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港口设备/海洋工程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大船重工4250TEU集装箱船水下 建造周期仅40天 |
|
http://cn.newmaker.com
3/30/2007 12:08:00 PM
佳工机电网
|
|
大连船舶重工为新加坡太平船务公司建造的4250TEU集装箱船“骏城”号近日签字交工。该船水下建造周期40天,即从出坞到航海20天、从航海到交工20天,其水下建造时间已达到日韩先进水平,标志着大连船舶重工跻身世界造船强企已不再遥远。
水下建造周期是表明造船实力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我国造船业与世界先进水平最大差距的标志。尽管“骏城”号在水下40天中,还受到了冬季寒冷、大连百年不遇风暴潮等不利情况的影响。但“骏城”号还是刷新了国内水下建造周期,达到日韩先进水平,同时出坞完整性达95%,交验合格率也高达98%,是同系列船中交验扫尾项目最少,工序衔接性最好的船。
大连船舶重工虽然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造船基地,但与日韩造船大企业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几年前,由大连两大船厂整合重组后的大连船舶重工就把目标瞄准了日韩两国的造船强企。
几年来重组后的大连船舶重工犹如一艘“航空母舰”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连续四年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4%和22.9%,成为我国单个造船企业首次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双超百亿元的船企。
缩短造船周期是全世界造船人的目标,更是中国造船业几代人孜孜以求并为之努力的方向。大连船舶重工从1997年就提出转变造船模式,学习借鉴日韩先进的模块化造船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这项技术日趋成熟,走出了一条具有大连船舶重工特色的模块化造船的新路子。
模块化造船是对传统造船模式的转变,传统模式中一台设备、一个机座、一根管子、一个支架等单个舾装件产品,都是一个一个在船上散装,交叉作业、质量低、效率低、周期长。现在只需在陆地按单元、模块加工制作,再上船组装,有点像搭积木。更为形象地讲,就如同安装电脑,有了接口,按照说明书普通人就可安装到位,大大简化了施工和装配的难度。
模块化造船,设计必先行。该公司将“大型单元、模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开发”列入重点技术开发项目,攻克适合公司实际的单元、模块的设计范围与类型等技术关键,大型船舶单元、模块化设计建造技术的研究填补了我国这项技术领域的空白。
为适应新的造船模式,建立专业化的单元、模块生产单位,大连船舶重工下属的舾装公司承担了单元、模块的加工、制作。经过几年的专业化发展,舾装公司从只有不足200平方米的单元组装厂房发展到现在近30万平方米的制作基地。大连船舶重工彻底改变了舾装件在地上制作、散件船上组装的传统做法,大大缩短船舶舾装安装进度,平均缩短安装周期30%。
模块化造船把大量以前在船内安装的舾装作业内容前移到厂房里进行,应用效果显著,机舱底部是舾装集中的区域,过去在船内散装施工需要三至四个月,而现在不到一个月,提高效率三至四倍。目前,4250TEU集装箱船电气预舾装率达88.72%;船装预舾装率94.9%;机装预舾装率94%,均达到日韩先进水平。4250TEU集装箱系列船是大连船舶重工主打批量化、系列化船型之一。在建造施工中通过工序前移和工艺创新,许多过去水下施工的项目前移到坞内完成,过去坞内施工项目前移到厂房内完成,使4250TEU集装箱船的建造速度大大加快,每两个月开一次坞门,创造出了平均22天交工一艘船的建造奇迹,在国际上比肩世界此类船舶最高水平的韩国三星。
据了解,到2010年大连船舶重工造船能力将达到600万吨,产量达到500万吨,经济总量、销售收入均超过200亿元;到2020年造船能力达到850万吨,产量达到740万吨,经济总量达到550亿元,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
|
对 船舶/港口设备/海洋工程 有何见解?请到 船舶/港口设备/海洋工程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