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检测/认证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中国制造”:期待一次惊险飞跃 |
|
http://cn.newmaker.com
9/26/2006 8:15:00 PM
佳工机电网
|
|
“中国制造”的软肋
中国制造的玩具占全球产量的70%,鞋类产品大约占全球产量的50%,彩电占全球产量的45%,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24%,等等。在多个行业中,中国都位居全球第一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
这种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中国制造”,具有一种共性的生产模式:利用自身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受国际大企业委托进行生产,具体如下:美日欧国际品牌商(或大型零售商)定出技术标准,按照效率原则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发出订单;日本、东南亚、中国港台等地的企业成为订单的第一承接人。贴牌生产的企业组织完成最终的生产过程。
在“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下,中国代工企业只赚取少量加工费——根据广东省2004年的相关统计,这类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2.8%。却将耗能过大、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留给政府解决。
多重考验
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全球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去年,全球共采取反倾销措施131起,其中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有40起。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至今年6月底,共有32个国家或地区针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措施调查288起,涉案金额71亿美元。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李成钢谈道,除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反垄断、337知识产权调查等这些常规武器外,各种隐蔽性强的技术性壁垒、绿色壁垒也在不断出现,这有可能对“中国制造”更具有杀伤力。
成本进入加速上升期
2004年下半年至今,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大幅上升不断压缩“中国制造”的利润空间。目前,以“中国制造”主要基地珠三角为例,企业在加工贸易中获得的平均利润率在3%至5%左右。广东社科院的丁力预计成本大幅上升将使企业利润空间在3至5年内消耗殆尽。
“塑料的价格连年来大幅上涨,目前的价格上涨了1万多元/吨,比去年又将近翻了一倍,但我们玩具出口价格上涨大约只有5%,企业陷入了生存危机。”东莞一家玩具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大吐苦水。
国际油价从2004年由年初30美元/桶飙升至2006年上半年73美元/桶,对珠三角用油或石油副产品较多的陶瓷、建材、服装、玩具等行业带来很大困难。
土地和环保成本也呈现上涨趋势,企业要加大在治理废气、污水和废料等方面的支出。
将何去何从?
随着印度经济发展重点从服务业向制造业转移,2005年超过2/3的外国投资进入了印度制造业。2006财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印度制造业增长率达到10年来的最高记录11.2%。
根据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的说法,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利润将沿着产业链流向上游的标准制定者;自主品牌和研发能力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的生产模式和利润分配格局已经形成:美日欧国际品牌商(或大型零售商)掌握着渠道、品牌和标准。他们拥有最高的定价权,享受丰厚的利润;产业链的中端,日本、东南亚等地掌握研发力量,拥有较强的讨价还价的能力,并赚取研发费用;产业链的低端,中国企业利用生产要素廉价的比较优势赚取加工费用。
丁力认为中国企业要想获得“话语权”,只能向产业链的上游走,获取自主品牌和研发能力。他说,“这将是‘中国制造’一次惊险的飞跃”。
|
对 产品检测/认证 有何见解?请到 产品检测/认证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