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原材料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快速增长 |
|
http://cn.newmaker.com
5/12/2004 3:42:00 PM
万博信息研究中心
|
|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工程塑料生产企业已达300多家,主要树脂品种ABS树脂生产能力接近60万吨,PA、PBT、POM生产能力接近20万吨,改性树脂生产能力超过62万吨,跨入全球生产大国行列。同时上年进口PC等合成树脂85万吨、ABS树脂17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工程塑料进口国。
随着近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电气、机械、光媒介、汽车、轻纺、建材、包装等行业的高速增长,我国工程塑料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近5年国内市场对树脂的需求量从24.5万吨增加到75万吨左右,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5%左右。同时进口量从30万吨增加到85万吨,年均增长30%以上。大大超过了普通塑料和整个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预计今后5~10年,我国工程塑料仍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支点。
目前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年销售收入已超过230亿元、实现利税达15亿元以上。快速的增长,丰厚的利润,巨大的市场极大地吸引着外资的进入。早在1994年,国际巨头GE公司率先在广东番禺独资建设20000吨/年改性装置,生产PC及其合金。1997年杜邦公司在深圳建厂生产POM改性材料。此后,日本三井、宝理塑料,法国罗地亚,韩国锦湖,我国台湾南亚塑胶等企业也纷纷在前来投资设厂、扩产。目前外资生产能力已占全部生产能力的半壁江山,其中在高中端市场占有绝对优势。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带动已成为我国工程塑料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特征。
从国内情况看,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的国内工程塑料业,由于工艺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种种原因,始终末能形成有效竞争力。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确定“工程塑料的生产技术及其装备和通用塑料高性能化”是我国化学工业高新材料发展的重点,并作为优先发展的鼓励类项目,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鼓励和支持工程塑料产业的发展。在此推动下,并随着市场需求的巨大增长,一大批树脂共混、改性、合金化的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以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在电子、汽车、家电相对集中的沿海、东部地区快速发展起来,形成工程塑料应用市场产业。在此基础上一些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或自主开发,实现了PA、PBT、POM等树脂的工业化生产。目前PBT树脂自给率已达50%左右,并产生了广州金发科技、上海杰事杰新材料、江阴三房巷、龙口兴隆道恩化学等共混改性龙头企业,无锡树脂、仪征化纤、巴陵石化、神马集团、云天化、新会美达、北研院等树脂生产领航企业。还出现了南京聚隆、从化聚赛隆、花都科苑、温州俊尔、顺德恒昌、横店德邦等一批民营高科技企业。
在企业发展逐步加快的同时,科研力量的加入也格外引人注目,借助国家“863”计划等高科技计划的实施,一批高校、科研院奋力攻克工程塑料领域的技术难题,并实现了特种工程塑料领域的突破。其中吉林大学研制出了特种工程塑料聚醚醚酮(PEEK),并成立长春吉大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实现了PEEK的产业化,成为全球第2家生产PEEK的企业。四川华拓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实现聚苯硫醚(PPS)产业化。上海合成树脂所开发成功了聚酰亚胺(PI),使我国在该领域有所突破,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未来若干年工程塑料行业仍是重点发展的领域。业内人士指出,高性能化、低成本化及通用塑料工程化将是未来工程塑料发展趋势。该趋势也是工程塑料行业30多年发展的实践总结,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同时,要高度认识纳米技术等给工程塑料行业带来的深刻影响,我国中科院化学所已在天然纳米材料改性工程塑料研究上取得一定成果,纳米技术的应用不管在树脂制备还是在助剂应用方面,都将极大推动工程塑料业的发展。另外,要抓住生物技术给工程塑料带来的契,目前郑州大学已通过生物发酵法制备出十二碳二酸进而制备出长链尼龙PAl212,就是生物技术在合成树脂制备方面一个突破。
塑料板材生产有新商机了
目前,国内的手机消费仍趋上升趋势,投资做手机的商家也越来越多。手机相关行业的火爆发展趋势已经形成,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手机镜片行业的发展现状。
在几年前,手机镜片行业可能还是部分商家的暴利产业,但从去年开始,投资做这一方面的厂家越来越多,竞争也日益加剧。但无论如何,这个行业还是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的。如果现在投资做手机镜片,那么就会不可避免的会承担更多的投资风险。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那么化工界的有识之士就可能捕捉到新的商机------1MM以下的板材生产。
目前,手机镜片的加工材料有三种:一种是玻璃;一种是注塑用的原料;一种是1mm以下的有机玻璃板材。总的来看,1mm厚的有机玻璃是市场流行的最终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的这方面板材完全被国外板材商所垄断。国内的客户是有苦难言啊!
试想,如果有此类技术能力的科研单位和工厂相联合,攻克此类板材的生产难关。那么无论是从市场前景还是从利润空间来说,都应该是大有发展前程的。
|
对 工业原材料 有何见解?请到 工业原材料论坛 畅所欲言吧!
|