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拆解跨国公司专利策略三招:猪养肥了再杀 |
|
http://cn.newmaker.com
12/31/2005 9:55:00 PM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跨国公司在专利方面已经挖了很多坑,就等着我们跳进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泓策机构理事长吕文举语出惊人。
从事多年知识产权研究后,吕文举发现:自1999年开始,一些国际大公司开始加快在中国内地的专利申请。其中,韩国专利申请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无线通讯、光电、IT和冷冻空调,日本则主要集中在无线通讯、光电、IT;美国集中在生物科技、无线通讯等领域。而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的一次内部讲话更令他担忧——“2004年,在我国的13万件发明专利中,一半来自外国的公司,主要是跨国公司”。
“当跨国公司在中国完成专利布局,他们就会向国内企业发起专利攻势。”吕文举说,而现在专利布局已经基本完成。
“养肥猪”的收益
刘军就成了跳进这个坑里的人。2000年,来自湖南的刘军带了100多万元来到东莞,在那里开了一家DVD工厂。
虽然是小成本经营,但是刘军的生意还不错。他生产的DVD播放机大部分通过批发商卖到湖南的一些三四级城市,那里的消费者不重品牌只重价格。依靠低价和湖南老乡的快速销售渠道,刘军在众多大品牌的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空间。
当听说飞利浦等DVD专利拥有公司开始向国内DVD机生产商征收专利费,刘军慌了。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之前从来就没有听说过6C联盟和3C联盟,在找了一些律师咨询之后,刘军开始想退出DVD市场了。
“以前生产的机器也要补交专利费。”现在刘军想到的唯一办法是,等飞利浦的律师找上门来就把公司关了,然后再开一个新公司,这样还有可能逃避掉一部分专利费。但是刘军也明白,他的公司永远也做不大。
“这就是典型的养肥猪政策。”吕文举说,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只有等到DVD等产业的产量足够大的时候,才是他们征收专利费的时候。
吕文举告诉记者,跨国公司目前在中国采取的专利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
跑马圈地战略:以世界五百强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在增加对中国投资的同时,通过大量申请专利的方式取得知识产权,利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较低,在中国企业尚未具备与他们抗衡能力的时候抢先占据有利的地位,以建立或维持在相关领域的垄断地位。
布阵战略:锁定潜在及未来市场,待中国企业把市场培育起来之后,收紧包围圈,新账旧账一起算。DVD行业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来自业界的消息也表明,在中国的手机制造行业强大起来之后,飞利浦等GSM手机专利拥有者也加紧了向中国手机制造企业征收专利费的步伐。
标准战略:采用私有协议或行业标准战略,与实力相当的企业相互合作,进行专利的交叉许可,最后形成企业联盟,对外发布联合许可声明,最终构成对整个行业的技术控制,从而形成事实标准。
2003年1月24日,思科起诉华为非法侵犯其知识产权,思科关键的“私有协议”实质是企业标准,但因思科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已逐渐演化为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
用公开技术应对核心专利
“应对专利问题的关键是要先了解对方的专利政策。”在吕文举看来,只要很好地了解这些跨国公司的专利保护政策,在和他们的博弈中,中国企业还是可以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朗科的U盘专利就是很好的突破,它将市场上的公开技术组合起来,从而形成自己的专利优势。”吕文举说,“我们无法拥有核心专利的技术,但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及再创新,开发出一批围绕原核心专利的应用技术专利,形成对原核心专利的包围网,通过交叉许可,取得发展的空间。”
而另一方面,跨国收购也是突破的方法之一。比如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从而获得了西门子手机在GSM手机方面的核心专利,明基董事长李耀就曾公开表示,能够获得专利是促使他下定决心收购西门子手机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国公司也可采取技术跟随的战略。”吕文举告诉记者,作为后来者,紧盯市场上新的技术动向,并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产品,或把原创者购买过来迅速占领市场,都可以省去大量的开发经费及人力和时间,有效地避免了投资失误。
而另一方面,国内的公司还可以利用跨国公司的渠道,通过合资或者合作的机会“借船出海”,如此前东软集团与飞利浦组建医疗系统生产和研发合资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样,东软就可以借助飞利浦走向全球市场。
|
对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有何见解?请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