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公路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汽车产业将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
|
http://cn.newmaker.com
1/23/2006 9:36:00 AM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
|
2005年,汽车市场在诸多不利因素下走出低迷,市场总体表现不温不火,产销平稳增长而利润大幅下降。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情况将会怎样?从目前情况看,可以大致判断,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
2006年,宏观经济和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将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预计GDP增幅将达到8%左右。与此同时,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能力将明显提高。此外,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将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可见,汽车市场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居民消费能力总体向好。
国家鼓励内需的政策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在住房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上,国家综合管理部门建议,2006年实施"稳房促车"的消费政策以拉动内需。由于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汽车市场,特别是私家车市场将会获得很好发展。
中国正步入历史上第三个消费高峰,汽车行业将因此获益。中国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超过28岁,迈入成熟的消费者行列。未来三年内中国的零售增长将保持每年13%的增长速度,其中汽车将是人们进一步关注的消费品。
大城市已有车型升级换代加快,中小城镇等二、三级汽车市场面临启动。在大城市中,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累积的汽车升级换代要求正在加速,此外,希望拥有第二辆车的家庭数量也在增加。在一些中小城镇,由于购房的压力不大,购车热正在兴起。而小城镇的消费示范效应及"攀比"消费心理更突出,一旦酝酿成潮,包括公务员、企事业人员、中小私营业主、富裕农民在内的可观的消费能力,对2006年的汽车市场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此外,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还可能呈现以下特点:
汽车市场整体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跌。以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2006年整体车价还会有所松动,但幅度不会太大,可能会在5%左右。但不同的细分市场降价幅度会有所不同。目前,国内中高端汽车市场的利润与国际水平相比仍高出30%~40%,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但15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轿车的价格已基本与国际价格接轨,因此,经济型轿车2006年不可能再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预计2006年新车型对市场格局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现在一些新车的售价已很明确,其新车效应到其上市时也基本上已经消化完毕。经过近年来车价的大幅跳水之后,由于受利润目标的限制,很多厂商的降价空间已被显著压缩。一些有高利润的汽车厂商出于"隐藏"降价实力的考虑,也不可能将价格一降到底。
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将继续成为市场的宠儿。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的使用条件面临能源供应的较大压力。2006年石油需求增幅可能下调,但绝对量继续增长,供需平衡依然十分脆弱,油价大幅下降的可能性极其微小。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制定鼓励经济型汽车发展的政策,此外,新的汽车消费税政策可能将于2006年出台,而原来生产高油耗和大排量SUV的厂商也可能涉足这一市场,因此小排量、紧凑型、相对低价位的经济型轿车将获得较快的发展。
汽车市场将掀起新一轮并购重组潮。目前,我国汽车市场集中度低、配套布点太分散的现象并未消除,急需通过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来调整,以应对入世过渡期结束后的激烈竞争。2005年国资委和发改委纷纷表态支持汽车产业的并购重组,加上2005年汽车市场的调整,使得汽车产业具备了并购重组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2006年,大型汽车集团在市场份额和效益下降的压力下,将会展开大规模的并购重组行动。
2006年进口车价跌幅将有限。根据WTO的规定,2006年1月1日,整车关税要从之前的30%减为至28%,而到2006年7月1日则最终减至25%。随着关税的进一步下跌,进口车价将会受到直接影响。但是,由于关税下跌幅度较小,因而关税下调导致的成本下降最终能否在终端销售价格上体现出来还是未知数。而且降下来的成本也很可能被汇率、市场供需关系及品牌代理制度等其他因素所淹没。
从2006年开始,由于要履行WTO承诺,我国汽车市场将产生深刻的变化。首先,降低关税和取消进口配额,将使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其次,取消国产化限制、不得限制进口部件总成装车、不得规定散件装车的同时必须引进先进技术等,将使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和国产化政策受到冲击,也为跨国汽车公司迅速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快速引进车型,加强对整车生产的技术控制提供了条件。再次,取消发动机的股比限制,使跨国汽车公司不仅可拥有发动机的技术,而且可控股甚至独资生产。最后,取消服务贸易领域的限制,包括整车和零部件的国内销售、进出口和汽车分销服务、汽车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等,跨国汽车公司可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成熟的经验,加强对服务贸易领域的掌控。而这一切影响,都将在2006年初显端倪,这对我国汽车产业来说,将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
对 汽车与公路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汽车与公路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