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业原材料展区 > 有色金属展厅 > 产品库 > 稀土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有色金属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2007年我国稀土工业发展简况
http://cn.newmaker.com 4/2/2008 2:54:00 PM  佳工机电网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8
有色金属展厅
铝/铝合金, 镁/镁合金, 钛/钛合金, 铜/铜合金, 镍/镍合金, ...
2007年,我国稀土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宏观管理,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强资源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和企业兼并重组等工作。稀土生产稳步发展,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实现量减价增,国内消费明显增长,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7.6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81.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79%和52.07%。

一、生产

(一)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

2007年,国家对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生产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2.08万吨(以REO计,下同),比上年减少8.83%。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12.60万吨(含废料回收所得近1.8万吨),比上年减少19.75%。

(二)稀土新材料

2007年,我国稀土新材料总体保持了良好发展的势头。

稀土永磁材料产量为50800吨(实物),比上年增长22.85%,其中:烧结钕铁硼磁体48000吨,比上年增长23.08%;粘结钕铁硼磁体2300吨,比上年增长21.05%;钐钴磁体500吨,比上年增长25%。

稀土荧光粉产量为8481吨(实物),比上年增长44.46%,其中:灯用三基色荧光粉6400吨,比上年增长100%;彩电荧光粉1000吨,比上年减少23.08%;长余辉荧光粉900吨,比上年减少24.71%;其它荧光粉产量为181吨,比上年增长3.08%。

2007年,贮氢合金产量达到18600吨(实物),比上年增长24.00%。稀土研磨材料产量为7523吨(实物),比上年增长23.49%,其中:液晶抛光粉2819吨(实物),比上年增长38.45%。

二、应用

2007年我国稀土应用快速增长,稀土应用量达到7.26万吨,比上年增长15.61%。其中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和农轻纺等传统领域应用量达3.41万吨,比上年增长6.26%,占总量的47%;稀土荧光材料、液晶抛光、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和催化材料等稀土新材料领域应用量达到3.85万吨,比上年增长25.24%,占总应用量的53%。

紧凑型稀土节能灯产量为30亿多支;稀土永磁电机产量达4124万台,其中:大中型节能电机(30万千瓦以上)6.5万台,微特电机3200万台,自行车电机917.5万台;生产各类车用稀土尾气净化器约1085万套。

三、出口

2007年,我国稀土产品出口量为4.90万吨(含稀土磁体),比上年减少14.93%,出口金额达到11.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00%。

(一)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情况

2007年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到4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为4.54万吨,比上年减少14.82%,出口金额达7.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9.83%。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量排在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美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德国、英国、韩国、挪威和香港,出口到这十个国家的产品数量占出口总量的94.47%,出口金额占总金额的97.63%。其中出口日本的产品数量虽然比上年减少1.25%,但占总量的比例达到56.28%,再创历史新高。

(二)稀土磁体出口情况

2007年,我国稀土磁体出口到6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达到21532吨(实物),出口金额达到4.1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43%和36.96%。出口量排在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是香港、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泰国、韩国、意大利、荷兰和芬兰。

(三)稀土产品进口情况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进口稀土冶炼分离产品3253吨,比上年减少17.37%,总金额8056万美元,较上年增加61.61%;进口稀土磁体3937吨,总金额16322万美元,较上年分别增加7.65%和37.88%。

四、2007年稀土行业主要动向

(一)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强

从2007年起,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生产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国家继续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理,并于6月1日对稀土金属加征10%的出口暂定关税。稀土产品出口呈现“量减价增”局面。

自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鼓励外商投资稀土硫化铈红色染料、高性能储氢材料、动力电池及控制系统(限于合资)等产业;限制外商投资的有稀土冶炼、分离(限于合资、合作);禁止外商投资的有稀土勘查、开采、选矿等。商务部公布的《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将稀土矿冶炼工艺、单一稀土分离制备技术、稀土精矿前处理技术等列入禁止进口技术目录。

国土资源部下发通知(国土资发〔2007〕92号),自2007年4月12日起,凡申请钨、稀土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以及申请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一律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办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国债资金支持了一批稀土高技术应用和用先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项目。这批项目总投资15.86亿元,其中预算内资金补贴1.32亿元。

(二)资源整合取得显著成绩

白云鄂博周边一些小矿厂被关闭,集中度和控制力提高;四川省有关部门联合取缔了一批无证、越界开采和安全、环保不达标的矿山企业,自4月份开始停产进行资源整合,拟引进江铜集团、中国五矿、内蒙古稀土高科和稀土材料国家工程中心等企业,组建国有控股的稀土集团,推动稀土资源整合。江西、广东和福建等离子型稀土资源省份加强监管,运用法律、市场和行政手段取缔了上百个非法矿点,并相继推出一系列整合方案。

(三)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

内蒙古稀土高科发挥资源优势,运用市场手段,整合包钢内部稀土资产,加大对相关产业的收购力度,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目前,该企业冶炼分离能力(含参、控股的企业)约占全国总产能的40%。集约化生产推动了稀土产品价格的回升,同时也促进了下游产业的整合。

广东珠江稀土有限公司联合江苏卓群纳米股份有限公司、常熟盛昌稀土有限公司,拟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改造和整合现有生产能力,将企业搬迁至广东韶关,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离子型稀土分离企业,产业集中度和市场控制力加强。

(四)技术进步推动结构升级

磁性金属配合物的设计、结构与性质研究和先进润滑材料制备与性能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稀土激活新型硅酸盐发光材料及应用和钕铁硼永磁发电装置可控整流稳压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非皂化萃取分离技术和大电流稀土电解设备的推广应用,降低了稀土行业资源能源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各种高性能三基色、PDP、CCFL和LED荧光粉制备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实现了产业化,推动了我国发光材料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荧光粉产量比上年增长44.46%,对照明领域节能和大屏幕平板显示器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7年,高性能储氢材料生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我国贮氢合金产量超过全世界产量的70%,大容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用贮氢合金在我国实现产业化。春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清华大学等单位研制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将在今年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上亮相。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稀土的新闻: more
·稀土在钢材镀层应用中前景广阔 1/25/2008
·“稀土异戊橡胶生产新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通过鉴定 12/25/2007
·全球稀土生产格局将要发生改变 8/29/2007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可行性论证 8/21/2007
·稀土工业调控措施效果显现 8/3/2007
·中科院和吉林石化合作研发出新型稀土异戊橡胶 6/29/2007
·独山子石化稀土橡胶中试生产成功 4/24/2007
·稀土橡胶新产品试产成功 4/20/2007
·稀土节能灯有望进入欧盟 4/5/2007
·中国石油正式启动稀土橡胶工业化试生产项目 3/22/2007
更多有关有色金属的新闻:
·[图]必和必拓Olympic Dam铜矿通过堆浸技术产出首批阴极铜 10/12/2017
·德国公司采用Cymat泡沫铝材料为汽车产品填充物 3/31/2008
·日本1月份压铸铝产量提高8% 3/29/2008
·中冶集团与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联合重组 3/27/2008
·尚福山:资源是有色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3/27/2008
·[图]供应趋紧 铝土矿进口会否翻版铁矿石? 3/27/2008
·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发展论坛即将召开 3/27/2008
·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在京揭牌 3/19/2008
·驱龙铜矿成为我国第一铜矿 2/28/2008
·中铝成为力拓第一大股东 2/26/2008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工业原材料展区 > 有色金属展厅 > 稀土 > 有色金属新闻

对 有色金属 有何见解?请到
有色金属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