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与轨道交通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铁道部配备世界先进激光摄像轨道检查车 |
|
http://cn.newmaker.com
4/15/2007 11:22:00 AM
佳工机电网
|
|
2007年4月12日14时30分铁道部举行发布会,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介绍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刚才胡部长和安总调度提到这次提速以后,在一些线路上既会开行200公里的动车组,也会开行重载列车,这种复杂的运输方式在世界上应该是独一无二,对线路的铁轨、铁路固定设施提出了很多要求。请问铁路部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这些难题?还有一个小问题,刚才提到4月18日,我们首先会有140对左右的动车组上车运行,起名为“和谐号”,我想问一下是不是所有的动车组都叫“和谐号”,它是一个品牌还是一个什么代码?
[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第六次大提速首先要了解它的背景,它是在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我们现在日行车量已经达到100对,运输密度已经是世界铁路第一的。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技术肯定难以解决它的客货幅差大、列车运行安全、乘客乘坐舒服、提高运输能力等等问题,怎么办?中国铁路在准备过程中,应该讲吸取了前五次大提速成功的经验,始终坚持了自主创新的道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分析研究,系统试验、验证,实行200公里等级提速技术,应该说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有些成果达到了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具体体现在:
第一,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它的成套技术,我们全面掌握了,包括设计、施工、制造、试验、运营、管理和维修以及集成技术。这里面我们形成了既有线时速200公里等级的提速技术体系,这个技术体系包括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既有时速200公里—250公里的既有线技术管理的办法,还有200—250公里提速的技术条件、设计规范、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以及运输组织、养护维修等等相关的标准和规则,有了这套标准体系以后,通过我们提速工程的实施和试验、牵引试验、运行模拟试验,实现了旅客列车,也就是动车组开始时速200—250公里,也实现了最小间隔5分钟,货车80—120公里,还有25双层旅客列车,这个行车量刚才安总给大家介绍了,超过130吨车的分22个区段,有的干线日行程量已经超过了140倍。
第二,公路工程技术。我刚才讲到幅差大怎么办,首先研究线路、站场、关键系数标准及相关的参数。大家开汽车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当区段干线小的时候你就感觉到有离心力的作用,对于货车是80-120公里,确定这些标准和相关参数,充分利用既有设施,在这个条件下,优选合理的提速工程技术改造方案。关于路基,路基工程一定要土工结构去设计,要有物理和力学指标来设计。
我们既然是旧线提速,必然会充分利用既有路基,既有路基的检测、评估和加强措施、手段都要用上。还有路基与横面的构筑段要做到刚度的精密性。对桥梁来说,整个采用了钢筋水泥的理念,也是通过检测评估,比如说有的钢梁需要横向加固的就加固,能够满足我们提速200—250公里的标准,就充分利用,包括它的刚度。这次提速我们首次研制了客运专车18道岔,这个道岔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提高安全舒适度的难题。大家知道速度越高,对道岔要求越高。道岔是我们的薄弱点,我们这次还用上了高速运输的钢铁,在鞍钢生产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掂掂多沉,采用了高强度的耐磨一级道岔。整个阵线采用了超长跨区间无缝线路。
我前面讲的难题对货车、对轨道来说有巨大的冲击力,客车要求高、精,如何解决这个匹配问题,使得轨道的几何状态始终满足提速安全的需要。
这次采用了轨道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相结合的状态控制板。可以告诉大家,中国铁路基础设施和轨道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还配备了世界先进的激光摄像轨道检查车,实现了养路机械化;还设置了1.25米的高站台,提升了旅客服务质量。这次不仅仅是提速,我们对提速线完全按安全绿色长廊的要求去实施。
第三,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首次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产权的CTCS2级系统,这个系统成功解决了国内型列车高密度混合运输、动车组跨线运营,系统设备互联互通的技术难题。首次按照统一的标准、功能需求和技术平台,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控制系统。
第四,通信技术。这次我们首次采用了CSM通信系统,在时速200—250公里的提速线路实现了调度通信和承载数据业务分组的通信,而且采用了我们国家铁路新型的机车无线通信设备,这些都为我们全面推广调度命令无线传输的技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五,调度指挥系统。这次大提速在繁忙线上采用了分散滞留式的调度集中,实现了铁路局调度所对所管辖的线路、列车的统一调度指挥控制,比如大家知道的交际线,这条线三个站台,在调度手上就可以对这样的列车进行全途跟踪,而且与我们现在的TDS实现了互联互通,满足了我国繁忙干线的运输需求。
第六,牵引供电方面的技术上的创新。我们前面讲到25吨载重,双层集装箱。我们采用整套技术在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和货物列车120公里条件下的双层集装箱,满足了双层集装箱的条件。除此之外,我们这次在200—250公里条件下,这些技术成果在时速200—250公里提速过程中成功运用,解决了一系列难题。所以说,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我们为了这个提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对 铁路与轨道交通 有何见解?请到 铁路与轨道交通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