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咨询/认证展区 >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管理咨询/认证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市场动态  投稿 发布新闻
市场动态  |  企业新闻  |  技术动态  |  培训信息  |  新闻评论
亚洲货币单位明年6月发布 中国政府冷眼观潮
http://cn.newmaker.com 11/22/2005 3:08:00 PM  中国经营报
“亚洲货币单位(AMU)已经编制完成,目前正在试运行,预计明年6月左右正式发布。”长期参与国际货币合作研究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张斌博士告诉记者。亚洲开发银行即将推出的共同计价单位--AMU,被业界看做是“亚元”的开端。

尽管人民币是AMU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据接近管理层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对AMU的编制方法及其预期效果“看不清楚,中国政府目前尚处在政策观望阶段”。

作为核心货币之一日元的不稳定是致命伤

AMU是参照欧元的前身欧洲货币单位设计的,采用“一篮子货币方式”,把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盟10国等13个国家的货币组合起来。

“亚洲开发银行编制AMU有三大目的:一是衡量亚洲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二是衡量亚洲各国货币的相对关系;三是为发行以AMU计价的债券做准备。”张斌博士介绍。

根据编制方法,各国货币在AMU所占的权重取决于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及贸易额。按照这个原则计算,人民币与日元成为AMU的核心货币。人民币在AMU中所占权重最高,大约为30%,日元第二,为20%。

曾经提出过华盛顿共识的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威廉姆森认为,日元不应该成为公共篮子中占主要地位的货币,因为“日元不稳定,波动幅度比较大”。

国内很多经济学家也认同这一观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郭红玉教授分析,首先,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和巨额的不良债权使日元币值不稳定。其次,日本外需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决定了日元难以成为区域内货币的支撑点。外需型增长模式意味着,日本贸易顺差较大,国际收支长期盈余,日元的境外供应不足。而日本国内市场的规模相对有限,中央银行货币供给的调控能力受到限制。更糟糕的是,日本经济无法承受日元升值的压力。如果日元持续升值,将对日本经济带来灾难性打击。其结果使得日本在调整日元与区域内货币的汇率关系时,日元只能贬值,不能升值。可见,如果以日元作为核心货币构建亚洲货币体系,将导致整个货币体系缺乏弹性。

“把日本完全排除在外也不现实。”张斌博士认为,日本作为一个投资大国,在AMU成员各国都有不同规模的投资。“如果要推动AMU进程,日本政府就要采取合作态度,比如确保日元相对稳定,而不是让日元不断贬值。”

在区域货币整合中人民币应发挥更大作用

正因为有上述争议,所以中国政府对AMU采取了观望的态度。但是张斌认为,这种态度也会让我国处在两难境地之中。

因为亚洲开发银行编制AMU的目的之一是发行AMU债券。AMU债券发行后,就会形成一个区域内成员国货币的远期价格,并通过现本国利率的比较得出一个偏离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多数成员国家的货币升值,而人民币不动,就会使人民币币值偏离中心位置较多,从而间接造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这也会给其他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提供借口。

因此,从中长期看,中国应该在区域货币整合中积极发挥更大作用。“从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看,区域货币的整合以及保持区域货币币值的稳定,能够减少经济波动,有利于中国与区域间各国的贸易与投资;从金融角度看,通过这种区域性货币,能够减持美元资产,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扭转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张斌表示。

郭红玉认为,让人民币在区域货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求人民币尽快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同时,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是否发达,是影响该国货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因素。比如,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分别支撑了美元、英镑和日元的国际流通。所以,政府应有计划地建立金融中心,允许国外商业银行在金融中心经营离岸业务,努力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为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创造条件。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管理咨询/认证的新闻:
·发改委专家称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四大问题不容忽视 11/22/2005
·世界银行对中国改革建议:应从国有企业获得红利 11/22/2005
·中国经济走势呈罕见分歧 央行表态成重要风向标 11/22/2005
·王建:生产过剩阴云飘来 全面过剩危机难以避免 11/22/2005
·山东5年目标:2010年人均GDP锁定在3800美元 11/22/2005
·机电机械如何应对国际反倾销投诉 11/22/2005
·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11/22/2005
·绿色壁垒考验中国电子制造业 11/21/2005
·我国的CB认证标准增加到209项 11/19/2005
·机床工具行业的海外收购趋于理性 11/19/2005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对 管理咨询/认证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认证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