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讯/办公文具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苹果电脑的单选题:开放还是独立 |
|
http://cn.newmaker.com
1/14/2006 1:18:00 PM
太平洋电脑网
|
|
一直以来,苹果电脑公司坚持自有技术标准并且不向他人进行技术授权的策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至少在数字音乐领域是如此。即使在竞争无比激烈的个人电脑市场,史蒂夫·乔布斯“特立独行”的产品战略也已建立了一定的势力范围。但在微软公司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授权与行业联盟取得巨大成功的示范效应笼罩下的苹果,永远也无法回避这样的问题:一个开放的苹果是否会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呢?
事实上,有关苹果电脑公司是否应该对外进行技术授权的争论贯穿了整个苹果的发展历。苹果迷们坚持只有与众不同、独立发展才能保持苹果电脑高贵血统中的高品质、时尚与创新精神。批评者们则认为苹果电脑产品的标价过高,其应该进行技术授权,让合作伙伴也能生产基于苹果技术平台的产品,就像微软那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有人反驳称即使在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里,苹果电脑的高端策略也能获得足够大的成功;但业界似乎从来没有关注过:开放的苹果是否能统治整个市场,至少是否能够统治个人电脑领域?毕竟,在众多的个人电脑厂商与软件公司投入数以亿计的研发经费来开发产品并竞相降低产品价格的时候,自我封闭的苹果不可能在市场中取得更大的话语权,不管苹果的产品是如何的出众。
最近,有一些管理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尽管在个人电脑市场,价格与兼容才是王道,但在新兴的消费电子市场,消费者有着不同的焦点。时尚、杀手级应用的正确组合、新奇和愉快的体验才是消费电子市场的成功要素;而这,正是苹果电脑的强项。
更陡的增长曲线
专家们的一个论据是苹果电脑近年来在数字音乐市场所获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追溯到2002年,当iPod刚面世时,众多的业内分析家均表示,尽管苹果电脑率先发布产品,但微软在众多硬件厂商与软件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在新兴的消费电子行业取得领先只是个时间问题。现在来看,微软在可见的未来都没可能赶上苹果。
史蒂夫·乔布斯在本月10号的年度Macworld展会上发表讲话时称,2005年第四季度iPod的销量为1400万台,比绝大多数华尔街人士的预期高出了20%。乔布斯用图表展示了iPod不仅总销量在上升,增长速度也在加快:“iPod的增长曲线将会越来越陡。”
苹果电脑以传统的消费电子市场的方式而不是微软模式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iPod帝国,纵观业界,那些大受欢迎的产品如任天堂的游戏机、索尼的Playstation、Tivo的机顶盒等等,都是基于专有技术而不是开放的业界标准。
体验才是王道
《跨越鸿沟》的作者Geoff Moore表示,利用专有技术,苹果可以更专注于开发产品而不必理会业界标准的变幻,而消费者也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购买这些与众不同的产品。“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厂家能够创造出更出色的用户体验。”
哈佛商业学院的教授David Yoffie也同意这种观点:“数字技术厂商开始进军人们的起居室,iTunes方式还是PC方式将会在此领域获得成功目前还很难说。消费者真正在乎的是产品所带来的体验的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苹果电脑在数字音乐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目前仍有超过90%的音乐是通过CD而不是网络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数字音乐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市场,一切都没有定论。
iPod的强大与微软的软胁
参加Macworld展会的众多业内分析家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苹果在2006年将仍会不断扩大其在数字音乐市场的份额。来自Jupiter的分析员Michael Gartenberg说:“iPod在去年第四季度的优越成绩给了微软及其联盟很大的压力”
而Banc的分析员Keith Bachman则表示:“在早些时候的消费电子展览上,我没有看到有任何一款能对iPod构成威胁的产品。”
另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微软在个人电脑市场的成功模式在消费电子市场并不适用。Gartner的分析员Mike McGuire称:“在过去的二年内,微软一直在宣扬自己联盟内的60多家音乐播放器厂商与多家音乐服务商基于微软的Windows Media技术开发出了多少的产品与服务。但这并不是一个优势而是一个劣势,因为即使是基于共一平台,也不可能所有的设备都能与服务平台进行如同专有平台与专有产品间良好的互动。”
|
对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 有何见解?请到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