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讯/办公文具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争赌NAPA:家电企业翻身一役? |
|
http://cn.newmaker.com
4/2/2006 2:11:00 PM
财经时报
|
|
一直以来,家电厂商在笔记本市场的动作,似乎总落在传统IT厂商的后面。但最近,英特尔推出的“双核迅驰”(NAPA)技术平台,却被家电企业视为翻身的“拐点”。
“海尔认为NAPA是全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换代产品,就和当年的迅驰和P4一样。我做好了全部准备,就等着在4月发动更大的攻势。”海尔笔记本产品总监祝永进向《财经时报》如是说。
实际上,和海尔一样,TCL、夏新等家电巨头也纷纷瞄准了NAPA带来的机会。今年1月,趁英特尔发布NAPA平台以及“欢跃”平台之际,海尔、夏新就推出相关的NAPA笔记本,而TCL总裁李东生更是宣布将首款NAPA产品赠送给英特尔CEO欧德宁。
相比之下,传统IT企业争夺NAPA的步伐显然要慢上半拍。直到3月,全球个人电脑三巨头的戴尔、惠普、联想才迟迟发布各自的NAPA新品。而此时,几大家电企业均已经完成了第一轮NAPA宣传攻势。
“手机行业从黑白到彩屏的转变,造就了国产手机的短暂辉煌。NAPA也同样可能给家电厂商带来翻身的机会。”某业内人士认为,尤其经过过去两年的磨练,海尔、TCL等家电企业已经显示出了惊人的赶超能力。
英特尔的偏爱
对于家电企业而言,与英特尔同步发布NAPA产品,这在几年前几乎还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然而,随着英特尔逐步将战略重心向数字家庭转移,家电企业与英特尔的亲密程度正与日俱增,反而是传统的IT企业遭到了英特尔的冷落。
从2004年7月英特尔将迅驰二代技术的首发权交给海尔开始,英特尔就一直不遗余力支持海尔。除了在海尔工业园建立数字家庭实验室外,英特尔更在技术培训、推广费用等方面实施全面倾斜政策。
“海尔在去年就得到了英特尔在NAPA方面的战略性支持,因此做好了前期的一切准备,也没有库存压力,保证了在NAPA笔记本方面的迅速跟进。”祝永进透露说,目前海尔已经在全国数万家终端店做好了宣传准备,只要一声令下,即可启动全面攻势。
据祝永进透露,海尔还推出了一款自主开发的NAPA笔记本,并迅速将NAPA笔记本的价格降低,以进一步抢占这一新兴市场的份额。
同样,TCL也得到了英特尔异常热情的“关照”。“早在2004年底,TCL即与英特尔将NAPA列入双方重要合作课题,即使在英特尔2005年初首推Sonoma平台的前提下,TCL也从未动摇过对NAPA的追求。” TCL集团副总裁杨伟强说。
2005年,杨伟强在整合完TCL笔记本研发资源后,并没有盲目上马Sonoma笔记本,而是将目光放得更远。“匆忙上马Sonoma难免会出现心有余力不足的情形,而对于更具革命性的NAPA平台,我们希望在产品研发方面做到提前准备、一击中的。”杨伟强说。
尽管戴尔、惠普等IT巨头在去年纷纷转投AMD怀抱,但英特尔并没有因此放弃与这些巨头的合作。
“英特尔也同样希望它们跟着推NAPA.毕竟现在的笔记本市场,这些一线大厂还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某业内人士认为。
开启个人消费时代
无论是海尔还是TCL,均将NAPA平台视为挑战国际IT品牌的“拐点”。
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形势也确实在朝对家电企业有利的方向变化。在2005年之后,以商务客户为主的笔记本时代已经结束,而以个人和家庭消费为主的笔记本时代正在来临,从这点看,家电企业在笔记本领域的优势正在逐渐凸显。
从短期来看,以联想、戴尔、惠普为首的一线IT厂商的地位还无法动摇。但是,国内笔记本市场的井喷,却为海尔、TCL等新兴家电势力提供了大幅增长的可能。尤其家庭购买者的增加,更为家电品牌带来了良机。
计世资讯副总裁郭海涛也认为,2006年国内市场上笔记本的销售总量虽然不会超过台式机,但笔记本市场的整个蛋糕会进一步变大。
根据计世资讯的预测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市场笔记本销量将达到328万台,增幅将超过40.1%。
“当然,NAPA只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家电企业要真正赶超主流品牌,还需要其他各个方面的全面努力。”深圳某家电厂商人士向《财经时报》坦言。他认为,在技术同质化的时代,有针对性的品牌运作以及家庭路线,将成为家电企业区别传统IT企业的最大标志。
|
对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 有何见解?请到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