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海工装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提高配套能力成山东制造业当务之急 |
|
http://cn.newmaker.com
12/14/2004 3:41:00 PM
佳工机电网
|
|
时下,提高配套能力已成为山东制造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从日前召开的山东省大企业集团座谈会上获悉,山东省制造业产品的产销率今年前10个月达到了98%,但省内配套能力却不足80%,依赖省外零部件的配套直接降低了山东省制造业产品的利润率。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山东制造业已经建立起相对完整的行业体系,形成了巨大的存量资产和生产能力,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好产品,但其配套短腿却亟待拉长,提高重点装备的配套能力已刻不容缓。有关人士认为,制造业配套能力的欠缺在汽车工业表现得最为明显。山东省现有规模以上的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企业240多家,但据山东省经贸委产业政策处负责人透露,赛欧自在山东投产以来,销售量一直是行业龙头,但对于年产5万多辆的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明年将达到10万辆),山东省汽车零部件的配套能力尚不足10%,大量的零部件还要依靠从上海总部运进。
据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可基透露,东岳汽车明年将推出4种新款车,也想把零部件配套立足于山东。但性价比的高低成为制约赛欧能否从山东采购零部件的关键。黄可基说:“有些零部件在国内采购还不如从国外配套,因为山东生产的部件不少,但好多并没有与通用汽车的标准接轨。”
事实上,山东省内的济宁、莱芜、滨州等地有着点多面广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厂子不少,规模不小,生产部件也很多,但互不配套。生产轮轴的在省内找不到相应的轮子,生产车体的找不到相应的汽车电子产品。山东省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局长王万良指出,汽车只是山东制造业的一个缩影。零部件生产得再多,但不能进入整车或整台机器的采购目录,你的产品就难以产生最大利润。
不能配套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装备技术问题。据山东省经贸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山东的技术改造投资连续7年保持全国最高水平,每年从国外进口10亿美元以上的零部件生产设备,且零部件的装备水平、生产水平并不逊色于国外大厂商。关键是没有按整车、整台机器的配套要求来生产,没有达到国际通行要求的档次和水平。
零部件配套半径缩小,就能降低成本、提升利润,这不但是纸面上的理论,更是摆在现实面前的商机。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重型汽车生产都在滑坡,但中国重汽效益却大幅攀升,为什么?因为位于济南市的中国重汽,其零部件的国内配套率已经达到了85%,而在山东省内的配套已经超过了60%。重汽效益的提升、产量的增加,同时刺激了零部件生产企业利润的增长。
|
对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 有何见解?请到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