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与服务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中国制造需要走自己的路 |
|
http://cn.newmaker.com
9/26/2007 10:56:00 AM
中国电子报
|
|
编者按:随着印度、越南的日益崛起,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国企业如何在制造过程中增加“智造”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强化核心技术的研发,如何参与全球化的协作创新,如何构建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国电子报》特别推出“关注知识产权 推动产业发展”系列报道。
“中国制造”的新课题
7月下旬,沃尔玛全国采购中心今年在中国采购额将下降到120亿美元左右,与往年相比减幅达40%。该数字一经出台,震惊四座。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人力成本的大幅度提升大幅压缩了中国制造的获利空间,不断掀起的“民工荒”和大幅度提高民工基本工资的政策也进一步表明,今天的中国劳动力已“价格不菲”。而越南、印度等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却不足中国的一半,因此不仅许多外资企业已把目光转向这些东南亚国家,一些港商、台商也已开始在外国投资建厂。
有专家预测,中国制造的“低价格、低成本”优势在二十年内将完全消失殆尽。面对这样紧迫的危机,中国企业目前大致可分为两路:一路是像华为、通领那样大力投入自主创新,奋力与国际知识经济时代接轨;一路则是以短期利益为重,游走在知识产权保护缝隙中,继续吃着“免费”的“低价格”午餐。
“免费”的午餐看似好吃,但在前有跨国企业强大的知识产权专利优势冲击,后有东南亚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夹击下,这条路只会越走越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企业在产业链中受制于人的局面。而另一条创新之路,确实也充满了艰辛,但古话说得好:“师夷长技以自强”,只有学习先进者的长处,并超越它,才有可能获得与其平起平坐的话语权。
这样的道理其实并非空谈,早在上世纪就已被日本企业所验证。
历史的验证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企业并不像今天这样风光,同现在许多中国企业一样面临着“日本制造”的尴尬境地。如美国企业在电子、电器技术方面先后把雅马哈等20多家日本企业送上了法庭;住友电工向美国Corning公司支付了2500万美元;日本美能达等企业向美国Honeywell公司赔偿1.3亿美元;而美国TI公司更是迫使富士通等数十家日本公司支付了数亿美金的巨额赔偿。
当时的日本企业为了走出困境,一方面,不惜卧薪尝胆,苦练本事。面对沉重代价,痛定思痛,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哪怕走弯路、损失眼前利益,也坚决咬紧牙关。另一方面,逐渐加强知识产权的海外申请、深入了解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几经磨炼,反而在美国成为知识产权的积极维护者。
以制造精工牌手表起家的爱普生为例。当年,爱普生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机械手表。然而刚刚取得了一些成绩的爱普生很快就受到了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1960年,美国宝路华(BULOVA)公司开始销售音叉式手表,走时精确度比以往的机械表提高了近10倍。这样原先的机械表就失去了市场竞争优势。爱普生面临两种选择,要么选择模仿该技术进行生产,公司必然要支付巨额的专利使用费用,这样一来,产品的成本就会大幅上升,在市场竞争中将毫无价格优势可言。要么放弃该技术,继续以往的生产,却只意味着暂时的安逸,和不久之后的全盘出局。
面对抉择,爱普生毅然决定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属于“自己”的道路——利用石英技术,开发全新的手表。从当时的技术角度看,这一决定极具挑战性。虽然石英振子的原理早已公开,广播电台的标准时间等也已开始应用石英技术,但该设备重达一吨,日耗电量高达150W。要想把这样的庞然大物制作成小巧、精密的手表,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与其花费大量资金却依然在技术上受制于人,还不如将这笔费用用于研发新的技术——于是,爱普生踏上了充满挑战的石英手表研发之路。几经努力,终于研发出了世界第一块石英电子手表,日误差率仅为±0.2秒,比音叉式手表提高了10倍。为了制造石英电子手表,爱普生突破性地开发出了多项新技术,如石英震荡元件、CMOS芯片、步进式马达,并衍生出了多项节能、精密加工技术。这些技术的积累奠定了爱普生未来发展的根基,并形成了后来的电子元器件、精密仪器两大事业部门。
在研发的同时,爱普生完成了大量关于石英电子手表的专利申请工作,在美国、瑞士等国也申请了很多专利。后来,这些专利多数都成为了石英电子手表的基础专利。石英电子手表专利权的获得,使爱普生赢得了市场竞争优势,产品不断销往世界各地。而随着石英表的普及,爱普生的这些专利不仅许可给日本企业使用,还授予瑞士、美国等国的手表制造商。石英电子手表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及,为爱普生带来丰厚的利润。
上世纪七十年代,能向外国企业收取专利费的日本企业还为数不多,而爱普生就是其中一个。爱普生将大部分销售石英电子手表所获利润以及通过专利许可获得的费用,又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中,形成了知识产权的良性循环。而这种注重挑战与创新的精神、注重知识产权的企业文化也在精工爱普生集团保持了下来。
“中国制造”的选择
北大著名法学教授张平对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管理也表示了肯定,她指出:其实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今年年底,酝酿已久的国家知识产权20+1战略也有望出台,这将大大推动中国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同时,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政府每年投入大笔资金,推动知识产权教育。
但中国知识产权环境仍然令人担忧,真正的问题在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道路上,企业才是真正的主角。政府和专家的种种努力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力,只有企业主动从根本上意识到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才是关键。
中国企业可以学习日本企业这种自发努力的精神,将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新实际地运用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走“自己”的路,利用知识产权获取真正长远性的发展。
在中国实现产业升级的跳跃中,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需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坦然面对危机,尽早解决问题是企业应有的态度,这既是企业为自身打算的未雨绸缪之举,也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相信中国企业必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
对 管理咨询与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与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