企业可以生产高端产品,并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移成本压力,但中小钢企资金力量薄弱,提价的空间较为有限,只能被动承担损失,进而引发行业的洗牌。
另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报告显示,利用铁矿石情况不同的钢厂,所面临的成本压力也不同。从去年的情况来看,使用自产铁矿石占比50%以上,或进口矿执行长期贸易合同、长期海运合同的企业,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同比上升12%左右;使用自产铁矿石30%左右,或进口矿执行长期贸易合同、长期海运合同占比50%左右的企业,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同比上升26%左右;使用外购矿比重高,实行现货贸易和即期海运合同为主的企业,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同比上升55%左右。今年的铁矿石价格涨幅更大,对钢企的影响也会相应增大。
中小钢铁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铁矿石价格的疯长让我国的钢铁巨头感到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同时,也使很多中小型钢铁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大型钢厂由于对矿石品位的要求高,多采用长期合约的方式购买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并可通过规模效应缓解一部分成本上涨的影响,整体利润水平仍然在一个合理的空间。而中小钢铁企业与贸易公司则由于当地国内铁矿资源贫乏,规模又不足以与三大巨头签订长期协议,多从现货市场上购买印度铁矿石。现货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以至于他们只能被动接受,没有话语权。现货矿价格的持续攀升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生存。
据中国钢铁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成本、环保以及宏观政策等多方面作用的影响下,今年将会有一批中小型钢铁企业濒临倒闭。目前在我国,年产量在200万吨左右的中小型钢铁厂超过40家。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领导透露,由于成本上升导致很多小型钢铁企业亏损,很多企业已经关门停业了。
产业整合还需大力推进
中国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改变国内钢铁业离散度高的痼疾,就无法消除进口现货矿石市场的“泡沫”,也就难以消除现货矿和长期协议矿之间长期存在的巨大价差,改变不了我国在矿价谈判中的被动地位。同时,产业离散也给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带来难题。这些都要求要大力推进产业整合。
罗冰生认为,在现阶段,只有加大钢铁企业的重组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几个庞大的钢铁集团,才能让目前供需严重失衡的铁矿石市场得到治理。不仅如此,大规模重组势必淘汰一些落后的钢铁企业,缓解我国巨大的环保压力。此外,还能让我国的钢铁企业在今后的国际谈判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事实上,钢铁产业的整合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而钢铁行业的整合比其他行业的动作都大。如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牵头组成的河北钢铁集团挂牌成立,合并后产能将超过31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宝钢集团继全面重组控股新疆八一钢铁集团之后,通过湛江沿海基地项目整合韶钢和广钢,完成了全面整合广东钢铁工业的壮举。此外,宝钢还通过与马钢、包钢建立战略联盟,实现稳步扩张的意图;武钢准备通过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并购柳钢;山东钢铁集团成立;鞍钢近期则涉足西南地区最大钢企攀钢的整体上市等。而在这些案例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并购整合方案处于酝酿之中。
罗冰生希望国家要出台相关的支持和鼓励政策,以推动钢铁业整合的步子迈得更大些。他希望一个是政策优惠,另一个是财政资金的支持。另外,还应制订企业联合重组标准,并限期达到。通过这些措施,对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带来极大的推进。
相关报道一: 对汽车与房地产业影响最大
钢厂的生产成本扶摇直上,必然要向下游传导。分析人士近日表示,由于铁矿石、焦炭价格上涨后的连带效应,钢材价格必然要继续上涨,而在钢材的下游用户行业中,钢材涨价对汽车和房地产行业影响最大。
据国内汽车制造商透露,汽车仍是70%以上钢铁构成的产物。铁矿石上涨65%传导到汽车成本终端的结果是,削减大约3%~5%的整体利润。而今95%的上涨压力传导到终端的结果可想而知———如果按照65%对3%~5%的利润损失比率来计算,95%的价格上涨导致的利润损失约在4.4%~7.3%。
虽然铁矿石价格上涨将导致钢材价格上涨,但目前国内汽车制造商均没有在短期内提高售价的计划。上海通用、上海大众近日均向媒体表示,汽车市场目前是买方市场,车价很难以成本来决定,决定车价的是市场需求,因此即使钢材价格上涨,车价也不会提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汽车制造商短期尚未有提高售价的计划,但已采取很多办法弥补成本上升的压力。如提高未来上市车型的定价,并加速现有车型的换代;降低某些车型的配置,或者减少用钢量,用其他材料代替成本升高的钢材等。
对上涨的铁矿石价格,房产企业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房产市场上,建筑安装成本约占房价的20%~30%,而其中钢筋的成本占到20%左右,今年以来钢筋价格已经上涨了20%,从而导致房产企业成本上升4%左右。同时,尽管房产商目前仍有30%左右的利润空间,但其中近一半利润有可能因为钢材涨价而被消化。
(明贵栋)
相关报道二: 国内钢价将继续盘整
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分析,在7月4~11日的一周内,国内钢材价格继续处于盘整状态,总体给人的感觉是欲涨无力、欲跌有限。
据监测,在这一周内,国内钢价盘整态势持续。各主要品种的具体市场表现是:建筑钢材价格涨跌互现,上海、南京等华东地区略有上调,重庆、成都、昆明等西南地区下调,其他区域价格相对稳定;中厚板价格基本稳定,个别市场小幅下跌;热轧板卷价格涨跌互现,西部市场高位回落;冷轧板卷价格总体下调;大中型材价格整体稳定。
据分析,建筑钢材价格在华东地区总体上行,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吨价涨幅在20~50元;华南地区稳定;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市场稳定,石家庄市场吨价下跌30元;西南地区高位回落,吨价跌幅达100元。一周内全国共有9家螺纹钢生产企业和7家线材生产企业向下调整了出厂价格。整个市场的需求较差、成交较弱,给市场价格带来较大压力,企业融资状况也不容乐观。但现在市场需求趋弱的情况可能还是阶段性的,后期市场的基本面依然可期,由此估计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将继续以盘整为主。
中厚板价格总体稳中趋弱,济南、重庆、昆明、西安等地略有下跌,天津略有上涨,上海、南京等市场基本保持稳定,由于需求低迷,成交持续清淡,市场销售压力有所增大,稳定与小幅回落成为近期中厚板市场的主流状态。
热轧板卷价格小幅上涨,其中上海、广州、天津等主要市场周末厚规格热卷吨价上涨了20~30元,但总体而言,价格胶着局面短期内似乎难以改变。
冷轧板卷价格涨跌互现,总体走势是稳中趋弱,下游需求的疲软已经成为市场新的压力,短期内市场弱势格局还将延续,钢材出口量的回落也表明国际市场需求同样趋于减弱。(李荣)
|
对 钢铁/粉末冶金 有何见解?请到 钢铁/粉末冶金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