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通信/网络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摩托罗拉巩固汽车通信竞争实力 |
|
http://cn.newmaker.com
4/12/2006 11:48:00 AM
佳工机电网
|
|
摩托罗拉公司作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企业,在无线、宽带以及汽车通讯领域都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和经验,已经成为汽车电子行业中一家独特的全球供应商。摩托罗拉的汽车通讯以及电子系统,对全球汽车电子行业影响巨大,该部门一直以来致力于提供嵌入式车载智能通讯系统,在动力总成、底盘、传感器和车身电子控制等诸多领域都有贡献。但就是这样一个很重要的部门,摩托罗拉却不想将其继续推进,近日与德国大陆集团的联姻宣告其汽车电子事业的彻底终结。
急于甩掉包袱?
根据EE Times的报道,2006年4月3日,大陆集团和摩托罗拉公司宣布,双方已就大陆集团收购摩托罗拉汽车电子业务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全球领先的汽车配件供应商大陆集团将以约10亿美元现金的方式收购摩托罗拉包括汽车控制、传感、车身电子和车载通讯系统在内的全部汽车电子业务,并将购进的摩托罗拉汽车电子业务并入大陆集团汽车系统分部。受特别成交条件和法律法规制约,整项收购交易预期将于2006年上半年完成。针对此次交易,中国电子报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林信孚先生,但林信孚表示,由于目前双方购并尚未完成,暂不能接受记者的任何采访。有专家表示,出售汽车电子后的摩托罗拉又将甩掉一个包袱,从而非常有助于其集中精力在无线和宽带通信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其实,早在2005年9月中旬,摩托罗拉脱手汽车电子业务的想法便已浮出水面。《华尔街日报》对此做出分析:摩托罗拉考虑出售其汽车电子部门,主要是因为汽车配件产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降低了购车成本,进而导致整个产业形势不容乐观。
作为摩托罗拉主营内容的手机设计制造业务,近来频频遭遇尴尬。随着手机市场的逐步趋于饱和,如何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已经变得非常棘手,市场压力相当巨大。尽管摩托罗拉在手机的产品类别上兼顾了高中低档,但市场并不如预期。再者,在无线和宽带业务层面上,面对全球电信领域愈演愈烈的整合之风,摩托罗拉在反思之余确实应该有所动作。同时,在互联网业务的冲击下,传统电信企业纷纷采取兼并重组的方式壮大实力,力图在竞争中拥有更多发言权,摩托罗拉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非常值得推敲。所以收缩战线,精简业务范围,积聚资金应该是实现跨越的第一步。
而对合作方而言,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配件供应企业之一,大陆集团在车辆动态技术上拥有核心实力,并进行了长期探索,2005年曾创下了138亿欧元(172亿美元)的销售佳绩。大陆集团对摩托罗拉的汽车电子系统非常欣赏,而且收购其汽车电子部门对于大陆以后的长期发展也是极其有利的。专家预计,并购摩托罗拉汽车电子业务后,大陆集团汽车系统分部将在目前52亿欧元(65亿美元)年销售额的基础上新增16亿美元。所以,此次交易对双方都有益。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赛迪顾问半导体行业高级分析师李树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摩托罗拉脱身汽车电子业务未尝不是明智之举。首先,汽车电子领域相对封闭。尽管汽车电子企业与整车企业唇齿相依,但其关系往往是通过多年的合作建立起来的,而且合作关系一旦建立便非常稳定。这便意味着,如果其他企业意图打破某些关系开拓更大市场的话,其难度非常之大。再者,尽管摩托罗拉的汽车电子业务在技术层面上已经非常成熟,但其与整车制造企业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理想,战略基础并不雄厚,因此从长远来看,大的突破不大可能,所以与其维持现状,不如将其出售给一家更有实力去做的企业。另外,从市场份额来说,汽车电子在摩托罗拉整个业务中的比重并不是很大,如果将精力花费在汽车电子方面却收效甚微的话,对摩托罗拉来说是不划算的,而将汽车电子整体出售给德国大陆,达到了双赢的理想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未来摩托罗拉将重点关注无线和宽带业务,所以收缩
战线是必要的。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袁大宏教授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基本类似的观点:摩托罗拉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竞争力比较差,与其挣扎着维持现状,不如交给一个更能把这个业务做起来的企业,摩托罗拉与大陆的结合可谓水到渠成。再者,汽车电子市场很难进入,摩托罗拉已经交出高额学费,再进行投入并不见得能有几分成效。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谋求更大的市场突破,摩托罗拉已经走上战略调整的征途。
|
对 手机/通信/网络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手机/通信/网络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