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公路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政府要动真格 宏观调控汽车产业的思考 |
|
http://cn.newmaker.com
6/13/2006 11:48:00 AM
佳工机电网
|
|
针对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政府要动真格的了。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国斌表示,发改委正在研究调控措施,拟对汽车行业新增产能及自主品牌等方面做出要求。据统计,去年我国整车销量为575万辆,今年第一季度达到173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7%。与此相对的是,目前汽车行业产能过剩达200万辆。有专家预测,如不对汽车投资进行限制,“十一五”末期汽车产能将超过2000万辆,较实际需求多出一倍多。
汽车业似乎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而政府的“手”真能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吗?最近牵扯到汽车业整改的两个重要政策,揭开了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序幕。一个是国务院关于治理过热产业的1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另一个就是即将出台的《关于汽车行业结构调整若干意见的通知》。前者是针对所有产能过剩行业制定的,汽车业被视为严查对象,给予重点关注;后者则是汽车业整改的具体方案,意味着国家将对汽车业进行专项整治。
发改委的一位官员在解释11号文件时称,对于汽车新增产能,必须符合自主研发的条件,合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在这一点上将同等对待。“合资企业至少要明确新增产能为中外双方合作研发,外国投资者已经在合资中得到实际利益,他们应该支持中国改善和整顿产业结构的步骤。”
在《关于汽车行业结构调整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有对11号文件汽车业整改内容的详细解释。除了所有乘用车生产投资项目都要满足自主品牌、自主开发产品的条件之外,现有企业异地建厂,也必须满足产销量达到批准产能80%以上的要求。根据此通知,有专家理解为,国家将不再新批中外合资乘用车企业,目的是加大力度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
产能调控的第一刀砍在了合资企业身上,但这一刀却砍得有些无力。在汽车行业“十一五”规划中,要求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必须突破60%。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5年15家合资企业在华生产的乘用车近21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70.3%。在当今合资企业依然一支独大的现实下,60%的自主品牌目标显得有些不切实际。逼迫合资企业搞自主研发,这一目标就能实现吗?
合资企业搞自主研发可不可行,业内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从当前情况来看,各合资企业内部建立的研发机构,基本上是为了防止引进车型水土不服而设置的。标致雪铁龙集团驻中国首席代表博毅表示:“目前还没有合资公司能生产出真正具有中国风格的汽车,不管是别克还是天籁,都是基于原有的平台,因为成本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针对国内油品质量及道路条件,对引进车型进行本土化调校,在没有研发机构的前提下,也是可以完成的,其他诸如更换内饰、增加配置、加长车体等,也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很多合资企业建立的研发机构形同虚设,研发人员干的是调配人员的活儿,浪费投资不说,还耽误了人才的发展。
让合资企业搞自主研发,会不会是政策制定者们一厢情愿?因为政府部门在新增产能项目报批上设置这样一个门槛,如果外方敷衍了事,中方也不真心实意去做,自主研发就成为一句空话。审批松了,大家都想着钻政策的空子,结果还是回到“市场换技术”的老路上;审批严了,合资企业没有新车型可引进,轿车合资的大门可能就要关闭,导致国家税收大幅减少。
据调查,今年前两个月,汽车企业中亏损的占46%,总亏损额达到11.6亿元。有人说,原因在于外方通过大量进口零部件赚取利润差价,导致合资企业入不敷出。国家对合资企业引进车型设置门槛,可能是基于上述原因,但这种做法对自主研发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事实上,随着《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的全面实施,CKD组装将成为过眼云烟。如今凯迪拉克放弃国产,宝马宣称加大国产化率,都是跨国企业对该办法的积极响应。
受产能调控影响最大的不是合资企业,而是本土企业。奇瑞董事长尹同耀表示,由于产能紧张,奇瑞每个月都欠下1000多辆的订单。目前奇瑞的产能在20万辆左右,而2005年其销量就达到了18.9万辆。对于奇瑞这样的民族企业来说,由于单车利润太低,必须大批量出货才有盈利的可能。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现实下,只有扩大产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产能利用率在75%以上是正常范围,因为企业需要有25%左右的产能储备,用于预防市场波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求企业的产销量必须达到其全部产能的80%以上,明显是不懂市场规律的做法。
奇瑞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秦力洪表示,就目前的市场需求而言,现有的产能以及在建的产能,也许确实“过剩”了,不过中国的市场规模也在急速扩张,目前“过剩”的产能,在未来可以通过开拓市场、把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使产能得以释放。
按照专家的说法,中国汽车业只不过是结构性过剩,即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反而不足。在我国100多家汽车企业中,年销量不足1万辆的企业达72家,其中年销量在1000辆以下的有46家,这些企业不是应该限制其扩产,而是应该勒令其退出,否则资源浪费将相当严重。但是,对那些蒸蒸日上的本土企业,则没有必要围追堵截;在新建项目上设置重重障碍,无疑是在削弱自主品牌的力量,打击其自主研发的积极性。
有人将房产和汽车做对比,认为政府在宏观调控上有不少失当之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房产业,在大部分居民无购房能力的现实下提前进入市场化,导致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市场泡沫泛滥。市场竞争已达白热化程度的汽车业,完全可以根据市场规律走,本不需要政府再插一腿,却被紧紧揪住不放。政府直接运用行政手段处理问题,往往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不如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优胜劣汰。对于汽车业,更应该如此。
|
对 汽车与公路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汽车与公路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