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与服务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中国企业要走开放性创新之路 |
|
http://cn.newmaker.com
10/31/2006 10:34:00 AM
佳工机电网
|
|
在世界工业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专家们指出,自主不是排外,创新必须开放。
徐滨士:自主不是排外创新必须开放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以一种极为开放的心态阐述了他的观点。他指出,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是,引进的东西不少但是再创新的东西却不多。
徐滨士进一步解释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依靠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是众多国家的共同抉择。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和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差距。因此,中国必须在更加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的全方位国际合作。
记者了解到,徐滨士目前担任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职务。据介绍,他最近完成了一项重大发明,即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利用这种独创性的技术成果,在报废的汽车发动机缸体上刷上纳米材料后,不仅可以使发动机缸体修复如新,其耐磨性还得到了显著提高。仅汽车废缸体修复利用这一项技术,其产值有望达到上千亿元。
据悉,再制造工程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和环保为准则,以采用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针对损坏(含战斗损伤)或报废装备零部件,在失效分析、剩余寿命预测和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高新表面工程等先进再制造技术,使其迅速恢复并超过原技术性能和价值,以形成再制造新装备或零部件的系统工程。
徐滨士坦言,再制造工程是国内一个新学科,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应运而生的一门新的边缘、交叉、综合和复合性学科,这个学科是要吸收众多学科的精髓才有创新成果的。他倡导,在诸如此类的工程创新中,要根据国情走开放性创新之路。
李熙德:中国企业正在由“跟踪型”向“创新型”转变
对于徐滨士院士的观点,欧亚思国际构想集团总裁李熙德表示赞同。他认为,自主创新应是开放性的,不能关起门来搞,开放非常重要。只有充分利用开放的优势,了解国际科学技术的前沿,站在前沿上创新,才不致于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他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无论是发展战略、技术、市场都在进行转型,开发性创新是成功走出去的关键。
李熙德说,如今的中国企业已不再是被动的“跟踪型”企业,而是在主动出击,向“创新型”企业转变,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在全球设立自己的品牌、研发技术、销售渠道和服务中心。为了区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他们还需要在全球新科技的发源地以及拥有大量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地方建立研发中心,配合本国的创新活动。这需要使更多、更新的活动走向国际化,对很多中国公司来说,走全球化之路是在这场新的竞争游戏中获胜的关键。
站在全球化的视角,李熙德还积极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出谋划策。他认为,中国企业要从全球化中获取竞争优势,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培养和建设:
一是建设全球化的基础设施。攀登国际化阶梯的第一步就是建设扎实的基础设施。一个公司可以通过并购、战略联盟或者建立地区总部的方式构筑全球化的基础设施。
二是培养必要的创新能力。中国企业应重点培养“世界性的能力”,然后,通过自身的系统建设弥补差距。
三是建立持久的竞争力。中国企业还需要适应社会环境,建立持久的竞争力。
李熙德指出,从一定程度上讲,以上三个步骤可能会有重叠,下一步的准备可能与前一步的实施平行。但是,全球化会在较长一段时间消耗大量资源,企业应知道哪一步是最重要、最应该集中精力去做的,并且有必要了解,其中一步是将来的各步的基础。
李熙德强调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开放性”地创新,对于有决心、精力、资源和能力攀登全球化阶梯的企业,全球化带来的回报将是巨大的。
|
对 管理咨询与服务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与服务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