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与航天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国家级战略工程大飞机项目引领制造业升级 |
|
http://cn.newmaker.com
7/4/2008 10:31:00 AM
中国工业报
|
|
“运十”离开天空的21年后,大飞机项目再次进入了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核心议事日程。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大型飞机研制被确定为中国未来15年内重点实施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200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大型飞机项目在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中占据显著位置。
2008年5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中央委员张庆伟任董事长。大飞机项目受到国家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原因在于大型民用飞机制造业的发展在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以及制造业升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级的战略工程。
深刻的国防背景
现代战争表明,航空工业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世界军事大国把航空武器的发展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美国国防采购三分之一以上的金额是用于飞机项目的。
然而,仅仅依靠国家非市场化的投入和支持模式,航空工业的发展缺乏活力和可持续性。所以,真正能够成为航空工业持续发展动力的是民用航空,欧美发达国家航空工业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大飞机经过改装可以变成预警机、空中加油机、海上巡逻机等,具有很高的军用价值。如美军的E—3预警机就是由波音707客机改装而成,日本的KC—767空中加油机则是用波音767客机改成的。
我国航空制造业基础坚实
我国现代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6年4月,西飞公司正式启动逆向仿制安—24的任务,虽然之后没有迅速通过设计定型,但它拉开了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序幕。1969年初,西安飞机厂以苏制安—12飞机为原型进行设计,历时4年多完成设计制造。1974年底“运八”首飞成功,并被作为中国生产数量最多的大中型军民两用飞机,投入到客货运输中。
上世纪70年代,以“运十”项目为基础,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之后,虽然经历了“运十”下马的挫折,但通过组装MD82/83和生产组装MD90以及一系列航空转包生产的实践,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还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回顾近40年的发展历史,我国航空制造业的成长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核心企业集中运作“运十”、MD82/83、MD90、空客A320、ARJ21等比较完整的整机项目,二是通过更加多元的经营主体开展航空转包生产(详见相关链接)。
专家认为,ARJ21项目及中航商飞是中国民机商业化运作的新起点。ARJ21项目被看成是一次大飞机项目的热身,其意义就在于它是我国首个以中国制造商为主体,按照现代市场化手段运作的民用客机研制项目。目前,ARJ21项目的经营主体中航商飞已经整体注入大飞机公司,并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产业格局基本完善
通过对比,中国航空制造四厂(上飞、西飞、成飞、沈飞)在MD90合作生产、Boeing转包生产、ARJ21自主研制项目中所承担的任务表明,中国目前大型民机制造业的分工和合作模式基本在MD90项目中确定下来:上航负责总装(设计)、试飞和水平尾翼的制造;西飞负责机翼和机身的制造;成飞负责机头和机门的制造;沈飞负责尾端、电源中心和电缆等。从之后的转包生产和ARJ21的自主研发都持续了这一模式来看,预计未来大飞机项目中的分工也将保持这一格局的基本框架。
经过Y—10、MD82/83、MD90项目的锻炼,中国民机制造业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并且这种提升获得了西方主流飞机制造业的认可,而且随着中国客机采购量的攀升,凭借本土的价格优势和市场优势,中国的转包生产业务顺理成章地步入快速增长的阶段。
2007年,我国转包生产业务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2007年1~11月,我国交付4.6亿美元航空产品,年内新签合同额超过8亿美元,带动民用航空产品增长31.8%。
虽然发展很快,但我国航空转包业务的价值总量和层次还处于较低水平。2007年,日本航空转包市场已经超过100亿美元,而我国业务规模只有约5亿美元。因此,中国航空企业的转包生产能力远没有达到饱和,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这些项目的积累,我国民机制造业在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工程管理方面都获得了很大提升。
引领制造业技术升级
航空制造业能够大大促进经济增长,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民用飞机销售额每增长1%,GDP就增长0.74%。另有研究表明,向航空工业每投入1万美元,10年后就可以产生50万~80万美元的收益。根据预测,未来20年我国民机市场将需要约3400架新飞机,价值约3400亿美元。依靠这样的市场规模,发展我国的民用航空制造业可以极大地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除了对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航空制造业对整个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是制造业,2007年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但随着资源价格提高、人民币升值,中国制造业技术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严峻问题再次凸显,而大飞机项目在带动制造业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具有制高点的作用。
据了解,大型飞机的设计制造能够带动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产业、电子产业、材料产业、发动机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日本曾做过一次500余项技术扩散案例分析,发现60%的技术源于航空工业。由于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飞机项目的启动和推进中所体现的必将是坚定的国家意志。
|
对 航空与航天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航空与航天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