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与服务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中国的精英学者们到底怎么了? |
|
http://cn.newmaker.com
3/12/2007 4:17:00 PM
信息时报
|
|
中国的经济学家、教授学者向来不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传统,而全国两会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舞台。继号称“怕挨骂就不当政协委员”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发出“春运火车票价不上浮不符合市场经济原理”的“宏论”之后,又有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白津夫的高论出炉——
“白津夫称央企强强联合导致垄断、压制竞争的说法并不成立”(《上海证券报》3月7日),白教授认为,竞争只能是来自于不同出资人之间。同一出资人条件下竞争,只能是竞争企业共同损害出资人的利益,因为这种竞争可以不计或无视成本,竞争的结果要由出资人最后买单。
首先必须澄清一点,国有垄断行业并不是白教授所断言的国资委的“所出资企业”。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国资委只不过是全体国民的委托人而已。白教授的观点,乍看似乎很有道理。是啊,国有垄断行业属于全体国民,出资人确实只有一个。现在WTO对我国的保护期即将结束,跨国巨头很快就来分享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取消内部竞争,掉转枪口一致对外,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否则一味搞窝里斗,那必将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自残手足,白白便宜了那些跨国公司。
话是这么说,可老百姓说得好,打铁还得自身硬。经济学家也说过,一千艘小舢板绑在一起成不了航空母舰。如果相信央企重组就能构建一个竞争力强的国产跨国巨头,能够与跨国大鳄分庭抗礼,甚至打败外敌的入侵,那就未免太天真了。我们知道,所谓的央企强强联合,其实并不是真的强,都是凭借垄断地位换来的外强中干。报道常说,央企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政企不分、人员冗杂,主业不突出、国际竞争力不强,内部层级太多,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造成很多中央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低下,是中央企业重组的直接诱因。
上述问题的真实根源是什么?不言而喻,正是拜垄断地位所赐。只要凭借垄断地位,巨额利润就会滚滚而来,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国企老总还会费尽脑汁去改革创新,加强管理,淘汰冗员,提高效率?改革是知识上的冒险,况且这些可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啊。就拿冗员来说,这些多出来的人多是领导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沾亲带故的,拿谁开刀都下不了手。再说,反正工资等成本由国家出,又不是领导自己的钱,何必为了虚拟的出资人而得罪了现实的关系户呢。
说到垄断行业内部竞争将损害出资人利益,那更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单就电信行业分拆为例,话费日益降低是不争的事实,单向收费很多地方开始试行,服务质量提高也是看得见的,而这些都是内部竞争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通信公司必然深挖内部管理,控制企业成本,积极创新,企业的效率提高,竞争力自然就上来了。请问,这样的内部竞争损害了出资人什么利益?这不是典型的睁眼说瞎话吗?竞争力提高了,即使不是国产跨国巨头,也一样具有与外来者竞争的资本。来自小企业的鞋子和玩具打入国际市场,搞得发达国家寝食不安,屡屡举起反倾销的大旗,不正是最好的说明吗?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家、专家学者一直遭到民众的诟病:屁股坐错了地方。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排除单纯的理论与现实脱节带来的误解,但更多的却是学术精英拿了某些部门的好处,继而为人家摇旗呐喊,试图用自身的影响力左右政府的决策。无论哪一种情况,有关决策部门必须甄别真伪,谨防错误的理论祸国殃民。
|
对 管理咨询与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与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