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与航天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航空工业整合带来的发展机会 |
|
http://cn.newmaker.com
7/4/2008 9:43:00 AM
中国工业报
|
|
航空制造业对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升级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鉴于航空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我国以成立大飞机公司和一航、二航合并为契机开启了航空工业改革的大门,中国航空工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以“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3个航空项目为产业基础,我国以仿制生产军用飞机为起点,之后通过改进开发,再到自主创新走过了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一方面,民用航空制造业通过合作组装麦道客机、参加国际转包生产、自主开发ARJ21,在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工程管理三个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为启动大飞机项目提供了现实基础。另一方面,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也遇到瓶颈,大飞机项目正是一个急需的产业发展契机。
目前,我国航空工业小而散、小而全的布局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中国商飞的成立,使中国民机制造业实现了制造与研发总装环节的分离。在大飞机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启动的同时,由于ARJ21是中国商飞的第一个产品,也是大飞机产业化之前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近期中国商飞将全力推动ARJ21项目。
一航、二航整合筹备组近日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成立,可望于7月份正式挂牌。而此次合并将解决我国航空工业资源分散的问题,合并后的新集团将在剥离非航空相关资产的同时,按照产业链或产业环节的配置,整理出相对独立的业务板块。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整合将带来三个阶段的发展机会:短期(1~2年)是大飞机项目加快一航、二航整合进度,带给相关上市公司的外延式增长;中期(5年)是大飞机项目提升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能力带来的内涵式增长;远期(10年)是随着国产大飞机的产业化,大型民用飞机对中国航空工业的直接带动。
相关链接: “运十”平台
“运十”(Y—10)是中国上海航空工业公司研制的四发远程喷气式客机,也是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大型客机。1970年开始研制,1980年9月26日原型机在上海首次试飞成功,各项性能参数达到当时国际同类飞机的技术水平。“运十”项目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打下了基础,也奠定了上海作为民机产业中心的地位。
从1980年10月起,“运十”继续进行各种试飞。到1984年6月共飞107个起落、155小时,最长留空时间4小时49分。虽然最后由于多方面原因未能设计定型和投入航线使用,但“运十”在技术上获得许多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国承接随后的联合组装和转包生产项目打下了基础。
麦道合作项目
我国与麦道的合作首先是组装MD82/83,之后是合作制造、组装MD90。
1986~1994年上海飞机制造公司共装配35架MD82/83,返销美国5架,并取得了FAA的适航证。麦道公司在项目中向上航公司无偿提供装配飞机所必需的图纸,并向中国转包了占机身价值10%的部件加工。
尽管没有大规模的技术转移,但上航和上海飞机制造厂还是通过合作生产,大大提高了装配大型飞机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水平。与麦道的合作使上航公司基本形成了150座级客机的组装和生产试飞能力,初步形成了符合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北美适航证的颁发机构)适航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
1992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与麦道公司签订了合作生产40架MD90的合同。这已不再是MD82/83项目的简单组装,美方只提供图纸和原材料,中方将负责70%的机体和其他零件制造工作。参与项目的也不单单是上海飞机制造厂,由上飞、西飞、沈飞、成飞4家企业共同运作,组织生产上运用了主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运作模式。MD90项目的成功,说明这四厂的质保体系已经通过了FAA评审标准。四厂干线飞机制造的能力被国际航空界认可,成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空客A320项目
2007年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合资企业落户天津,天津将因此拥有空客在欧洲之外建立的惟一总装线。总装线将于2008年8月开始总装,并于2009年上半年交付第一架飞机。总装线项目的目标是到2011年,每月生产4架A320系列飞机。
根据项目合同,空客承诺向中国转让A320机翼结构制造技术,目标是到2007年底使中国能够为空客在英国的工厂提供完整的机翼结构。业内人士认为,与空客A320的合作项目将推动我国航空制造技术再上一个台阶。
|
对 航空与航天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航空与航天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