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照明/健康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战略转型:高端并不是家电企业救命稻草 |
|
http://cn.newmaker.com
6/15/2006 11:35:00 AM
佳工机电网
|
|
近两年来,国内家电业战略转型之风盛行,其核心内容就是从价格战迈向价值战的转型,从中低端市场的争夺转向中端市场的突围。应该说,这种转型代表了我国家电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也是众多家电企业实施差异化突围、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但是,高端并不是我国家电企业唯一的道路,更不是救命稻草。相反,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家电企业而言,还存在着经营风险和压力。
劲刮高端转型风
近三年来,由于受到家电业大环境的影响,增长模式从快速走向缓慢,市场竞争从不激烈走向白热化。企业的经营利润也受此影响,面临不断下滑甚至亏损境地。同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的紧缩银根、控制产能过剩等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
无论是大型家电集团,还是中小家电企业,都面临着如何生存与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两大难题。特别是在产品、技术、渠道、促销等高度同质化背景下,家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差异化突围就显得格外艰难。就连以LG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在实施了多年的本土化策略后,也开始全面转型并实施高端战略。
这一战略亦得到了国内企业的积极响应,尤其以价格恶战激烈而闻名的彩电和空调两大领域,企业掀起了一股效仿和学习的高端转型风潮。海尔、美的、长虹、康佳、奥克斯等众多企业,都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在不同时间先后停止参与市场的价格恶战,并转向中高端市场的份额争夺和企业形象重塑。
海尔是国内率先展开高端转型的代表者。在之前的市场竞争中,为了确保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海尔曾一度贴近市场竞争,参与到中低端产品的价格竞争中。但是这对企业的经营利润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特别是在规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效益却未同步提升。随后,海尔便率先在整个集团提出了“高价值战略”,即为消费者提供高价值含量的产品,不参与市场的价格竞争,转向通过产品功能、售后服务等手段来参与市场竞争。
外资品牌LG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转型更具代表性。以本土化战略为推动,LG迅速在中国市场上保持了快速增长,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等同步提升,但是经营利润却受价格战所累,迟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LG迫于全球化战略的需要,在中国市场上也导入高端战略,以高技术、高价值的产品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80%左右的家电企业都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战略转型的意图和目标,其根本内容就是停止参与价格战,转向加强中高端新品的推广和研发力度,从而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不是救命稻草
应该说,家电企业实施的高端战略在方向和意图上无可厚非,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再发展和正常运营,然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容易遭遇诸多难题和瓶颈,并不能够成为所有家电企业再发展的救命稻草。
笔者以为,一方面,在转型初期,企业的利润和规模难以平衡。特别是一些大型家电企业,长期以来的发展是以规模化为推动,如果短期内实施了高端战略转型,就会从根本上造成对企业规模,特别是市场份额的影响。
这样,尽管平均效益提升了,但是销售规模却因此下滑。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这种转型所要付出的代价过大,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容易因此而陷入绝境。
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的战略转型手段单一而乏力。就是通过简单的停止低价格销售,转向推出新产品,提升价格体系,从而达到转型的目的。这种手段,在产品功能上缺乏更好的技术和功能支撑,在品牌上更缺乏对消费者的诱惑和拉动。而在其他环节上,服务、技术、市场等却没有同步转型,形成有力的支撑效应。如此一来,就会进一步加剧企业对于市场操作的不稳定性。高端转型不成,反而将中低端市场的份额丢失,这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难题。
同时,还应当清楚地看到,这种转型在理念和操作模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首先,从中低端市场转向高端市场的竞争,企业缺乏操作经验,原先操作模式也无法辐射借用。其次,当理论上的战略目标遭遇具体市场竞争时,由于缺乏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和学习,企业无法控制其过程和主动权,很容易中途折翅。
因此,对于众多家电企业而言,战略转型不能操之过急,初期应以观望为主。其次,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整个高端市场容量有限,一窝蜂而上容易再度引发市场的无序竞争。再者,高端只是细分后的市场,在高利润的背后还存在着高风险,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承受。
今后发展乏力
由于这些家电企业的转型,都是围绕着从低端直接迈向高端的战略转型,其核心目的就是要提升经营效率,可以说是在利益主导下的转型。这显然从立足点上就是错误的。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决定城乡二元化结构在长期内是并存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定位,也决定我国家电市场的消费主流还是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注定只能成为少数企业的游戏场所,并不适合所有家电企业,而中低端市场通过规模化支撑,还是能够获得强大效益。
因此,欲通过高端市场的丰厚利润为支撑,来推动企业经营利润的上涨是不切实际的。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一旦高端转型不被有效控制,还会出现一窝峰似的扎推高端,造成恶战不断,最终将高端市场演变成低价竞争的阵地,再度掀起新一轮的白热化竞争,变成“形式高端,内容低端”。
其次,作为高端转型的支撑,企业多是采取的以新品涨价为手段,而在产品技术含金量、品牌支撑等核心手段上缺乏足够投入。目前,许多企业的新品涨价蕴育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新品的价格与实际价格不吻合;另一方面,产品的定位与品牌难以形成协调性互为支撑。最终造成消费者难以接受,市场销售出现停滞,转型遭遇销售负增长,最终企业的规模效益出现问题,发展陷入“四不像”的尴尬境地。
可以预见,目前国内家电企业的高端战略转型,在短期内无法成为企业突围或差异化发展的跳板,甚至还会造成企业对于规模和利润的比例失调,让企业陷入发展的困境。而对于高端转型,关键就是能够找到足够的支撑点,实现更稳定的发展,坚持不懈地执行下去。
|
对 家电/照明/健康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家电/照明/健康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