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分离/过滤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对阵国际巨头 陕鼓进军煤化工领域 |
|
http://cn.newmaker.com
6/29/2007 12:10:00 PM
梁雅玲 王辉 秦夏
|
|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离心压缩机,并于近日中标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的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原料气、成品气压缩机项目。该产品的研制成功,标志着陕鼓集团正式进军煤化工领域。
有人预测,石油这种能源之王最多的使用极限也就是40多年。那么,40年之后,什么是未来新能源的替代品,无疑是埋藏在地下最多的宝藏———煤。而目前世界上拥有煤制油技术的国家只有德国、日本、美国和南非。迄今为止,几乎所有拥有技术的外国公司都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而与此同时,国内对于煤制油的冲动也愈加高涨。
2006年以来,国内几乎每月都有一个煤制油的项目开工建设,这些浮出水面的项目是“煤制油热”的延续。事实上,在每一个煤炭规模化生产的地方,当地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谋划煤制油项目,甚至一些外资巨头也觊觎着中国的煤制油市场。
目前,社会上对“煤制油”的经济性还存在诸多争议。但业内人士认为,陕鼓成功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离心压缩机技术在煤化工领域的应用,对于平衡我国能源结构,解决石油短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国多煤少油缺气
有关专家指出,煤是地壳中储量最丰富的矿物燃料,煤只要能够部分替代石油,都会极大地缓解我国石油相对短缺的问题。而事实上,煤和石油都是碳氢化合物,主要成分都是碳和氢。与煤炭相比,石油具有流动性,便于输送、开采和使用,所以人们偏好使用石油。但是,全世界煤的可开采量估计比石油要多20~40倍,供应年限远大于石油,煤制油是完全可行的。因此,煤直接液化是否有产业前景,取决于技术和市场。
首先,在技术层面,以直接液化为例,该技术早在二战期间就在德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德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又相继开发出新一代的煤直接液化的工艺,并完成了日处理百吨级煤的煤直接液化中试厂的设计、建设和成功运转。目前,神华煤制油项目所涉及的工艺技术问题和重大技术方案均已落实,并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同时,在上海也建成了每天6吨煤直接液化工艺开发装置,我国“煤制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
其次,从“煤制油”发展历史来看,高昂的成本一直制约着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当石油价格低廉时,“煤制油”的发展就受到更多的限制。从经济层面计算,3~4吨煤可以生产1吨油,经济效益还是可行的。
一般认为,如果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25美元,煤制油才有意义。所以,就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处于高位运行的情况,煤直接液化技术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煤制油市场前景可期
因此,煤制油的市场前景可期,其关键设备的研发、制造技术也趋于成熟。就陕鼓而言,其设计、制造离心压缩机技术已具有28年历史。近年来,经过不断地消化吸收再技术创新,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气动计算软件,至今已生产各种离心压缩机组500多台套,同时,改造国内外大型离心机组50余套,其中包括:合成气压缩机、循环气压缩机、氨气压缩机、氧气压缩机、天然气压缩机、一氧化碳压缩机等。
据了解,2010年以前中国煤液化产业化发展主要以工程开发和工业化示范为主。2010年后,随着国内煤液化工程化技术开发的逐渐成熟和工程运行经验的积累,该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将进入第二阶段。
为此,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煤炭直接液化总生产能力将达到每年1600万~1800万吨,间接液化总产品能力将达到每年2000万~2300万吨,届时煤液化可以提供国内约13%的交通燃料。如果按年产100万吨产品生产能力直接液化投资80亿元、间接液化投资90亿元的不变价格计算,到2020年形成上述规模的累计总投资约为3000亿~3500亿元人民币。
|
对 压缩机/分离/过滤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压缩机/分离/过滤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