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咨询/认证展区 >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管理咨询/认证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市场动态  投稿 发布新闻
市场动态  |  企业新闻  |  技术动态  |  培训信息  |  新闻评论
国际化人才缺失制肘中国制造
http://cn.newmaker.com 4/20/2005 12:55:00 PM  佳工机电网
因为缺乏符合国际质量标准、按国际规范操作的技术人才,所以,如今的“中国制造”大多不过是“贴牌加工”。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关键在于人才国际化。

【情景捕捉一】人才不标准,错失大订单

最近,上海市中小企业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十分懊恼地讲起一件事:不久前,美国传给上海一份大订单,想让本市的制造企业为其加工产品。由于利润丰厚,一下子引来60家相关企业争抢。但美国方面在看过上海企业的人才配置后,最终没敢跟上海企业签约。据业内人士分析,错失如此大订单,关键原因在于上海乃至中国制造业的人才至今尚不具备一个被国外认可的资质。资质包括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例如,上海中小制造企业从业人员超过60万,但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经营者仅21%。国际制造业工程师协会孙博士说,目前,企业的竞争已从硬件竞争如厂房、生产线转向软件竞争即人才,生产成本的降低取决于人力资源的优化,由于缺乏懂得国际标准、按国际惯例办事的人才,所以,沪上企业在制订生产计划方面显得草率;接到订单后,从生产到交货总是“毛估估”,因此,很难让国外讲求标准化的企业满意。

有专家感言:由于缺乏国际化技术人才,中国制造大多是“贴牌加工”,从而成为不赚钱的“中国造”。

人才不“标准”还使国内企业的软件外包步履艰难。中国公司想大规模进入美国软件外包市场,不是缺乏机会,而是缺乏整合技术、资源的管理能力和产品形成能力。软件是系统工程,不存在个人英雄只有英雄团队。中国的软件业同欧美、日本和印度有一定差距,这与行业过度强调个人能力有关。软件产业是完整的产业链,应该分工明确,可国内企业却想独立把整个企业链的工作干完,这是中国大多数软件企业长不大的原因。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软件产业人员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橄榄型”,即大多数软件从业人员都是来自高等学院的本科生,他们在经验上十分缺乏。而高端的结构分析师、系统分析师、项目经理以及低端“软件蓝领”则极为匮乏,这不利于软件业在国际上接外包业务。中国软件编程人员学历起点高,相较主要软件外包业务竞争国印度的同业人员,其薪酬甚至有时更高,这会导致软件外包竞争力降低。

由于缺乏国际化软件团队,我国软件外包连印度也竞争还过,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发人深思。

【情景捕捉二】国际化人才告急,退休“老外”走俏

美国《华尔街日报》2004年6月23日载:4年前,61岁的吉恩?阿里森在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正想着如何结束在制造行业漫长的职业生涯时,突发奇想来到中国。他参加了所在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在上海建厂的计划,于2000年在上海协助建立了工厂,现在负责监督工厂机械工的工作,这个工厂由中国当地的供应商运营。他说,“我想我会在这里走完我剩余的职业生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首次到海外工作的外国员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中国吸引了那些如果留在美国或欧洲或许已经考虑退休的人,在工人充足但工长缺乏的中国,这些外国员工成了“香饽饽”。

不久前,上海一咨询公司收到一个总数为1200名失业工人的信息库,库内七成以上的人均来自日本制造业,其中不少人曾是当地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及管理者。现在,库内人数还在增长。而雇用这些工人,每人年薪折合人民币35万元,算上各种福利、探亲假期,每位日本“下岗”工人的报酬总数将超过40万元人民币。目前,已有近十人因技术能力出色而被上海等地企业盯上。

年薪40万甚至可以顶得上国内一般企业负责人的收入,国外的下岗工人为啥敢要这个价?是因为他们有着优于我国同类工人的管理才能和技术才能。

【笔者评说】人才国际化: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众所周知,产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原因。中国制造业效率低,缺乏创新严重制约了质量的提升,而质量不高附加值就少,又很难增加利润,也就更没有钱投入研发去提升质量。不少中国企业这些年来就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勿庸置疑,质量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问题,中国缺乏符合国际质量标准、按国际规范操作的技术人才。而国际化人才资源则是使“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的发动机,如果说我国制造业高薪聘下岗、退休老外是“请进来”的话,那么,“走出去”,为中国制造配置、培训国际化人才近来愈来愈引起高层关注。

2004年5月18日,中国人事部门的官员表示,中国即将出台措施,吸引国际化人才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宁省常务副省长许卫国表示,当地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实行“招才引智”战略,即积极为引进外国人才搭建平台。资料显示,每年来辽宁进行技术交流合作的外国专家有上万人。在此次辽宁引进外国专家项目洽谈会上,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20余国的200多名专家带来了包括机械、冶金、信息技术、激光等领域的科研成果。

2005年2月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选派19人组成“中国优秀技术工人考察团”赴法国、意大利进行为期12天的考察学习。他们中有车工、铣工、模具钳工、化学分析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采煤机维修工和中式面点师,是全国技术能手中的杰出代表。此举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一线技术工人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彰显了国家对一线技术工人培养和成长的高度重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技术工人走出国门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学习世界先进技术,有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在他们的手中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管理咨询/认证的新闻:
·实施顾问缺乏 ERP认证应运而生 4/20/2005
·机械工业“量大质弱” 振兴须过创新关 4/19/2005
·中国企业到马来西亚投资机械设备可免税10年 4/14/2005
·中德机械制造业科研差距至少有5年 4/13/2005
·商业周刊:戴尔模式经历时代挑战 4/11/2005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由制造业转向研发 4/9/2005
·思博为常林机械打造国际精益企业 4/7/2005
·中国制造:量有余而“芯”不足 4/5/2005
·机械行业发展将呈明显分化趋势 4/5/2005
·音视频中国标准出水 只收1元专利费 4/2/2005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对 管理咨询/认证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认证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