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公路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从51%到9%:进口车降幅“刹车”的背后 |
|
http://cn.newmaker.com
1/25/2006 2:14:00 PM
21世纪经济报道
|
|
度过了中国汽车行业加入WTO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经历了进口汽车市场政策大调整的洗礼,2005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
“去年年初销量大幅下滑,从6月份销量回升,2005年全年比2004年销售增长了20%。”美国风行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黎明告诉记者说。
有一组数据可佐证上述说法: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汽车144161辆,是2004年同期进口量158495辆的91%,同比下降9%。而2005年一季度的数字显示,进口车销量减少近51%。
从51%到9%,进口车降幅滑坡的背后隐藏怎样的市场变化呢?
中国进出口汽车贸易中心总经理丁宏祥向记者描述了2005年进口汽车市场有四大特点:一、政策调整带来进口汽车的经营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非授权经销商和贸易商逐步退出,授权经销商地位进一步明确,外商独资或控股的进口汽车总经销商出现;二、国产汽车的竞争能力提高、替代性加强带来进口汽车的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国产日系车的崛起,中高档轿车进口减少,越野车进口快速增长,2.5升以上进口与2004年比略有增长;三、进口数量由大幅下降到逐季回升,其中一季度进口降幅较大,二季度进口有所恢复,三季度进口快速增长,四季度基本持平,全年预计在16万左右,比2004年略少一些;四、进口车价格基本保持稳定,降幅为3%。
市场缓升
在1月21日召开的亚运村交易市场年终论坛上,丁宏祥给出一组数据:2005年一季度进口车量减少51.1%;二季度有较大恢复,仅减少13.4%,5月份当月进口11165辆,与2004年同期11864辆基本持平;6月份当月进口15451辆,比2004年同期17318辆仅减少10.8%。进入三季度进口激增,尤其是越野车47385辆,比2004年同期26714辆增加20671辆,增比77.4%。
显然,进口车市场如同去年的股市,呈现出一个逐渐回升的弧线。
而来自天津的统计也显示,去年1-5月,天津口岸进口汽车19674辆,货值6.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8%和34%,其中以日本、韩国和德国车进口量下降最为明显。到了去年9月份,天津保税区进口汽车6717辆,价值1.9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5%和56%,越野车进口呈激增势头。截至到9月份,天津口岸一共进口汽车43236辆,价值13.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13.5%和13.7%,进口的排量在2.5升以上的越野车型达到3006辆,比前年同期增长两倍左右。
另外,从统计数字也可以看出,汽车进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车型结构上,进口轿车总量同比减少36%。2005年1-11月,进口轿车为66877辆,比去年同期104486辆减少37609辆,减少36%;其中,2.5L以下轿车进口降幅明显,进口数量由2004年同期进口轿车总量的62.5%下降为39.8%。
“主要原因是中高档日系车相继国产对中高档进口车的替代作用增强。”丁宏祥说。
越野车却大幅增加。2005年1-11月,共进口越野车59734辆,比2004年同期31390辆增加28344辆,增长90.3%,其中2.5L以上的中高档越野车进口占总量的近90%。其中5、8、9、10、11月,进口越野车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124%、111%、197%、128%和199%,而5、8、11月份当月,越野车进口量更是超过了轿车进口量。
国别结构上,日本、德国、韩国进口轿车数量下降较大,美国、韩国进口越野车数量大幅上升,但从日本进口越野车的数量仍然最大。
最重要的变化是,进口车经营主体发生较大变化。
按照《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简称《办法》),2005年起只有得到国外汽车厂家授权的企业才有资格进口和销售进口汽车,由于大部分进口企业无法获得国外汽车厂家的授权,纷纷退出汽车进口市场。
“非授权经销商和贸易商的逐步退出,使得授权经销商地位进一步明确。同时,《办法》对汽车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放开,允许外商独资和控股的进口总代理商进入,也使进口车经营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政策主导
2005年进口汽车数量由大幅下降到逐季回升,丁宏祥分析主要原因是,一季度是进口汽车相关政策调整的衔接期,由于政策不明朗,经销商不敢订货,加上2004年下半年大多数进口汽车经销商亏损,为控制风险,订货相当谨慎,直接导致一季度进口量锐减。随着政策的明朗和经销商开始盈利,经销商开始追加订单,5、6月份进口量有所增加;三季度,进口量进一步激增,达到或超过2004年每月1.5万辆进口的平均水平,11月份为1.6万辆。
2005年,汽车行业的确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其中约有7项左右了进口车市的命脉。
这些政策包括1月1日的依据WTO协议“取消配额,实行自动进口登记”,这项政策使进口汽车较以前更为容易,只要有授权即可登记,无授权则无资格登记;同日实施的“进一步降低关税,关税税率全部为30%”,这对进口汽车降低成本有利,特别是对大排量汽车而言,降幅较大;4月1日实施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短期内提高国产新车的成本,延缓新车上市速度,抑制简单的SKD;10月1日实施的落地征税,则使进口商资金占用增加60%,资金压力加大以及人民币升值等等。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是很重要的一个,它迫使非授权经销商退出,授权经销商的地位得到加强。”丁宏祥认为。
按照《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和进口车自动许可登记办法的规定,未取得国外汽车厂商授权的经销商不能取得自动进口许可,这使得汽车进口企业大幅减少。据商务部机电司统计,2004年我国从事小轿车进口经营企业是2500家左右,2005年1月1号执行进口车自动许可登记办法时,减少至900家。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第六条要求,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汽车,需授权境内企业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境内设立企业作为其汽车总经销商,制定和实施网络规划。
依此规定,目前,许多境外企业都已经在中国成立或准备成立投资公司、由子公司担任该品牌的中国总代理。
丁宏祥表示,此举在使进口汽车市场进一步规范化的同时,也将引发国外汽车厂商在华进口车运作模式及渠道的一场变革,这个变革体现在其对货源、价格和网络的进一步控制上。
预测
2006年年初,有两个新的政策对进口车市影响显著。
一个是,按照WTO协议规定,我国汽车关税到2006年1月1日,整车关税要从之前的30%减为28%,而到2006年7月1日统一下降到25%
也就是说,进口车价格将进一步的下滑。以斯巴鲁为例,到岸价如果为50万元,1月1日之后,该辆进口车的成本价降低了1万元,而到2006年7月1日后,成本则降低2.5万元。
另一个是,汽车消费税的调整,虽然相关办法和税率尚未完全敲定,但针对大排量汽车征收高额的消费税已经是明确的方向,因此排量越大的进口车成本增加的幅度就越大。
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近两个月大排量进口车特别是越野车的消费潜能得以提前释放,高档进口车的销量持续走高。
丁宏祥预测,2006年,进口车市场仍然会更多地受到政策的影响。总体来看,进口汽车市场仍有一定空间,正常情况每月进口量保持在1.5万辆左右的水平;随着进口车总代理商的成立,跨国公司将逐步主导进口车市场,但过渡阶段仍将借助国内大经销商的力量,进口汽车经营短期内将存在多种模式。
|
对 汽车与公路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汽车与公路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