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讯/办公文具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浪潮一硬三软布局落停 逼近IBM惠普 |
|
http://cn.newmaker.com
3/1/2005 2:38:00 PM
佳工机电网
|
|
来自浪潮方面的消息透露,浪潮系自2004年底开始着手全盘整合,短短两个月,全国八大区的市场体系梳理,以及按产品、行业和区域三个维度展开的重构行动,迄今已完成落子、布局、收官诸个阶段。其中受传言波及最大的浪潮北京,也再次凸现其在整个浪潮系的权重,成为浪潮集团在服务器领域追赶IBM、惠普的最大砝码之一。
浪潮当家人孙丕恕实际上还在寻求更多的砝码。1月26日,浪潮旗下最核心的上市公司浪潮信息联合浪潮集团的5家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浪潮科技,将IT咨询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等业务单独从集团剥离出来,从而与专注于服务器领域的浪潮北京一道,成为一软一硬两个遥相呼应的产业单位。
在整合的同时,浪潮服务器依然保持强劲增势。赛迪顾问(CCID)最新一项调查报告表明,在国内PC服务器市场上,浪潮与国际巨头IBM的差距,已缩小到4.4个百分点。此前的2002年及2003年,浪潮与IBM的差距分别为8.5%和6.2%。
“一硬三软”
浪潮北京作为浪潮“一体化”理想的首批试验田,一度囊括了商用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存储产品等多种产品线,曾与研发制造ERP方案的浪潮通软及在软件及系统集成方面初具规模的浪潮软件一道,并称为浪潮系的三驾马车。现在,随着浪潮科技的加盟,整个浪潮系方阵于是形成“一硬三软”的新一轮组合。
显然,要将各子公司在各区域的业务和涉及数十个品类的软硬件产品线重新梳理、熔为一炉并统一到一个平台上,改变的不光是原有的市场体系、利益体系,也意味着公司战略布局的调整,其工程之浩大为此前中国IT业所无。“一硬三软”布局的出笼,当是孙丕恕多年摸索和思索的整合之道的一个阶段性结果。所幸,浪潮以最快的速度度过了阵痛期。
业者认为,在浪潮市场体系重新整合后,该公司的响应机制将得到加强。此前的2004年8月初,浪潮在从旧至强平台向新至强平台切换之际所提出的“即时供货、立体上市”策略,表明浪潮早已意识到快速响应速度的必要性,并尝到了甜头。
落差收窄
同时在高端这一块最难啃的市场上,率先使出狠招,连续打破TPC-H商业智能计算、SPEC服务器应用性能测试世界纪录,通过在高端市场的跑马圈地,率先与国外厂商短兵相接。
近几年来国外厂商如IBM、惠普、SUN在高端服务器市场一直保有垄断性优势,但在2004年,由国外服务器厂商大打凶悍的价格战及向低端市场侵蚀开始,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之间原先那种壁垒分明的势力分布有所改观。由于高端市场逐步饱和,而中低端市场增速极快,由此形成国际品牌由高走低、国内品牌则固守中低端且伺机向高端突围的局面,两股力量进入相持。
在中低端市场,浪潮依然继续步步为营。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PC服务器市场保持了25.1%的增长,浪潮服务器的增长率则为30.1%。在垂直市场之一的政府领域,浪潮服务器独占28%,高于IBM的15.6%,也超过了IBM和HP在该市场的份额之和;在网游市场,浪潮的份额则为40%。这样,连同其他细分市场收益,浪潮在销售量和销售额连续九年保有了国产服务器品牌第一的位置。
“浪潮采取了细分中的细分策略,将这一市场划分为税务、工商、公安、检察院等多个更细的行业市场,然后选定先税务行业入手,通过建立行业样板,再推广复制到工商、公安、检察院等其他行业。”浪潮北京公司的负责人王恩东说,这个由线到面的过程,对国产厂商而言是在行业市场抢跑的捷径,也是浪潮的定位从产品供应商到方案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转换的必由之路。
目前,IBM等国际大厂在卖掉PC业务之后,已完成从方案供应商向服务供应商的角色转换。但国产厂商目前还大多处于从产品供应商向方案供应商进行角色转换的途中,就是先行一步的浪潮,也仍然只是一个方案供应商。因此,在今后,面对服务的IBM,高端的IBM,浪潮的压力还是有相当压力的,虽然不排除浪潮在本土细分市场,可以凭本土优势抢夺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在这个意义上说,整个浪潮系的整合蓝图,眼下也只是绘出了最初的一笔,而来日的纷争,将更为剧烈。
|
对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 有何见解?请到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