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公路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05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
|
http://cn.newmaker.com
2/26/2005 10:01:00 AM
佳工机电网
|
|
2005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将会如何?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日前,在国研大讲堂举办的2005年汽车产业发展预警分析会上,许多国内知名的汽车专家为2005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排浪式消费不会再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认为,2005年总体的经济形势仍将会保持一个持续快速的发展,国内外研究机构预测发展速度在8.5%~9%,但更多的人士则认为在8%~9%。2005年国家在宏观经济方面会继续执行双稳政策,体制改革和机制改革将会更加深化,更加完善,汽车产业政策会更加具体化,会更加完备,这些都会进一步地影响到汽车产业的发展。
鲁志强说,最近商务部一个报告认为,中国现在汽车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只相当日本、美国、德国的40%~50%,只相当韩国的61.6%。这几个数字说明了中国汽车产业既不是我们所说的那么辉煌,那么成绩显著,但也不是像一些媒体或者某些激进的人所说的一塌糊涂。如果我们跳出汽车产业,再看看其他的产业,包括发展最快的IT、通讯产业,同样的问题在那里也存在,同样的争论和责难在这些行业也存在。这就启示我们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创造自主品牌。但是要想真正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积累,需要时间,需要人才,需要体制和机制的配合,还需要一点耐心。
鲁志强认为,2005年对于汽车产业是一个希望之年,也是一个经受考验之年。过去几年井喷式的、排浪式的消费2005年不会再出现了。如何适应这种常态下的平稳的发展阶段,是我们所有关注汽车产业的专家学者和汽车企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总体市场会明显回升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徐长明则认为,2005年总体汽车市场会比2004年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回升,这主要有三个因素:一个是经济因素,一个是降价因素,一个是等待人群的释放,这三个因素跟很多的厂家和经销商判断不太一致。今年总的来说,厂家对市场判断谨慎多了,或者说保守多了,国家信息中心预测轿车增长速度为17%。
徐长明说,1993年的宏观调控让汽车市场连续五年呈停滞状态,很多公司对中国市场失去信心,调控采取的是急刹车的办法。而2004年是经济局部过热就开始调控,发现比较早动手也比较快,这次调控的力度微调比较多一些。从调控的范围看,1993年那次是全面紧缩,去年的宏观调控是有保有压区别对待,这是1993年没有的。1993年基本以行政手段为主,这次先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最后没有办法情况下又动用了行政手段,一个是土地审批,一个是贷款额度控制。
徐长明认为,2005年国内GDP速度可能稍微下降,国家信息中心的报告有三个,一个8%、一个8.5%、一个9%,国家信息中心预测经济部预测分析是8.5%。从2005年宏观经济角度说,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5年总体汽车市场不会出现1993年下半年那次调控带来的连续五六年的停滞现象。
汽车业将面临大整合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认为,汽车产业在没有技术创新和品牌发展态势下,企业的利润还得下滑,现在应该对中国汽车产业进行理性思考。从产业长期发展的趋势下,未来的汽车产业将面临一个大的整合,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且不仅仅是国资委属下的汽车企业有一个整合的问题。
白津夫说,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战略。两年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告诉我们,我们缺少战略。从今天的发展趋势来看,汽车产业利润总体是往下走的,除了市场的因素、价格因素和需求因素,更重要的是我们忽略了汽车产业战略规划问题。从战略竞争中的结构来思考,没有战略的竞争,就是和对手做同样的事情。而我们的家电和摩托车走出的模式,是典型的没有战略竞争。目前我最担心中国汽车也走入这样的一个模式。一曰没有战略竞争,一曰选择和对手做同样的事情,直接后果是就是共同侵蚀利润,这也是必然的选择,必然的结果。
白津夫还认为,目前汽车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仅仅是汽车产业,包括许多产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自主创新的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体现,也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一个象征。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这个决定绝非是一个概率变化,是基于很多产业目前所面对的问题。从产业现状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并不仅仅是存量的问题,而是着眼于产业的长期发展。目前如何使汽车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这是我们所面对最迫切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从整个产业竞争的趋势上来判断,也要求汽车产业应该加大加快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事实上现在的产业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
|
对 汽车与公路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汽车与公路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