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认证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王建:生产过剩阴云飘来 全面过剩危机难以避免 |
|
http://cn.newmaker.com
11/22/2005 2:28:00 PM
中国证券报 王建
|
|
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研究员。国家级有特殊贡献的专家,曾获“中国首届经济改革人才奖”。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经济改革、企业经济评价、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今年年初以来,在中国经济的许多重要领域中相继出现产能过剩,这个趋势是否会酿成全面的生产过剩危机?如果在中国出现了首次生产过剩危机会持续多长时间?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讨论。
生产过剩阴云不断飘来
我认为,一场全面的生产过剩危机是难以避免的。
从理论上说,生产过剩危机的发生机制是收入分配关系被扭曲,由于收入向少数人集中,导致社会的储蓄和投资倾向高而消费倾向低,由此放大了生产规模却缩小了消费,这种生产与消费的不对称到达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剩危机。
从实际情况看,中国的吉尼系数目前已经上升0.45,今年前9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于GDP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3.6%,银行存差已经达到8.9万亿人民币,其中今年以来新形成的存差就高达2.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了40%,而2003年存差的增长幅度是22%,2004年是29%,说明收入集中与储蓄过剩的情况自今年以来更加严重,如此,则未来生产与消费不对称的情况也会更加严重。
目前的需求增长仍是投资占大头,自2002年以来,投资在新增需求中始终占60%,但是本轮投资周期目前已进入到中后期,当投资周期走到尽头,新增产能会大量增加,新增需求却由于投资需求回落而消费又无法接替,就会出现显著萎缩。
有人说目前新上项目还很多,在建规模也很大,中国未来几年即使出现投资增长率回落也是小幅度的。果真如此当然好,但必须看到,引起近几年投资大幅度增加的动力,是企业对少数短缺领域产品高价格和高利润的追求,例如钢铁业。
至于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到去年底是21万亿元,加上今年新上的项目,到今年底可能会达23万亿元,按今年8万亿元的投资规模看,够支持三年的投资。但是如果过剩情况不断严重,是否有些项目会停下来?而且即便投资人在看到过剩情况蔓延的时候仍然继续把项目干完,保住了每年8万亿元的投资规模,由于今后的新上项目会减少,从投资的增长率看,还是可能会出现停滞的情况。
投资与消费也是有直接关联的,因为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去每百元投资平均会有40元转化成消费,现在用农民工,劳动力成本便宜些,转化成消费的投资也有30元。目前全国建筑业大军至少在6000万人以上,如果投资增长停滞甚至是萎缩,这部分人的收入和就业都会受影响,也会影响到消费的增长率。
由于住宅和汽车消费带动,部分生产资料领域出现短缺,引出了本轮投资热潮,但对住宅和汽车的需求,是一少部分人的需求,无法吸纳全社会的巨大产出,汽车消费在去年就开始落潮,住宅需求即便今年不压抑房地产,明、后年也会出现供大于需的局面,由于没有充足的最终需求在前面带动,当本轮投资周期结束,巨大产能开始集中释放的时候,全面生产过剩就会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全面生产过剩的阴云目前正在天边聚集,今年以来出现的水泥过剩、玻璃过剩、钢材过剩、有色金属过剩和煤炭过剩等,是从天边不断飘来的一块块生产过剩的阴云,我们对出现全面生产过剩的可能性,再不能报有侥幸心理了,而是要积极准备应对方案。
走出危机可能需要两年时间
如果出现全面生产过剩,会有多严重?会持续多长时间?由于在中国从没有出现过这个场景,现在只能猜。如果占新增需求60%的投资增长停滞,甚至萎缩,经济增长率就要打一个四折,即可能从目前的9.5%下降到4%以下,如果投资停滞影响到消费,可能还会更低。
今年以来,由于国内各种生产资料产品大量过剩,被挤压到海外找市场,是导致今年以来贸易顺差激增的原因。例如从年初到现在,水泥、铝、钢材和汽车的出口都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6倍,净出口占新增需求的比重也从近两年的2.5%上升到今年前9个月的5%。
扩大出口是缓解国内过剩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最怕的就是在中国爆发全面过剩危机的时候,国际市场也出问题。然而在美联储第11次加息后,美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了破裂的征兆,主要表现在美国长期利率终于开始走高,房屋中值价格自9月份以来下跌了8%,最近股市中的房地产板块也开始急剧下挫。如果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了,拉动美国需求增长的最后动力就消失了,美国的进口增长就会停下来,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也就消失了。而若出口和投资需求同时失速,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更低。
但是中国毕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的主导能力与调动资源的能力,都大大强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只要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得当,危机发展的程度与持续时间,都会大大低于西方市场经济中的一般情况。如果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剩危机,从衰退到危机再到复苏要走三、四年时间,中国可能有两年就能走出危机了。此外,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从中期看,水泥、钢铁、有色金属和煤、电等的产能会较明显的超出需求,但从长期看,还是远远低于完成工业化所需要的水平,所以在危机中显得过剩的生产能力不会被长期闲置和报废,因此有人说,中国是短期过剩,长期不足。
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危机
发生了全面过剩危机应当怎样应对?过剩矛盾的发生机制虽然是分配关系,但是调整分配关系需要较长时间,而过剩是马上要面对的问题,所以不能只靠通过调整分配关系解决过剩问题,这也就决定了解决过剩问题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创造消费需求,而在于如何把过剩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在没办法“治本”的时候,“治标”就是最好选择。
“治标”办法有很多,但主要应集中在货币政策上,就是一旦发生危机,政府必须立即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其中又包括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要允许企业延长还款年限,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仍以国有为主,这一点应该比较容易做到。前面刚说过,中国是“短期过剩、长期不足”,大量项目在投产后碰上过剩局面,投资项目时的贷款还不了,不等于这个项目从长期看也没有价值,因此应该允许投资人还款时间适当延长,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倒闭形成风潮。只要企业不倒闭,银行虽然在一段时间内的不良债权会增多,但不会出现大量坏账,危机就不会通过银行系统向全社会蔓延。
二是如果银行不良债权的包袱太重,背不动,就要靠财政信用,为此要允许财政向央行透支或借款。日本在90年代初发生危机后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只有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没有创造出极度宽松的信贷,这种“宽货币、紧信贷”的现象,是因为银行体系是商业化的,企业陷入危机,银行就不愿意继续提供贷款,因此央行虽然放松了银根,商业银行却不愿意放松信贷。所以当发生危机的时候,财政信用就很重要。财政通过向央行透支或借款获得资金,再向那些重要领域中影响面大的企业提供财政信贷,或者是对企业的银行贷款提供贴息,以帮助那些陷入危机的企业提高资金的周转能力,避免他们倒闭。
三是如果危机期间的企业倒闭已经形成风潮,当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的中小银行因企业倒闭出现大量坏账的时候,要允许这些银行及时发银行债以充实其资本金,避免由于大量坏账冲销资本金而引发的信贷收缩。至于商业银行在危机中所发行的银行债,其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可以由央行买下来,这也是央行放松银根的一个重要途径。由财政向央行透支或发债,及时补充国有银行的资本金,也是可以考虑的重要途径。
以上三条,有些是现行法律所不允许的,为了反危机,政府现在就应制定“经济稳定法”,以便在特殊时期能赋予央行和财政某些特殊权力。
|
对 管理咨询/认证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认证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