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信息化管理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警惕“智能制造”的思维盲区
5/26/2016 11:30:00 AM |
|
移动互联网和科技进步正在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对制造业的影响成就了现在的“智能制造”热,制造业也突然之间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笔者无意否认“智能制造”对传统制造业升级的积极作用,“智能制造”也一定可以拉动经济增长,BUT,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者还是企业主,必须认清,中国当前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不应该是“智能制造”。不认清这一点,对于宏观经济而言,中国可能会错失至少是延缓发展的良机,对于需要转型的企业而言,有可能在转型的路上发现“此路不通”。
制造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想认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一个原点性问题:制造到底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有多重要?我们知道,制造业一直被认为是产业中利润率比较低的一环,当前国内在制造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链比较齐全且很多行业是一个开放的产业链,从而整体成本上仍然存在比较优势。在未来的“积木式创新”的链条中,我们可以成为其中的一环,但是制造或许仍然无法成为整个产业的核心或制高点,产业的核心仍然在上游,在创意、创新、设计环节,尤其在产品普遍过剩、经济娱乐化的今天,制造会仍然处在它一贯的位置。只有当它无法适应新的上游需求时,才被迫发生变化相应变化,你怎么能希望它成为舞台的主角?德国和美国强调制造业的回归,是因为德美在研发、设计、创新创意方面已经做到一定的程度,只是突然发现制造业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不重要,同时技术进步可能也逐渐具备让制造业回归的条件下提出来的。回到本文的标题,如果我们过度强调“智能制造”会怎样?我们其实是将注意力放到了我们并不擅长且无法成为制高点的“制造”上,其带来的结果还是制造业的“跟随”战略,最大的问题可能是错失了本来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机会。
长板理论
在当前开放的产业环境里,经济发展全球化,长板理论得以体现。长板理论是说,当代的公司只需要有一块足够长的长板,以及一个有"完整的桶"的意识的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补齐自己的短板。拥有长板可以整合资源或者为补短板赢得时间。这个竞争理论可以推广到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同国家的企业在参与全球竞争时应该携带自己的“长板”参与全球的竞争与合作。需要说明的是,新时代不是说短板理论不对了,短板理论仍然有效,只是广泛的全球合作可以快速弥补短板而已,如果涉及到军工或者保密等找不到合作方时,你会发现短板理论又起作用了,因此短板和长板需要辩证的看这个问题。
中国当前的优势在哪里?
从宏观上讲,当前我们最大的优势来自于我们拥有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消费市场,这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因素,认识到这一点对国内企业思考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中国拥有最重要的市场这个因素,同时在人才、资本等要素上逐步完善,因此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因素作为长板就有可能撬动全球的其他资源为其所用。
企业转型升级与小米模式
具体到企业执行层面该如何思考呢?笔者认为应该仍然是创新驱动,具体体现为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重要的一点是,一切从用户出发,研究用户消费方式的转变,从这个点出发规划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转型是企业要认清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及随着整个产业的变化需要做哪些调整,而升级是做出革新(技术、管理)以适应上游的需求变化。发挥自己的长板,让全球资源为我所用。“小米模式”是模式创新和长板理论的代表,小米抓住了国内巨大的手机市场和变迁,以模式创新撬动了全球的产业资源,实现了产品的跨越和升级。想象一下,如果用传统的思维创造一个小米这样的公司需要多少年?近期小米表现似乎有点后劲不足,其实这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小米在产品创新上还是与国外企业存在不小的差距,没有利用长板赢得时间以快速弥补产品创新上的不足。但是做到这一点的确非常难,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产品创新的竞争是渐变的,是系统化的工程,这一点后续再展开。
小结
以上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分析了制造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位置以及国内的优势分析,明确了“智能制造”仅仅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环,不同国家根据不同的情况对此所处的角度不同。国内企业过度强调链条的制造环节容易以偏概全且贻误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全球资源的机会,值得警惕“智能制造”的思维盲区。
|
|
|
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联系方式:
|
网址: |
http://www.e-works.net.cn/
|
电话:86-027-87592219 |
地址: |
中国·湖北·武汉市光谷金融港汇金中心3B1 邮编430070 |
|
|
对 CIO信息化管理 有何见解?请到 CIO信息化管理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